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物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物的流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7期  作者:張騰蛟  出版时间:1969-09-01
    关键字: 古物艺品 流传方向 古物外流

    本省耆宿林柏寿先生,以其「兰千山舘」的珍藏古物三百三十一件,慨然捐赠给国立故宫博物院,使这批珍奇的古物终止了它们的流传,同时,也使它们获得了一个最安全的保护机会。这批古物,包括了九十件法书,一百三十二件名画,和一百零九件古砚。是唐、宋、元、明、淸五个朝代流传艺品中的一部份,珍奇名贵,可以想见。林氏肯于割爱,确是令人钦佩。古物艺品,不但可以品赏把玩,同时它也是一种财富,因此,自古以来都是人们争取的对象。基于此一原因,它的流传历程是曲折的,它的变动频率是急促

  • 文章邙山古物出土追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9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77-09-25
    关键字: 邙山 古物 发掘 销售 收藏

    春秋纬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黾书感,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这都是有关河图洛书的记载。我是洛阳人,自幼在洛城读书,初入幼稚园,是民国鼎新之后,新制敎育所首创,地址就是后来的河洛图书馆。所以这个名称,在我的脑海中,有如铁石之坚了。中华历史文物之内容,经我详细阅读之后,发现与我不少切身之事,故而执笔来写本文,以纪念幼年时代生活的片段,进而介绍挖掘古物的原始方法。在发扬中华文化的声浪中,使现代学子深深了解这些文化遗产,都是中华民族

  • 文章河南省运台古物监护委员会工作报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1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河南省运台古物监护委员会 工作报告 古物运台经过 古物清点过程

    壹、古物运台经过:河南地处中原,为我中华民族文化发源地,历代所遗古物既多,地下蕴藏尤为丰富,历年出土文物多系稀世珍宝,对我国历史文化之研究,弥足珍贵。以甲骨文而言,安阳殷墟,发掘最早,出土亦多;铜器,多为我国之重宝,陶器、玉器、编磬等,河南省立博物馆藏品最多,誉满全球。民国二十六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日寇侵华,抗战军兴,河南省为保存博物馆所藏文物,挑选精品,由河南辗转运至汉口,继运重庆,藏于近郊柏溪防空洞内,民国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

  • 文章洛阳古物与邮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81-04-25
    关键字: 古物 殉葬制度 挖掘技术 邮票

    邮票是一个活的东西,无足能行千里,远及中外四方;在世界人们心目中,得到无数人的宠爱欢喜。这是因为它具有高尙的历史价値,文化价値,艺术价値。邮政总局精心硏究邮票的发展,自民国五十年起,开创出古物邮票专题之后,除玉器、铜器、陶器、瓷器、雕漆分门别类之外,又有钱币和文字独树一帜。至今计算起来已达百枚之多,在集邮家的心灵中,眞是充满着无限满足和欣慰。当五十年二月一日第一套古物邮票问世之后,对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那些古物的老家,大都来自河南省,洛阳一地占的份量也不少

  • 文章由歷史博物舘商周器物看商周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張克明  出版时间:1969-03-01
    关键字: 商周文化 器物 历史博物馆 古物

    論語八佾:「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間。子聞子曰:是禮也。」周易繫辭云:「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 文章国立历史博物馆暂借寄存河南古物淸册(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8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1-08-01
    关键字: 古物 寄存 暂借 国立历史博物馆

    第四類織錦42.月字四十二號。名稱:藍緞地琴桌面。件數:一件。43.月字四十三號。名稱:藍緞地琴桌面。件數:一件。44.月字四十四號。名稱:藍緞地琴桌面。件數:一件。45.月字四十五號。名稱:藍緞地琴桌面。件數:一件。46.月字四十六號。名稱:藍緞地琴桌面。件數:一件。47.月字四十六號。名稱:藍緞地炕頂。件數:一件。原附註:內分十二塊。48.月字四十八號。名稱:古銅色緞地炕枕頂。件數:一件。原附註:內分十塊。49.月字四十九號。名稱:黑緞地琴桌面。件數:一件。50.月字五十號。...

  • 文章国立历史博物馆暂借寄存河南古物淸册(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9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1-09-01
    关键字: 国立历史博物馆 古物 暂借 寄存

    第四類織錦「河南博物舘運台文物淸册」原列經點情形:原册七十七號接九十八號已更正。78.月字第七十八號。名稱:藍緞地琴桌面。件數:一件。79.月字第七十九號。名稱:黑緞地凳子面。件數:一件。原附註:三塊。80.月字第八十號。名稱:藍緞地凳子面。件數:一件。原附註:三塊。81.月字第八十一號。名稱:藍緞地凳子面。件數:一件。原附註:原四分三塊。82.月字第八十二號。名稱:古銅色緞地凳子面。件數:一件。原附註:三塊。83.月字第八十三號。名稱:藍緞地炕几面。件數:一件。原附註:...

  • 文章国立历史博物馆暂借寄存河南古物淸册(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11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1-11-01
    关键字: 古物 国立历史博物馆 暂借 寄存

    六五本。「河南博物舘运台文物淸册」原列经点情形实有七十二册。原箱号:三分类号:三经点总号:廿四⒈名称:河南石器时代之着色陶器。数量:一本。⒉名称:钱志新编。数量:四本。⒊名称:寳蕴楼彜器图录数量:二本。⒋名称:地名大辞典。数量:一本。「河南博物舘运台文物淸册」原列经点情形未见误入第四箱。⒌名称:新郑古物发现记。数量:一本。⒍名称:田野发掘报吿。数量:一本。⒎名称:震旦人与周口店文化。数量:一本。⒏名称:贰古堂书画汇考。数量:六四本。⒐名称:博古图录。数量

  • 文章国立历史博物馆 暂借寄存河南古物淸册(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7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1-07-01
    关键字: 古物 寄存 暂借 国立历史博物馆

    第四類織錦原箱號:四十三。分類號:一。經點總號:三十一。物品原號:⒈月字一號。名稱:黑地茶几面。件數:一件。原附註:織錦。「河南博物館運台文物淸册」原列經點情形:各色織錦緞共計一四三號淸點共壹百肆拾貳件。⒉月字二號。名稱:藍緞地凳子面。件數:一件。⒊月字三號。名稱:藍緞地凳子面。件數:一件。⒋月字四號。名稱:藍緞地凳子面。件數:一件。⒌月字五號。名稱:黑緞地凳子面。件數:一件。⒍月字六號。名稱:藍緞地凳子面。件數:一件。⒎月字七號。名稱:藍緞地凳子面。件...

  • 文章国立历史博物舘暂借河南古物清册(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9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0-09-01
    关键字: 国立历史博物馆 河南 古物 清册

    一、教育部令中华民国四十五年四月廿四日台(四五)社字第四七〇四号受文者:国立历史文物美术馆。事由:为河南博物馆运台古物移送国立历史文物美术馆整理陈列一节特饬该馆与李敬斋先生迳洽并从速点运来舘整理陈列由。一、査河南古物一批前经本部抢运来台交由国立故宫、中央博物馆联合管理处代管在案兹为利用上项古物起见经洽准河南旅台人士同意交由该馆整理陈列该项古物主权仍为河南省所有幷由原管理人张君克明协助保管。装运时妥善包紥勿加重损害并与中央文物采时同等防空措施。二、除饬国立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