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辛亥革命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南仁人志士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袁蓬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同盟会 革命活动 革命党人

    黎民有吃有穿,天下永远太平。」行军作战区域达鄢陵、太康、杞县、通许数县。曾在几个大村镇分了富豪的财物,杀了民团的反动头目。义军的武器多是刀矛棍棒,终于被省城派出的洋枪队打败,义军大部战死。[11]河南革命党人在南北和议达成之前,虽然未曾实现本省的独立,但他们联合各界民众进行的英勇斗争,给那场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九一八年,孙中山追忆辛亥革命时期的形势时,曾写下「山东、河南民党亦蜂起」的语句。[12][1] 《河南文史资料》第六辑《曾昭

  • 文章河南与辛亥革命(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李守孔 出版时间:1984-03-3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开封起义 河南义士

    计党人前后被执者四百余人[12]。[1] 参照李肖庭「樊钟秀传记」,中原文献第一卷第四期,民国五十八年六月;段剑民「樊钟秀事略」,载「革命先烈先进传」页九四六至九五四。[2] 醒园主人「黄克强先生与河南革命」,中原文献第五卷第七期,民国六十二年七月。[3] 「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殉难传略」,「开国文献」第二编第五册,页一七六。[4] 张钟端事略,引自「开国文献」第一编第十二册,页三八四。[5] 段醒豫「武昌首义与开封起义之前

  • 文章河南志士與革命運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9期  作者:馮自由 出版时间:1969-11-01
    关键字: 河南志士 革命运动 留日学生 辛亥革命

    有附城大盗展友亮冯甲岭等聚众数十人刼狱出之。及辛亥年(一九一一)春,河南全省革命之思潮,日益蓬勃,众闻广州三月二十九之役诸同志死事之壮烈,尤愤不可遏。适刘积学归自日本,诸同志遂开会决定大举进行,幷推定人员分途担任运动军队会党绿林等各项职务,同时复集资开办日报二处;设于开封者名国是日报,设于北京者名国维日报,刘积学即负此任务赴北京铸办一切。三 辛亥革命之策应运动辛亥八月武昌革命军起,各省纷纷响应,豫省同盟会员杨汉光杨源懋张钟端王庚先刘荥棠等亦加紧进行,联络军学

  • 文章武昌首義與開封起義之前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9期  作者:段醒豫 出版时间:1978-09-25
    关键字: 辛亥革命 中华传统文化 同盟会 人物回忆 开封历史

    武昌是湖北的省會,居長江中流,綰轂南北。開封是河南的腹心,俗稱汴梁,爲黃河門戶,若逐鹿中原,一南一北,有互相呼應之功也。今述說武昌首義與開封革命,必先從空間時間說起,以瞭解革命之背景與環境。第一節地理環境—空間中國有四大流域——珠江、長江、黃河、黑龍江。中有兩個平原爲中國之生命線。(甲)松遼平原——爲資源、物質策源地。(乙)黃淮平原——爲民族文化策源地。國父說:中國有四個中心。一、迪化爲亞洲中心。二、蘭州爲中國中心。三、武漢爲內地十八省中心。四、南京爲海...

  • 文章辛亥革命河南十一烈士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5期  作者:賈文斌 出版时间:1977-10-03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十一烈士墓园 熊秉坤 革命党人 三民主义

    一、霹靂一聲 武漢光復六十六年前的辛亥十月九日下午方圓三千四百三十丈的武昌城裡,氣壓非常之低,城裡城外,數達五千人以上的革命同志,每一個人的心弦都綳得緊緊的,幾乎瀕臨迸射爆炸的邊緣,巡警淸吏,實施戒嚴,五步一崗,十步一哨,嚴密盤查,並作捲地毯式的搜捕革命黨人,魔掌將伸向每位同志的面前,的確形成了排山倒海般的巨大壓力,把武漢三鎭的每位同志都壓得喘不氣來。一直到辛亥十月十日,正是農曆八月十九日(星期二),也是在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寒露」過後一天,在這種生...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