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往事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追憶延安之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楊蔚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延安 共产党 考察 涂思宗 往事回忆

    楊蔚遺著奉派參加陜北視察團民國廿六年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決定收編陜北共軍。先於一月間發表派顧墨三(祝同)先生爲西北行營主任,坐鎮西安,稍後即決定由中央黨政軍各部門遴派必要人員,會同陝西省地方黨政人員組成一視察團,赴陜北作一次實地考察,以爲爾後處理該區軍政問題的參考。大約是二月末,軍事委員會指派涂思宗中將爲視察團團長,令他率領中央遴派的視察人員先赴西安,到達西安後,則請示行營主任顧墨三先生決定行止。筆者是時服務於軍事委員會特務處,大約是三月初的某一天,忽...

  • 文章鄧縣的自治領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9期  作者:高應篤 出版时间:1979-09-25
    关键字: 高明儒 自治领袖 地方剿匪 民国往事

    鄧縣於民十五六年間,高明儒掌握地方武力,高爲鄧之望族,世代書香,其爲人溫雅善良,有仁義之風,高去職,寧洗古繼任,寧係黃浦軍校四期畢業,靑年有爲,富正義感,有魄力,敢擔當,大有效法鎭平彭錫田編練團隊,辦理自治之精神,「我要作好人,還要叫人人都要作好人,我不作壞事,還要叫人人都不要作壞事」,以實幹硬幹精神決心,剿除匪患,任職不久,效果甚彰,寧之囘鄧,原乃彭之安排,彭之爲人,赤心耿耿,志在安定地方,造福人群,擬與寧携手合作,先使鄧鎭兩縣同登袵席,再擴而大之,以...

  • 文章内鄕縣民團創始人朱濱——陶生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7期  作者:齊惠吾 出版时间:1975-07-25
    关键字: 剿匪 革命往事 内乡县民团

    中原文獻七卷五期略述內鄕朱浩鄕賢二次革命被南陽鎭守使吳慶桐捕獲,遇難成仁之後,朱烈士長兄朱濱陶生先生,不能在家安居,潛往上海參加革命,護法之役,曾到廣東雲南四川各省奔走革命,胡景翼主豫時,始由滇經港滬返汴,胡督辦甚禮遇之,嗣經劉義靑、王化佛、郭燕生諸前輩向胡督辦硏商結果,朱公忠厚長者,久在外有奔走革命,無意仕途,委派朱濱爲內鄕等縣民團指揮,有此指揮名義也好返里爲桑梓服務,新野魯理玉先生爲參謀長,朱魯赴內鄕縣組織民團指揮部時,惠吾親見携有曾文正公全集,胡文...

  • 文章記集中支付制度的建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4期  作者:馬駿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李国鼎 财经制度改革 悼文 回忆往事

    國之大老李國鼎先生,於今(二〇〇一)年五月卅一日與世長辭,噩耗驚傳,心中感到十分悲痛。雖說國鼎先生享壽九十二歲,功在國家,萬民感念,應屬福壽全歸,了無遺憾,但值此經濟景氣低迷,政治導向未定,人心思治之際,對於像國鼎先生一樣公忠體國,無私無我,竭智盡心臻國家於富強,社會於繁榮的卓越貢獻,益增追思縈念,難捨難忘!國鼎先生在當過經濟部長之後又調任財政部長。他對我國經濟發展與成長的貢獻,凡年紀稍長的人都有目共睹,耳熟能詳,其對六十年代十大建設之擘畫與成就,使中華...

  • 文章中福公司浸奪焦作礦權始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張卜庥 出版时间:1982-01-30
    关键字: 焦作 英国 福公司 侵占矿权 往事回忆

    太行山南側之煤礦,發現極早,以土法開採,行銷附近各縣。由于煤質優異,無烟無臭,而火力特強,所以極受歡迎。英人覬覦利益,竟勾結不肖官吏,圖謀覇佔;不幸當時主外交的慶親王昏庸無能,竟而批准喪權合同,允由福公司侵奪開採權,大量掘取傾銷,致使國家資源受到嚴重虧損,地方亦蒙其害。現在把歷次交涉情形,槪略的陳述如次。爲了節約篇幅,有關條文不祥爲臚列,只擧其要點。㈠光緖廿四年(西元一八九八)英國福公司(總公司在倫敦,辦事處在天津,文義上是私營,其實是半官方性質)亟欲攫...

  • 文章流亡學生——從河南到越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寗長信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流亡 学校教育 往事回忆 越南

    背鄉離井求自由民國三十七年十一月四日,那個使我們永生難忘的日子。朔風雖然並不十分強勁,但天空灰濛濛,萬物都被籠罩在灰黃色的塵霧中。河南南陽城內外十四個公私立高初級中等學校(註)師生五千餘人,奉命撤退離開溫暖的家庭,流著眼淚辭別父母而隨軍向遙遠的江南撤退。同學中年齡較長者不過十八九歲(高三),幼小者只有十二三歲(初一),第一次離開家庭,每個人背上背著一個小小的包袱,裏面包著的只是幾件換洗衣服,幾本常用的課本,還有父母無盡的掛念和重複的叮嚀。學校起初隨軍行動...

  • 文章校對難乎?易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1期  作者:春玉香 出版时间:1979-11-25
    关键字: 《三十六孝》 出版社工作 校对工作 往事回忆

    誓還先生在中副六十八年八月二十五日專欄「校對難」一文中說:「三十六孝」修正稿已殺靑……說起「不許有一錯字」,眞是談何容易,這部書原由黎明書局委托國語日報代印,該報檢字,向以嚴謹著稱。但經我一次一次校對,沒有一次沒有錯誤。到八校了,見已無懈可擊。乃向老友何子祥兄說:「這囘可保險沒錯了」,他說:「且慢保險,讓我再替你來個第九校。」子祥兄向以精細著稱,論及校對,尤爲斵輪老手,但私忖他再精細,其奈沒錯兒何?沒想到我已認爲萬無一失的事,又被他校出二十多個錯誤來。此...

  • 文章閒話李肖庭先生的軼事逸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0期  作者:程玉凰 出版时间:1979-10-25
    关键字: 李肖庭 人物生平事迹 民国往事

    我從癡老人得識中原諸大老,確實增加很多見聞。記得有次陪侍癡老人在宴會中得識李肖庭先生,才知道他是曹緯初老師的泰山大人,因此印象很深。後來,我曾在新店劉茂恩老將軍家裡,和他的大姊丈宋孚民(名俊佑)老先生在一起聊天:談起李肖庭先生(名衡)是鞏縣西南廻郭鎭人,民國初年,在北京淸華學堂畢業囘來,聽說劉雪亞(名鎭華)先生時任陝西省長,乃以鄕人關係,赴西安,獲任爲「提糧員」,民國七年,派赴藍田縣署駐催田糧稅銀,在此期間參與睹局,大輸,因而又以豫人的關係跑到靖國軍第二...

  • 文章追憶河大德籍教授狄倫次被害概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狄震 出版时间:1979-04-25
    关键字: 狄伦次 德籍教授 凶杀案 案件始末 往事回忆

    四十三年前一個傍晚的初夏,一位德籍客座敎授狄倫次博士(DR·Prof.·Dilenz,邵次公先生譯爲狄倫子,劉季洪校長譯爲狄萊士),在開封鐵塔旁,甘露寺側遇害了。當次晨消息傳到學校後,大家跑去認看時,狄敎授雖已面目模糊,頭腦殘缺,屍體橫臥沙丘,身旁大片血漬,由他穿着衣服,髮型及手錶看來,一認知道是他無疑。極可能要殺害的人早有預謀,知他每晚飯後必來這片空曠而人烟稀少的林間散步,隱藏在塔側的兇手數人,猛不防用硬棍先把他打倒,然後在要害處殺了幾刀斃命。這個轟動國際的案子當時...

  • 文章百泉憶往(上)蘇門山上綠樹紅牆百泉湖中碧波清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7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79-07-25
    关键字: 苏门山 李振云 高等教育 教育事业 往事回忆

    河南省立百泉鄕村师范由河南省立民众师范院改制成立,迄已四十九年,且两校均为汝南李振云(崇武)先生所创建,始终由他担任校长,为国育才,厥功甚伟。明(六十九)年阴历正月二十五日适逢李校长八秩荣庆,在台校友为了崇功报德,准备编印一本河南省立百泉鄕师建校五十年纪念专册,藉为李校长祝嘏,并将编务委之于余。兹于访求征文之暇,也来写点将近五十年前的往事,信笔琐记,俱出童心,其中所云亦仅当年学校生活点滴,至于百泉鄕师的校史、学制、课业、校风,以及对于河南敎育方面的影响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