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河南文化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南省文化遗产简摘(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13-04-01
    关键字: 河南省文化遗产 西周城址会议 河南省古建筑 简摘

    看父老乡亲,访旧亲友多衰弱,我姪已不良于行,见我即落泪,略感到在外乡人老而悲哀。生性爱玩心不减,去城内看老友,师院放假,去安阳图书馆,遇到副馆长蒋廷方先生,去文字博物馆管理中心见苏静小姐,去文联见张坚主席,他送我《崔铣传》、《宋庆龄祖籍在安阳》各一册。次日,我游「唐塔」、「灵泉寺」,三日后,先到郑州住好如家旅店,去焦作云台山一日游。河南考古所郑师杰祥,送我《河南文化遗产》、《嵩山历史建筑群》各一册。郑师还问他北大同学说:「王学长宇信比以前胖了。」我答

  • 文章河南省文化遗产简摘(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3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河南省文化遗产 石窟 石刻 古遗址 简摘

    壹、前言:一、《河南文化遗产》引言和序言:二、古建筑以县市有多少次序简录:(十八)巩县——康百万庄园:以上见《中原文献》第四十五卷第二期(十九)临颖——小商桥:建于隋开皇四年(西元五八四年),宋元明清多次重修,二十道拱石砌成,长二十一·三公尺,高三·一公尺,雁翅用红砂岩石,青百望柱二十八根,柱头雕狮子、莲花仙桃,栏板二十六块,雕有水纹、鱼龟、牡丹、荷花等图案。(二十)温县——慈胜寺:建于唐代,宋毁于战乱,元朝至元年(西元一三三五年——一三四年)重修,全寺

  • 文章中原人文播遷探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祝毓  出版时间:1972-01-01
    关键字: 文化传播 人文播迁 河南 中原人

    新天地,传播旧传统的志气。第十,交通由披荆斩棘的原始道路,到近代的高级路面的公路和飞快车;由刳木为舟的划船,到近代周游全球的豪华巨轮;由蛙步牛车到喷射飞机;所有的道路及其交通工具,人类都采取便利可行的方法,自愿到达某一地方,以随其生存发展的欲望。交通实为文化传播的有效的媒介。根据上述种种媒介,再看中原人文播迁的经过:河南、是中国文化摇篮之一,其山川之美,文物之盛,不减于东极之山东,西望之长安。「自然淘汰与中国民族性」的作者说: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分为二支,其一为望北发展

  • 文章河南省运台古物现况概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閻振興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河南文物 台湾文物 中原文化

    河南地处中原,为我中华民族文化发源地,历代所遗古物既多,地下蕴藏尤为丰富,历年出土文物多系稀世珍宝,对我国历史文化之硏究,弥足珍贵。以甲骨而言,安阳殷墟,发掘最早,出土亦多;铜器,多为我国之重宝;陶器、玉器、编罄等,河南省立博物馆藏品最多,誉满全球。民国二十六年,公元一九三七年,日寇侵华,抗战军兴,河南省为保存博物馆所藏文物,挑选精品,由河南辗转运至汉口,继运重庆,藏于近郊柏溪防空洞内,民国三十四年(公元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国内战乱未已

  • 文章(专载)河南省古物运台交由国立历史博物馆保管及监护经过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00期  作者:龐靖宇 出版时间:1998-10-03
    关键字: 庞靖宇 文化古物 历史博物馆 河南同乡会

    一、河南省博物馆古物运台经过:在民国廿六年七七抗战开始,政府为保存文化古物,特将河南博物馆之古物,运到四川重庆保管。迨至三十四年九月三日日寇无条件投降,中央政府还都南京,我河南参议会请求教育部将古物运送河南,后因战争未止,一再稽延。立法委员杨一峰、国大代表叶祖灏有见于政局日趣迁重向教育部请求将河南古物运台保管当时教育部长杭立武正准备随政府撤离重庆时,临时获我河南古物尙存在重庆近郊柏溪的防空洞内,情势迫切杬部长当面请北二蒋总裁,授空军飞机两架抢运三十箱古物

  • 文章鑑古勵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10期  作者:程元龍 出版时间:1969-12-01
    关键字: 河南同乡会荣誉会员 历史人物 服务者 文化艺术

    伏羲所画之八卦作了卦辞,算对河南文化有供献,故有资格作荣誉会员。孔夫子:孔子问礼于老子,算在河南求过学,他的老师李耳是河南鹿邑县人,如果理事会向其募集事业费时,也应当不好意思推辞,就是他的弟子跟着他周游列国时,也吃过很多河南的蒸馍米饭,子贡做生意赚了钱,也应当捐几个,孔子曾经说子贡跟从他到过陈蔡,并且他又是辉县人,孔子也对伏羲所画之八卦于易经上作传,所以也是对河南文化有供献,应为荣誉会员。达摩:达摩一苇渡江,止于嵩山少林寺,为佛敎禅宗东土初祖,在少林寺

  • 文章中原文化社会教育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9期  作者:王錫範 出版时间:1978-09-25
    关键字: 文化社会教育馆 博物馆 河南历史 碑刻铭文

    中原文化社会敎育馆,设在洛阳西关周公庙,本色木质牌子挂在庙的后门上,以示尊敬不敢喧宾夺主。这个馆的「辖」区,东到城墙,南到天津桥,西至西工,北至邙麓「金谷园」,凡是地上的古蹟祠宇文物,都是社会敎育范围。虽然挂的中原文化社会敎育馆牌子,实质则是一所「自然历史博物馆」。该馆主持人,系党国元老戴传贤先生,实际在馆负责者为陈大白先生。馆的主体在周公庙后半部,东西两庑,陈列数百方碑碣经幢,隋唐墓志,俨然是另一个小碑林。唐代殉葬明器不下数百件。壁上绘着或挂着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