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會戰日寇暴行之我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2期  作者:趙竹亭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抗日回忆 中原会战 豫中会战

    洛陽古稱洛京,蘇題詩「東岳封迴宴洛京,西墉通曉會公卿」,古作雒,周武王遷殷民於洛水之濱,作洛邑,使周公築城謂之東都。其後成王欲宅於洛邑,嘗使召公先相宅,至平王遷都於此亦曰王城,戰國以後改為洛陽,以在洛水之陽故名。漢改洛為雒,置雒陽縣,曹魏復改雒為洛,故城在今治城西,唐以來移今治也。洛陽西工為一制式營房,形成為獨立營區,為吳佩孚所建,抗戰時,第一戰區長官部設置於此,林蔭大道、大操場、運動場、游泳池等活動場地,均很齊全,西鄰發電廠,水電供應亦充足,戰時補給尚...

  • 文章抗日战役初期河南濬县军民守城日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王世德 王希良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侵略 浚县 屠杀 惨案 历史 日军

    无辜,鄕民莫不人人自危,民间原有的红枪会、大刀会及天门等会社,便纷起抗日保卫鄕民,仅凭借刀矛符法,鼓舞血肉之躯对抗拥有重武器之顽强日军。其有红枪会会众夜袭楚旺鎭日军一役。当时日军在睡梦中被会众伤亡数十人,并俘获数名日兵及枪枝,随激起日之大举报复战斗,大队日军步、砲兵联合猛攻濬县县城,在城守军仅有国军四十军庞炳勋部所属驻道口鎭之营下辖的的一个连,除该连外并调集鄕下会社协助防守县城。各会社大多数人并无武器,而执杖刀矛凭城抵抗来犯日军。日军接近县城后先行攻占

  • 文章安陽皇協軍起義反正實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9期  作者:喬家才  出版时间:1981-09-30
    关键字: 安阳 西曲沟 抗日部队 粉碎阴谋

    中原文獻十三卷六期王松林先生憶故鄕抗戰時事物之二「皇協軍」,因爲王先生係西曲溝人,得能報道抗戰期間,此一重要事件。且對日本軍閥爛施轟炸以洩憤,叙述頗詳,尤爲難得。惟所述起義反正經過,與事實略有出入,事關民族氣節與忠奸之分,不能不就所知,加以說明。日本軍閥敢於發動侵華戰爭,以爲三個月就可以亡中國。沒有想到,繼七七事變,發動八一三淞滬戰爭,在淞滬地區,我們就足足抵抗了三個月。如果日本有一個眞正戰略家,軍事家,知道三個月亡不了中國,趕快懸崖勒馬,結束戰爭,尙不...

  • 文章中原抗日战史述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2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抗战回忆 中原抗战 中原会战

    今年是抗日战争六十三周年,为弘扬国民革命之光荣历史,彰显乡亲英勇的牺牲精神,敬谨撷取中原八年抗日的重要会战史蹟,缀纂成文,至心掬献,冀我先进胞泽见贤思齐,缅怀乡先达之伟烈壮举,传承光大,为促进乡里繁荣,国家之民主自由,以及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而继续努力。豫东、豫北会战(民国二十七年一月至六月)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六日,安阳附近之作战沉寂,第一战区乃令各军编组游击部队,并指定活动区域。军事委员会二十日电示:第一战区之作战地区为:东界自黄河口之开封附近

  • 文章(中原文物)河南省史略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2期  作者:河南省同鄉會 出版时间:1994-04-03
    关键字: 嵩山 交通便利 抗日名将 诸葛亮

    荀淑、荀爽、荀或、荀攸、荀灌、郑县之子产,颖考叔、扁鹊等,其高节智能书画立身政绩孝忠医术均扬名于世,此为豫中之著者也。古代豫人固有无数英杰、贤哲,即近代与现代豫人,对国家贡献亦甚自豪:例如抗日名将吉星文赵家骧均为河南人。河南人表现最为忠贞,从军者众,殉难者多,地方遭受破坏亦最惨重,再加同乡学人,在学术方面、在工程方面,成就辉煌,造福人群,且享誉国际者亦大有人在,为同乡引以为荣焉。河南省虽一内陆省份,但有平汉、陇海两铁路相贯通,尚有卫、黄、颖、淮等河流

  • 文章(專論)抗戰勝利,台灣光復五十周年感言。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7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5-07-03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古训 两岸 不平等条约

    道路哀痛呼号,甚至一妇女,一天之内,被轮奸三十七次之多,南京大屠杀三十万人,就此死于非命,笔者说此一浩劫为古今中外,历史所罕见。以及日军残暴事实,罊竹难书,并非过份形容之辞,由此可见一斑。中华民族团结与坚强,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不仅挽救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浩劫,在举世闻名的「美亚事件报告」历史文件中,曾说:「我们美国人不应忘记这可以驳倒一切争论的事实,即当我们的舰队躺在海底,日本在六个月内造成战争历史上唯一最大

  • 文章建國軍與趙得一將軍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6期  作者:范書正 出版时间:1997-10-03
    关键字: 于右任 毓昌 吴佩孚 樊钟秀 抗日战争

    十七年,樊氏因与冯玉祥之「国民军」,意见不合,毅然通令下野,赵将军亦随之隐退返鄕,优游山林。民国廿六年,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肇始,赵将军复出,被任命为第一战区自卫军,第三路司令,在豫东一带与敌军数度交锋,迭有斩获。卅七年政府行宪,赵将军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次年随政府来台,拥护国策,始终不渝。赵将军已于民国五十一年四月十日因心脏病故世。从以上史料记载,可以看出,赵得一将军,是一个俱有历史性、传奇性的英雄人物,在我河南史册上,应该占有重要的一页,对国民革命

  • 文章黃埔、筧橋、蒲陽、復興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侯西林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空军建设 黄埔军校 航空班 抗日战争

    七十年前民国二十八年,我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最激烈的阶段,空军的任务更艰钜、更需要大批的干部投入抗战阵营,当局为培植未来优秀的后继人才,决定参考先进国家培养空军军官的经验,而筹设空军幼年学校,以期从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开始培养塑造一个典型的飞行健儿,于是军委会蒋委员长责成航委会周至柔主任筹办幼年学校,民国二十八年一月,派汪强将军(保定军校出身,留美)为建校筹备主任,展开筹备工作,选定成都附近离航委会不远的地方四川灌县蒲阳鎭为校址,开始到各地招生,以六年小学毕业

  • 文章田鎭南將軍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治喪委員會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血战台儿庄 战事纪实 政治人物 将领 禀性敦朴 悼念田镇南

    田故將軍鎭南、字柱峰,河南省項城縣田老家人,父澂瑞公爲前淸南陽鎭守使,生子三人,將軍其長也,澂瑞公學識淵博,名重鄕里,將軍幼承庭訓,幼頴異、少嶷嶷、長有大志、九歲屬文、多奇氣,澂瑞公命其寓居天津,爲延經史名師,英文專家,施敎六年,故對國學及世界語文植有基礎,尤對義利之辨、忠孝大節,硏幾彌深,先就讀國立陸軍幼年武備學堂,繼升國立陸軍師範學堂,國立陸軍速成學堂,畢業後任國立陸軍中學敎師者二年。復入陸軍大學深造,受畢軍事完全敎育,蒿目時艱,慷慨有澄淸之志。未幾...

  • 文章日本投降軼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4期  作者:王曼青 出版时间:2013-10-01
    关键字: 日本投降 日本侵华 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免失学,并传授抗日复国的种子和香火,证明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不可能被消灭的,不过,这样的学校没有正常的经费资助,更没有正常的时间施教,所谓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学校教职员待遇都是甘尽义务的,学生的成绩,不知是如何考核的?尽管如此,学生们却闻风而来,在当时读书没有课本,自习没有灯光的艰苦条件下,纷纷由外地长途跋涉而来聚集上学的,这可说是使日本战败的潜在因素。上述这些事实,是由当时沦陷后的河南省局部地方,包括:舞阳县、临颍县、叶县、襄县等地的仕绅耆硕,鉴于过去遭受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