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原传统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汉中原语探索奇闻简述(续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魏向明 出版时间:1984-02-29
    关键字: 语言研究 中原传统语声 日耳曼语 中西语言的相似性

    种族血统、传统、道统、习尙等之延展所成,而诸传统延展上,再再皆离不了原本之传统思维观念—传统声气即传统语文。 ②由此发现,足可资证中原传统语声,跟诸西方日尔曼语,确有极密切的过往渊源关系,亦即是往古已被「搭盖」「隐瞒」的历史奥秘,现为此奥秘底蕴之阐释,我正赶写另一专论中。 ③再说我们的形意文字,虽带有原声,然却决不是原语型态的录音,且更早已超脱原语言型态,而跟语言分行并立,尤经政公法定而后,于任何性记录上,皆重文字而轻语声,久之便迫使原语声,渐次变化而被掩没扬弃

  • 文章金元之际元好问对于保全中原传统文化的贡献(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6期  作者:姚從吾 出版时间:1981-06-25
    关键字: 成吉思汗 元朝历史 战乱 历史记录 元好问 中原传统文化

    众望所归的元好问氏,不忍绵延千年传统文化的中绝,挺身而出,有所主张;先从抢救中原知识份子下手,进而企图对于这一浩刼阨运很具体的尽力加以挽救,这眞是値得称道表彰的。说到元好问本人的生平行事与他所遗留的著作(现存有诗文集四十卷、中州集十卷、乐府四卷、续夷坚志四卷。)和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成就硏究的人已多,但就后人为他所作的年谱说,即有五种以上。(施国祁、凌廷堪、翁方纲、李光地、缪钺等,一种未见。)浅学如余,自不敢有所论列。这里祇就历史的观点,依照他对于保全中原传统

  • 文章台湾保持中原文化的传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9期  作者:王撫洲 出版时间:1973-09-25
    关键字: 台湾 中原文化 文化精神 礼俗传统 史料考证

    五十年中,台湾居民只利用其物质文明,而不接受其文化,仍固守我中华文化不与之同流,日人名之为旧惯,所谓旧惯者,百分之九十以上均属我国漳、泉、潮、梅等地之习惯,即中原文化之一部份,台胞固守维持,毫未动摇,以迄于今。囘顾自大陆沉沦二十余年以来,我数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已被**蹂躏,摧残迨尽,濒于灭绝之危机。数亿同胞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其遭遇之悲惨无可伦比。所幸多年来为全世界所景仰的我中华固有文化,尙巍然留存于台湾地。因台湾自古迄今始终不曲不挠的维护

  • 文章金元之际元好问对于保全中原传统文化的贡献(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7期  作者:姚從吾 出版时间:1981-07-30
    关键字: 元好问 中原传统文化 以汉治汉 生平家世 封龙山 孔子文化

    元好问正与这上边的辩论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次张德辉的应召元好问是知道的。如何治理紊乱的汉地,又是他们在封龙山经常讨论的课题。张德辉事略与元史(一六三)张德辉传中,又谈到张德辉与元好问劝说忽必烈尊信孔子的经过情形,这是边疆可汗入主中原后,接受汉地文化的先决问题,异常重要。这一类的材料也极为难得,也继续陈述如下,以期能说明忽必烈何以倾心汉地传统文化的原因。⑴戊申(一二四八)春,德辉释奠,致胙于王(张氏正旅居和林,为王府座上客。),王曰:「孔子庙食之礼何居?」对曰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