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唐代名臣洛陽李渤在桂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2期  作者:孫順霖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桂林山水 历史遗迹 隐居生活

    状》中说:”臣伏详敕文,本救荒歉,忽有危切,贵当及时。当州去京往来万里,奏回方给,岂及饥人。臣之所管,僻在岭外,迫于山贼,人尤难理。若令数改,必困蟊食。常平义仓,本救灾害,向为歉沴。擢臣处之方鎭,臣宜竭力上答皇明,伏乞圣恩,允臣所奏,庶使皇灵远被,犷俗知恩。“此一纸折虽小,但事干重大,黎民赖此得命,州治赖此得暂安,真国民幸甚!没有一定的胆识谋略,没有心系民命,志固国本的品德之人,是永远做不到的。李渤在桂州办的第三件大事是治理环境,开发桂州。桂州得天地之

  • 文章中國史前史——商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李敬齋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商代 盘庚迁殷 渔猎生活 正统文化

    相近,故互用。王国维谓:「商之名起于昭明,讫于宋国。盖于宋地终始矣!」就华北地质论,予尝登太行山顶,见有贝壳,知其多古代之海底。又古代黄河,沿太行山北进,屡次改道,遂渐远离太行山。知太行山,逐渐上升。商人动之区域,皆在太行山迤东黄河下游一带。其他最初当为浅海,渐次变为大湖、大泽,如大陆、雷夏、大野(钜野)、荷泽、孟诸、荥泽。直至秦汉之际,刘邦、彭越等,皆起于这些大泽中。足见商之祖先,由渤海迁此,为延续其渔猎生。作者(李敬斋先生曾任大学校长)自云对地

  • 文章臺灣故宮商王武丁與后婦好特展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故宮博物院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生活状况 武丁 妇好 文化艺术 事功

    武丁与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的绝世佳偶。他们之间的故事,却在三千年后的二十世纪才为人知晓。武丁是商朝(约西元前一六〇〇至一〇四六年)第二十三代商王,约生于西元前一二〇〇年前后。据文献记载,武丁的父辈盘庚将国都迁至殷(今河南安阳),后又经小辛、小乙两代商王,才传位于武丁。他在位五十九年,思民所苦,礼贤下士,振兴了商王朝;后人追諡他为殷高宗,并给予中兴之王的历史评价。史籍中的武丁具有符合儒家思想的圣君形象,但上古时代的故事一向信疑相参,直到考古发掘将商代盛世重现

  • 文章中國鲜卑族人歷史概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2期  作者:陳協琴 出版时间:2013-04-01
    关键字: 鲜卑族 历史 活动情况 北魏政权 民族大融合

    一个民族名称的由来,多因生所在的地名、山名、水名或图腾崇拜名、部落首领名而得名。中国鲜卑族人就因为他们最早生于辽宁省朝阳地区的鲜卑山周围,遂得名为鲜卑人。至于以后他们由我国东北部,发展壮大而走向中部、西北部,分裂成慕容、拓跋、乞伏、秃发、宇文、吐谷泽等互不统属的部分,但总根却均出自鲜卑山。在我国史书中,对于鲜卑族人的来源和形成,有下列一些不同的记载:《十六国春秋辑补·前燕录一·慕容廆》中有:「昔高辛氏游于海滨,留少子庆越以君北夷,邑于紫蒙之野,世居辽

  • 文章商代女傑——婦好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6期  作者:常新枝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妇好 政治活动家 经济地位 女将军

    祭祀时诵读祭文,身为卜官又能刻写甲骨文字,无疑,她具有当时相当高的文化水平,妇好在商王朝奴隶主统治集团中,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动家。二、著名的军事统师商代中期,「比九世乱」[2],国势衰落,到商王盘庚时迁都于殷,「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商朝走上了复兴的道路。特别是武丁时期「殷国大治」,「天下咸欢」,「朝诸侯,犹运之掌上」,成为商代国势最强盛的时期,武丁因此而成为商代名主,被誉为「高宗」。这是与这时期商朝对外战争取得很大胜利分不开的。而在武丁时期的对外

  • 文章「光武中興」之勛將——鄧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黄細嘉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人物生平 历史故事 农民起义 晚年生活

    西汉末年,社会经济虽然仍在继续发展,但由于地主阶级的无限贪欲,土地兼并日趋严重,迫使农民和小工商业者大量破产,生难以为继;再加上王莽改制造成的巨大社会混乱,最终酿成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西汉宗室旧臣也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反莽。更始元年(公元二十三年),王莽统治终于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彻底崩溃;但是,农民没有力量建立起巩固的新政权。汉家宗室后裔南阳刘秀,依靠豪强集团势力,利用农民军,打败了各地的起义军,于公元二十五年六月在鄗南(今河北柏鄕)即皇帝位,称

  • 文章宋韓魏公琦軼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1-03-25
    关键字: 韩琦 生活轶事 政治武功 令德品行 人物事略

    足以传之久远。惟关于魏公的生轶事,知之者甚少,笔者曾参考正史外的纪载,蒐集得其轶事数则,擧述于次,以彰先贤之令德,而励今人之品行:⒈厚德录载曰:韩魏公以使相出鎭相州,宿于齐馆,夜有偸儿入其室,掀帷挺刀,顾谓魏公曰:不能自济,故来求济于公。公曰:几上器具値千百,尽以与汝。偸儿曰:非谓此也,愿得公首以献于西人。公即引颈,偸儿弃刀稽颡曰:以公德量过人,故来试公。然几上之物已荷公赐,当取之,愿公无外泄。公曰诺。公终于不以语人。其后此盗以他事坐罪当死,乃在巿中,备语

  • 文章殷商时代的社会经济生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阮昌銳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生存方式 宗教生活 贫富悬殊 经济面貌 衣食住行

    种,诸如网鱼,钓鱼、射鱼以及陷鱼,主要捕到的鱼有青鱼、鲤鱼、草鱼、黄颡鱼等等,这些遗骸都出现于殷墟及其他遗址。渔猎物对殷人用处很大、肉可吃,皮可制衣,骨角可制器具,都是民间生必需品,而田猎还可训练勇武的精神,所以,渔猎虽然不是殷人主要的生产方式,却也是经济生中重要的一环。三、畜牧畜牧是人类对动物的饲养,可能导源于狩猎时代,人们将捉到受伤及幼小的动物加以豢养,而产生了畜牧。殷代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畜牧业也渐加繁盛,甲骨文中的家字,意味着屋内养猪的意义,如此,则

  • 文章片石上的漢代中國——河南南陽漢畫館觀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1期  作者:武林甲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河南省南阳市汉画馆 汉代中国天文科学 汉画像石 汉代中国生活图景

    刚过罢年,慕名来到著名的河南省南阳市汉画馆进行参观。我不仅从那些简单、粗犷又流畅的线条中体会到了那传承千年却犹存古韵的美,更阅读到了汉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全貌。广泛的汉画题材,展现出汉代中国的生图景。南阳汉画像石题材极其广泛,涉及到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具体又分为社会生、舞乐百戏、角抵戏、天文星象、祥瑞升仙、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建筑、装饰图案等多个类别。内容不可谓不丰富,观察视角不可谓不广多。不仅是一部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