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考古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南陽發掘豪華漢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南阳 考古发掘 汉墓 画像

    △据「新华社」报导,河南省南阳市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市郊麒麟岗发掘一座罕见的汉代画像石墓,出土画像石一百一十块,上面刻有各种各样画像一百一十五幅。报导说,这座二千二百多年前的汉墓,面朝西方,长四点一公尺,宽三点五八公尺,由一前室和三主室组成,打破了南阳一带以往发现的一前室、二主室的模式。据悉,这座全部采长方砖和石条砌成的特殊墓,规模十分豪华。门楣、门柱、门扉、门槛及室内顶材、梁材和壁材,各处刻满了各种画像。画像内容涉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天文科学、汉代

  • 文章考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李敬齋 出版时间:1975-02-28
    关键字: 考古发掘 史料研究 考巳 毛公鼎 读音变化

    辰巳之巳,毛公鼎作或作,皆象嬰兒之形。並音四,隸變爲子,變作巳。殷墟出土之甲子表,子丑之子作。西周末年,中國大亂。戎馬倥偬,書須急就。加以周人之不文,遂惡之繁雜,乃借子爲於是子讀爲紫,不再讀爲四矣。淸末民初,許多金石大家皆爲所困惑,直到民國二十三年,甲子表出土於安陽小屯之侯家莊;始恍然大悟。殷人性子(音四),毛詩「之子于歸」,凡十六見,皆殷人嫁女之詩也。今人釋子爲男子,男子可以于歸乎?又陳風:「豈其取妻,必宋之子」。男子可以爲妻乎?古者男子稱氏,女子稱姓...

  • 文章豫省文史參考資料新記四輯(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75-03-25
    关键字: 墓志铭 考古发掘 参考资料

    虞催限商丘而不见空掩泪于尘埃心之摧兮」【辑自文物(一九七三年),第七期。】(一一)、唐赵洪达墓志【辑自考古(一九六五年),第八期。】(一二)、唐呉君墓志铭唐故濮阳郡吴府君墓志铭幷序」鄕贡进士太原郡王制撰」越若稽古濮阳吴君家居河南府巩县孝义」鄕子来里剏安家业也 祖讳淸 父讳仲殷崩于」己巳享年五十有七好习坟典博览经书德行过人」鄕曲称美广有生业是人之福也授禄居职右有贤」能之行天使擧用去会昌五年补充加职洛苑使巡」官兼都押衙上天降哭卑坠贤良呜呼于大中三」年九月廿一

  • 文章居延漢簡出土始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徐富昌 出版时间:1990-04-01
    关键字: 居延汉简 出土过程 史料考古 出土文献

    的石印本,一九四四年(民国三十三年)出版考证的石印本。一九四七年(民国三十六年)复将居延汉简释文重加校理,于一九五七年(民国四十六年)、一九六〇年(民国四十九年)在台北分别影印「居延汉简图版之部」及铅字排版「居延汉简考证之部」。此外,一九五九年(民国四十八年)中科院考古所也出版「居延汉简甲编」,一九七七年(民国六十六年)复出版「居延汉简甲乙编」,一九八一年(民国七十年)五月,台北简牍学会出版「居延汉简新编」。至此,首批居延汉简的硏究与整理才灿然大备。居延汉简与

  • 文章殷虛建築遺存李序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8期  作者:李濟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田野工作 殷墟建筑 考古发掘 石璋如 甲骨文

    对于小屯地面下的情形逐渐的认识,可以说是殷虚发掘团在安阳田野工作的成绩中,最値得称述的部份。根据这些新知识—尤其是版筑的发现—我们:⑴对于华北的田野考古工作,有了一个可靠的指标;⑵对于中国建筑早期的发展,得了若干基本的认识;⑶对于小屯出土的器物,有了一种断代的标准;⑷发现了殷商时代的墓葬区。这些新的发现更供给了从事田野考古的学人们一种追求新工作的力量。这些新知识不是侥幸得来的,读了石璋如先生这本报告,可以充份地意识到,它们是如何累积起来的。这虽是一件极端

  • 文章熹平正始兩石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于凌波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熹平石经 正始石经 史料考古 出土文物

    战胜利后,李专员在西安,此石又运到西安归还李氏。三十八年因赤祸泛滥,西安危急,李专员带着这块石经来到台湾。这块石经出土时原是一整块,两面有字,自西安运来台湾时,因体积太重,就分解为两片,以便于携带。千年重器,避秦来台,使宝岛为之生色。八李杏村先生是山东霑化人,他获得这块石经之后,曾有心愿捐给山东省立图书馆,抗战胜利后赤潮泛滥,李氏未回山东,致心愿未能实现。石经运到台湾后,古董商贩,美国日本的考古机关,以及国立台湾大学,国立历史博物馆,都希望得到这件古物瑰宝

  • 文章千唐誌齋——一部石刻唐書的介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2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1988-12-30
    关键字: 千唐志斋 唐代石刻 考古发现 河南文物

    千唐誌齋位於河南省洛陽以西五十公里之新安縣鐵門鎭,是已故黨國元老張鈁先生所營園林「蟄廬」之一部分,包括十五孔磚質窰洞,三個天井和一個走廊,爲我國現存墓誌石刻的集中地之一,以珍藏自西晉、北魏以來歷代墓誌銘一千四百餘件而聞名,其中尤以唐誌最爲豐富,多達一千一百八十五件;章炳麟先生曾用古篆爲之題額,並在尾部綴有跋語:「新安張伯英,得唐人墓誌千片,因以名齋,屬章炳麟書之」,齋名由來,蓋緣於此。張鈁先生字伯英號友石老人,生前酷愛金石字畫,曾與于右任、章炳麟、康有爲...

  • 文章河南古墓中發現越王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2期  出版时间:1979-12-25
    关键字: 河南古墓 越王剑 文物考古 文物发掘

    (法新社香港十一月十八日電)中共「新華社」說,最近在河南中部古代楚國的一座陵墓中,發現一把約兩千三百年前的銅劍,而且保存得很好。它說,在淮陽縣先後共發現三把這樣的劍,這是其中之一,歷史學家認爲這些劍是越王的。最近發現的這把劍,上面嵌有兩個銀字「越王」。劍長五十八公分,寬四·五公分。一般認爲這些劍是楚國征服越國時的戰利品。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