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说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杞縣五狀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1期  作者:張景仁 出版时间:1984-11-30
    关键字: 传说故事 宋庠 宋祁 科举考试

    ㈠两状元的传说故事宋朝时候,仁宗天圣二年开科,杞县的宋庠和宋祁兄弟同试,宋祁是弟,得到第一,是当然的状元了,但是在仁宗面试时,宋祁禀奏:「以长幼之序,状元应让给臣兄宋庠。是符情理」仁宗即宣宋庠,一面先阅宋庠试卷,亦感才华非凡,爱才心起,但一时又不能决定一试点两个状元,犹豫间自语:「一试能点俩个状元?」宋氏兄听所道,马上叩头:「谢主龙恩!」杞县人一直传说这个故事。㈡简介杞县志·五状元宋:宋准,太祖开宝三年登第,面试仍擢甲第。见文苑传。宋庠,仁宗天圣三年,擧

  • 文章岳飛與九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4期  作者:陳世斌 出版时间:2003-10-01
    关键字: 岳飞 九江 人物传说

    然而岳家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兵忍饥,不敢扰民。托宿于街巿商店,黎明即起,为主人打扫门宇。洗涤炊具,然后离去,留下了「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美名。江州百姓,为感谢岳飞功德,建岳飞祠、塑岳飞像以示敬仰。岳飞死后,又将生祠改为岳王庙,庙旁建有「洗马池」。「岳飞井」。至今九江巿仍有许多岳家军的传说,如庐山西北麓的岳家巿传说是岳飞特准驻军与当地百姓集巿贸易的地方。巿内锁江楼一带,旧名「岳司(师)门」,相传是岳飞驻扎师所在。江州北临长江,南面是风光秀美的庐山,上通

  • 文章國色天香話牡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戚宜君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牡丹 国花 牡丹传说 趣闻轶事

    的「安基酸」和抗癌物质呢!至于牡丹的花瓣,花粉更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可制作飮料、食品及美容保健品呢!既能在肥沃的园圃中栽培,亦可在穷鄕僻壤里生存,充分体现了牡丹美艳不娇贵的顽强生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不仅有富贵之容、祥和之态,而且有坚贞信实,不违时令,宁可抗旨而无所顾惜,虽受「火刑」而益增华彩;尤以「舍命不舍花」的执著态度,以及舍己入药、入食的牺牲精神,在在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踏实「气质」和坚贞「气节」。另有一种传说,牡丹原先系野生

  • 文章传说启母嵩山化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1973-04-25
    关键字: 大禹 启母石 嵩山 涂山氏 神话传说

    五嶽之中嶽乃謂嵩山,其山之東支脈爲太室山麓南面,有一「啓母廟石闕」,相距不遠就是約有四丈多高的一座大石頭,所稱之「啓母」,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啓」又是誰呢?原來「啓」是「大禹王」的兒子,啓的母親就是大禹王的妻子「塗山氏」。大禹歷年治水有一天到了轘轅山下,想打開這座山,好讓水流通過,但一時之間無法劈開大山,禹便自己來動手;相傳禹是熊變化的,此時他變了一頭巨熊,企圖撞破轘轅山,來爲洪水開路。不料他的夫人恰於此時到來,看到丈夫竟是一隻熊,她羞愧無已,囘身便跑...

  • 文章古鄢城遺址與甘羅古柏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2期  作者:解丙言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鄢城遗址 甘罗古柏 历史沿革 甘罗 传说

    古鄢城遗址解丙言(整理)古鄢城遗址位于鄢陵县城北9公里彭店鄕古城村,含赵家、古城、前步等村庄。城址是长方形,座南向北,东距鄢尉公路2公里,北临双洎河,南临田岗,西临庄头等村庄。据《国语》等书记载:鄢为姓之国,陆终第四子名求言,为姓,封于郐,在封郐的同时,别封十邑。即:郐、虢、鄢、蔽、补、丹、依等。这时的鄢,即古鄢国。从古鄢城遗址断壁上发现有大量窖穴,陶片以及出土的石铲、石斧、兽骨等大量遗物。证明是原始社会文化遗址,属大汶口文化,证实古鄢城在五千年前己为人

  • 文章歷史知識趣聞二則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7期  作者:張秉金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贤德丑女 美人饰品 传说逸闻

    子渊《四子讲德论》中云:「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但她为人贤德,屈原《九章.惜往日》云:「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为此,黄帝娶她为妻。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传说,帝败炎帝,杀蚩尤,皆因嫫母内助有功。人们常用「貌似无盐」来形容丑女。这无盐指的是战国时代齐国无盐县(今山东东平县东部)的丑女钟离春。书上说她「四十未嫁」、「极丑无双」、「凹头深目,长肚大节,昂鼻结喉,肥顶少发」,而且「皮肤烤漆」,但她关心国家大事,曾自己去谒见齐宣王,当面指责他奢淫腐化

  • 文章(尋根溯源)中嶽嵩山

    来源期刊:《豫聲雜誌》 第2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嵩山 史料记载 中岳 古史传说

    嵩山古稱外方,詩小雅有「嵩高維嶽,峻極於天」之句,崧與嵩通,故又稱嵩高,其最高峰因亦名曰峻極峰。正義謂:「崧者,山形竦然,故以崧爲高貌。」爾雅謂:「山大而高者曰崧。」註曰:「今中嶽嵩高山,蓋依此名。」其意即謂嵩山之所以名嵩,乃以其高而且大之故。然嵩山海拔一千七百公尺,在我國五嶽中僅居第三,高不及華山,大不及泰山,而得獨名以嵩,或因我先民最初定居地區乃黃河流域之中部,即今之中原地區內,山之高而大者,以嵩山爲最,故詩乃有「崧高維嶽」之頌,是則嵩之爲嵩,亦良有...

  • 文章臨漳銅雀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6期  作者:郭嗣汾 出版时间:1975-06-25
    关键字: 临漳县 铜雀台 三国传说 曹操墓葬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铜雀台还有一段风雅韵事。唐诗人杜牧云:「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郞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据传说三国时代有两位美人,是两姊妹,大名大乔,小名小乔。三国志中周瑜传载:「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二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在平剧甘露寺中的乔玄,就是二乔的父亲,为汉太尉,在东吴称为乔国老。据说曹操挥大军八十三万下江南,其目的一是统一中国

  • 文章《白蛇传》故事新溯源 许家沟的传说 白蛇闹许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孟繁仁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白蛇传》 许家沟 源头 许仙 白娘子 故事 传说

    东来的太行山的主要余脉之一。这里峰峦迭嶂,淇水环流,林木茂盛,鸟语花香,风景非常清静、优美。这一带地方,不仅自古以来就是墨子、鬼谷子以及后来的罗贯中等名人的栖息、隐居之地,而且还流传着不少神界仙女与下界凡人相爱成亲的动人故事传说。早在魏晋之间,左思在著名的《魏都赋》中,就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典故。关于这一典故的内容,据清·乾隆三年(一七三八)刊《汤阴县志》载:「黑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旧志……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与连眉女结合,倶去

  • 文章许由与许氏的传说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7期  作者:張彥甫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许由其人 许氏源流 文献记载 传说逸闻

    群众传说众口皆碑。许由者,许氏得姓之始祖也。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