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建筑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國「閣」和「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9期  作者:曾玉 出版时间:1986-09-30
    关键字: 楼阁 桥梁 中国建筑 建筑艺术 历史文化

    阁,本是四周有壁、储存杂物的房屋,后来逐步发展成了与大殿、高楼并称相连的巨型建筑,作为储物、藏书、供佛以及登高眺望之用。我国现存的首座木构阁是观音阁,在天津市,斗拱雄大,出檐深远,亭亭翼立,造型庄严。最奇特的阁是在广西容县的眞武阁。它的悬柱结构乃利用杠杆定律原理,把两个方向相反的推力,相互对抗以取得平衡的力学方法来完成的。为庋藏经、史、子、集四部的四库全书,淸廷曾先后分别在淸宫内兴建文渊阁,在辽宁建文溯阁、在圆明园建文源阁、在热河建文津阁以储存。又抄录

  • 文章洛陽西工與呉佩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8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5-08-25
    关键字: 洛阳历史 建筑特色 洛阳练兵

    孚威將軍吳佩孚開府洛陽,歷時八載;河南的鐵路收入,供其消費;河南的壯丁近二十萬人,受其驅使;大小戰十餘次,前後方的戰場都不離河南,河南人的生命財產損失,無從槪算;而戰後遺留之災害,更難估計;是吳佩孚之措施與河南人之禍福,有著密切的不可分的影響與關係,烏可不有記以告後人。

  • 文章屋頂上的貴族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許進雄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中原文化 屋瓦 建筑历史

    春秋记载:鲁隐公八年,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指的有覆瓦的屋,这在当时是伟大了不起的建筑,恰如美国的五角大厦一般有名,不知近人能否想像「瓦」在古代那种尊贵的身分和地位?

  • 文章南北叢林冠寺塔象徵古都安陽的文峰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2期  作者:趙超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文峰塔 建筑历史 史料研究

    当进入安阳市区,远远可以看到一座雄重壮观高擎耸立的古塔。这就是人们视为安阳象征的文峰塔。塔位于老城西北隅大寺前街,天宁寺旧址。所以又叫天宁寺塔,安阳人简称「大寺」。文峰塔建筑于后周广顺二年(公元九五二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元、明、清三代对此塔都重修过。清朝乾隆年间(一七六三年),当时任彰德府知府的黄邦宁主持重修天宁寺和塔,认为塔的东南方的孔庙与塔遥相呼应,这两者可以代表古城的文化高峰,因此,并在门额上题字曰:「文峰耸秀」四个大字,于是又得名「文峰塔

  • 文章殷虚建筑遗存李序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8期  作者:李濟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田野工作 殷墟建筑 考古发掘 石璋如 甲骨文

    对于小屯地面下的情形逐渐的认识,可以说是殷虚发掘团在安阳田野工作的成绩中,最値得称述的部份。根据这些新知识—尤其是版筑的发现—我们:⑴对于华北的田野考古工作,有了一个可靠的指标;⑵对于中国建筑早期的发展,得了若干基本的认识;⑶对于小屯出土的器物,有了一种断代的标准;⑷发现了殷商时代的墓葬区。这些新的发现更供给了从事田野考古的学人们一种追求新工作的力量。这些新知识不是侥幸得来的,读了石璋如先生这本报告,可以充份地意识到,它们是如何累积起来的。这虽是一件极端

  • 文章殷墟建筑遗存序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期  作者:石璋如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殷墟建筑遗存 考古发掘 史地考察团 殷代基址 李济

    兴奋一阵,但比单纯的发掘穴窖或墓葬更为烦难。研究基址固然要靠完备的科学纪录,而更重要的须在田野有一个通体的观察。它不像器物,可以运回家去随时观察,又不像兽骨,在兽体上有固定的部位。因为它是现象,随时都有变化,铲蹶下去,堆土运走,便不能再事观察了。我自从民国二十年参加安阳殷墟发掘之后,到二十六年殷墟第十五次发掘为止,始终没有离开安阳田野的冈位,于是济之先生便命我来作殷虚考古报吿的建筑遗存篇。基址是构成小屯文化层的主要骨干,为遗迹遗物判年断代的重要关键,我明知

  • 文章乙組兩處基址與其甲骨穴窖釋疑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6期  作者:石璋如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殷墟建筑 甲骨坑层 考古发现 董作宾 发掘报告

    乙组有二十一处基址,现在已经知道有两处与其有关的穴窖发生疑问。其一,是乙三基址与七:H二七;其二,是乙五基址与四:H二二。这两处穴窖似都与甲骨有关,但甲骨似又未全出自穴窖中。在「殷虚建筑遗存」与「甲骨坑层之一」两著(以下称两著)中,由于彼此的重点不同,繁简各异,故难得其详,且易生疑问。又由于这两处穴窖对于该所属基址的关系非常重大,确有再加说明的必要,分别释疑于下。一、乙三基址与七:H二七⒈两著异同民国四十八年(一九五九)我作「殷虚建筑遗存乙三基址时代

  • 文章財團法人臺北縣三峽 長福巖清水祖師公简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2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13-04-01
    关键字: 清水祖师 长福岩 建筑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

    年)重建。第二次因甲午战争失败,清廷缔约马关,将台湾割治予日本,三峡地方民众不愿异族统治,以本巖为反抗大本营,事败后因而庙堂遭受日军烧毁,至光绪二十五年(西元一八三三年)重建。今本巖为第三次重建,始于中华民国三十六年(西元一九四七年)农历七月,由本籍画坛耆宿名艺术家李梅树(西元一九〇二年——一九八三年)亲主其事,自四十六岁起至八十二岁止,以半生之岁月为弘扬中华文化与繁荣桑梓,并追念清水祖师公之丰功伟绩,而规划重建,其形态纯以我国传统式古法建造,建筑雕刻之美

  • 文章河南省文化遺產简摘(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13-04-01
    关键字: 河南省文化遗产 西周城址会议 河南省古建筑 简摘

    看父老乡亲,访旧亲友多衰弱,我姪已不良于行,见我即落泪,略感到在外乡人老而悲哀。生性爱玩心不减,去城内看老友,师院放假,去安阳图书馆,遇到副馆长蒋廷方先生,去文字博物馆管理中心见苏静小姐,去文联见张坚主席,他送我《崔铣传》、《宋庆龄祖籍在安阳》各一册。次日,我游「唐塔」、「灵泉寺」,三日后,先到郑州住好如家旅店,去焦作云台山一日游。河南考古所郑师杰祥,送我《河南文化遗产》、《嵩山历史建筑群》各一册。郑师还问他北大同学说:「王学长宇信比以前胖了。」我答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