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安阳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安阳县志和安阳文献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安阳县志 安阳文献 旅台安阳同乡会

    一、前言旅台安阳同乡,多半在民国三十七、八年来台,久不能回归,都会思念故里,我在读台湾师大时,曾于图书馆看到安阳县志,也记下出版社,亲去购买,已无存书。张立委金鉴教授家也有安阳县志,我俩因同为东夏寒村,常至他家拜访在书架见过。张教授比我父小两岁,说他额上的月亮,是在烧石灰窑,我父蹬落的火粒划伤的。二、安阳县志民国七十年端阳节,我提着妻包的粽子,与杜德和在南门巿场会面,他买几粒苹果,同去新店看张教授,谈起印安阳县志,决定先调查在台安阳同乡人有多少,决定印

  • 文章安阳县的国外留学生简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6-02-25
    关键字: 安阳县 国外留学生 名单记录

    安阳为豫北重鎭,交通便利,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人才蔚起,一向驰名,古有『南光(山)固(始)北安(阳)林(县)』之称。民国以来,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数以千计,不胜枚擧,即国外的留学生亦为数不少。兹就本人查考所知,特将安阳县的国外留学生,一一题名,并作简志如次:壹、民国三十八年以前者⒈王金吾—字直靑,县西水冶鎭人,美国留学,习农业,曾任河南大学敎授兼农学院院长。获有硕士学位。⒉刘擧一—字蓬三,县西贾店村人,日本警察学校毕业,曾任国会众议院众议员,河南实业厅厅长

  • 文章抗战胜利后安阳县乡鎭长题名录(民国三十四年至三十七年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8期  作者:劉壽山 出版时间:1975-08-25
    关键字: 安阳县 镇长题名录 个人简历

  • 文章民国以来安阳县知事县长题名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7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5-07-25
    关键字: 安阳县长 题名录 人物生平

    汉代地方官署首长,郡曰太守,县曰令、长。盖以当时中央集权未甚,地方首长尙有相当自主之权。宋代厉行中央集权之治,地方首长以『朝臣出守,不去底缺,』而称知府,知县。明淸因沿其制,集权之治未减。民国肇造仍沿淸制,县官曰知事;民国十七年北伐成功,全国统一,开始实行三民主义,县之首长改知事为县长,盖拟加强地方政府权力,为民主政治舖路。兹将民国以来安阳县历任知事及县长题名于后,以为地方文献之资证。(民国二十一年以前者根据续安阳县志,以后者系就笔者所知及采访所得)⒈范

  • 文章安阳县籍各级民意代表题名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5-04-25
    关键字: 题名录 安阳县籍 人物简介

    民国肇造,建立共和,实行民主法治之政治制度。政府尝擧办选擧,推选代表,组织民意机关,以实现主权在民之旨。民国以来,安阳县所选之各级民意代表为数不少。兹就搜蒐得之有关资料,一一加以介述,想不失为我国民主宪政史上之有价値文献。壹、中央民意代表一、国会议员(民国初年)⒈张凤台—字鸣岐,县东北十五里崇义村人,光緖二十一年进士,国会参议院议员,后曾任河南省省长。⒉刘峯一—字蓬三,县西四十里刘家贾店村人,日本警察学校毕业,同盟会会员,国会众议院议员,后曾任河南实业厅

  • 文章清乾隆皇帝(高宗)游安阳时御制诗文——附笔者按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5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9-05-25
    关键字: 乾隆 安阳 御制诗文 清前期

    安阳张金鉴辑录淸乾隆皇帝风流倜傥,才华洋溢,游踪所至,触景生情,随意走笔,立即成为诗文,文情并茂,多属佳构。乾隆十五年(一七五〇年)九月高宗游安阳,成御制文三篇,诗五首,兹摘录如次:(原文载嘉庆二十四年安阳县知事贵泰纂安阳县志卷一)一、韩琦论乾隆十五年九月夫为人臣者,当国家淸夷之际,进言纳谏,理国致治,固一代名臣也。然値主幼时难之日,而能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者,则又所谓国之柱石栋梁,非具经济之才,学问智勇逈出流辈者,不能。韩魏公两定大计,辅相英宗

  • 文章两岸鄕亲协力创办安阳明诚职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安阳明诚职校 办学 教育 文件 信函

    前言民国八十一年八月,安泽返鄕,在宾馆与台办主任李保云,副主任刘宪法,北关主任吴学孟,物质局副总经理高安平等,商讨办学。九月,中原文献社董事长韦公德懋,应邀参加安阳巿殷商文化易经学会,带去部份资金及决意办校函件。(详情见民国八十二年一月一日,安阳文献第九期一一二页)明诚职业学校创校概述明诚职业学校,蒙台湾与安阳两地鄕亲,多方面协助,于民国八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由安阳巿函报河南省,河南省于同年十二月一日批准,又于八十二年三月二十六日向安阳巿行政干部学校

  • 文章安阳为中国七古都之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安阳历史 古都之首 河南古城

    居,迺五迁,无定处。」正义:「汤自南亳(商丘)迁西亳(偃师),仲丁迁隞,河亶甲居相,祖乙居耿,盘庚渡河,南居西亳,是五迁也。」杨树建积微居读书记:「殷商徙都计九次,始定于殷(安阳):⒈亳:宁陵、商丘、。2嚣:荥阳、巩县、偃师、斟鄩。⒊桐:内黄。⒋邢:武涉。⒌庇:鱼台。⒍奄:曲阜。⒎殷:安阳。⒏亳。⒐殷。」最后奠都于安阳。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根据考证,二百七十三年,比较正确,因为汤至纣,仅四百九十六年。㈢周朝:史记周本纪

  • 文章安阳抗日歼敌记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期  作者:趙超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安阳保卫战 平汉铁路 殷商徙都 迁都路线

    安阳为豫北之重鎭亦通都大邑也。扼南北古驿道及平汉铁路中心与要冲。苏秦会盟洹上、韩信屯兵于城之东北、曹魏起兵邺下。足资此地具战略地位之重要。民国以来军阀在此亦有争夺。具以城池为据点。因地势平坦、无高山丘岭险要作据点。祇有多依固若金汤的城池以防御之战了。故兵家尝云「易攻难守」之地。因此,抗战开始,政府即在安阳各要冲构筑防御工事,尤其对那坚厚高大的城坦在各城门下方两侧及城角构筑坚固碉堡并以土袋屯塞城洞,准备这场防御战斗。当日寇来侵攻安阳之前,城内仁义巷等处

  • 文章国立中央图书馆函安阳文献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4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安阳文献 信函 文化交流 国际交换

    一、出版品国际交换处函敬启者:顷承惠赠书刊,至纫高谊。除即予登录外,并寄送国外图书馆供文化交流之用,谨此函申谢忱。今后尙祈继续寄赠,无任企盼。此致高安泽先生出版品国际交换处 启民国七十七年十一月十八日计收:安阳文献一至四期各伍拾册。检附寄「安阳文献」名单乙份,共计四十四份(寄国外有四十二份,本馆馆藏二份,另外尙有七个单位未回函)。039.澳大利亚East Asian CollectionUniversity of Melbourne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