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资料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五代閩國的興亡史(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6期  作者:王秀南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五代闽国 历史资料

    迨使者張任至,大恐,卽趕囘建州,報於延禀。延禀怒甚,卽調兵遣將,會泉州王延鈞討之。兵至,延翰發二部兵禦之。緣程斌、孟威二都指揮繫獄,軍心渙散,各無鬥志,一經相接,便卽敗囘城中。延禀同軍士,梯城鼓噪入宮。延翰驚匿重牆,被衆軍士搜獲,反綁出宮門外,王延禀播以十惡大罪:違父王家訓,一也;擅稱大閩國主,二也;拆佔民居擴建宮殿,三也;仿天子制,四也;重賦稅,五也;採民女,六也;火燒冷艾男女,七也;逐乳母,八也;不納諫,九也;酖使者,十也。將此十惡大罪,大書掛於都市...

  • 文章明清河南鼎甲錄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9-01-25
    关键字: 清朝鼎甲录 明朝鼎甲录 历史资料 人名录

    —、明代⒈狀元,思宗崇禎七年(西元一六三四),劉理順,杞縣人。⒉榜眼,世宗嘉靖二年(一五二三),王敎,祥符縣人。榜眼,穆宗萬曆八年(一五七九),馬之騏,新野縣人。榜眼,思宗崇禎元年(一六二八),何瑞徵,信陽州人。⒊探花,世宗嘉靖二十年(一五四一),邢一鳳,祥符縣人。二、清代⒈狀元,仁宗嘉慶二十二年(西元一八一七),吳其濬,固始縣人。⒉榜眼,聖祖康熙三年(西元一六六四)李元振,柘城縣人。榜眼,嘉慶十九年(西元一八一四)祝慶蕃,固始縣人。⒊探花,聖祖康熙三十...

  • 文章獲嘉縣簡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6期  作者:徐志中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获嘉县 历史资料 人文 地理 文物

    一、沿革:獲嘉縣本漢置,爲古殷州地,漢武帝時呂嘉爲南越王趙興的丞相,王及太后繆氏欲歸漢,嘉堅不許可,因擬誅嘉,不幸事敗,嘉遂與大臣等作亂,攻殺王與太后,並另立衡陽侯趙建德爲王,武帝於元鼎五年,命大將路博德、楊傑分兩路大軍討伐之,至元鼎六年大破呂嘉軍,嘉及建德王皆被擒獲,當取呂嘉首級於此,故定立縣名爲獲嘉,爾時武帝適巡幸山西,駕至夏縣所屬之水頭鎭附近某地,聞及呂嘉等被擒斬首,大喜,遂立將此設立爲聞喜縣。原獲嘉故城址,在今河南省新鄕縣西南十三餘里之故城,晉廢...

  • 文章五代閩國的興亡史(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8期  作者:王秀南 出版时间:1982-08-30
    关键字: 五代闽国 历史资料 兴亡历史

    再說王延羲,本來秉性倔強。昶在位時,猶懼禍,稍自節制;及卽位,便故態復萌,多尋舊怨。時王延政爲建州剌史,聞曦暴虐,曾數上書諫;非但不聽,而且復書辱之。更遣親吏鄴翹、杜漠崇監其軍,而此二人猶專抬延政私事,居中離間,以是曦之與政,益積不相能,福州之與建州,如同敵國。永隆二年二月,曦竟遣統軍使潘師逵、吳行眞,將兵四萬,攻打建州;結果潘師逵陣亡,吳行眞遁歸,自此延政兵益強大,永平、順昌二城,且爲延政所有。但六月間,延政猶遣牙將持誓書及香爐,特至福州,與曦盟於先王...

  • 文章尊稱孫中山先生爲國父史料輯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8期  作者:程玉凰 出版时间:1987-08-30
    关键字: 孙中山 国民政府档案 历史资料

    孫中山先生倡導革命,創立興中會,組織同盟會,領導十次起義,終於推翻滿淸專制,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勳勞績業,崇高偉大,尤其在政治上所表現之天下爲公胸襟,革命犧牲志節,更爲全國上下景仰感戴,此正古人所言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也。民國十四年三月十二日, 孫先生逝世,擧國哀念。十九日,北平各界假天安門西中央公園擧行追悼,公祭十四天,有建國豫軍總司令樊鍾秀者,從其總參謀王北方之議,特製巨型素花橫額一,寬丈餘,高五尺,上大書「國父」兩字,莊嚴肅穆,發...

  • 文章河南先賢詩聖杜甫(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2期  作者:劉紹唐 出版时间:1987-12-30
    关键字: 杜甫 人物传记 先贤诗圣 历史资料

    前言杜工部先生所寫詩歌的雄健奔放,律韻工絕,實爲我中華民族文化中之瑰寶;且其學問之淵博,志節之高潔,以及對人民之關懷,對君國之忠貞,爲千古所崇敬,吾豫亦有榮焉。本文僅就杜聖一生的大槪情形及有關資料,加以連綴,分期編述,便於閱覽而已,愧無創意。杜聖的高明偉大處,縱有生花之筆,恐也難畢其描寫之能事,故不如以其原詩歌,證明其偉大,爲好;此本文將其每時期之名篇佳作,順序列入,稍加註釋之微意。且使讀者曉然於時代之背景,更有趣味。並將每一詩歌的體裁,加以釋明,以便學...

  • 文章參加台灣史蹟源流硏究會有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0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79-10-25
    关键字: 台湾历史 民族史 历史资料 文物展

    去年光復節,有幸奉派劍潭來參加台灣史蹟源流硏究會,難能可貴的是不但取得不少文史方面的好資料,同時也獲致了書本上找不到的寶貴知識,尤其陳奇祿,黃得時,林衡道等幾位本省籍的名敎授,不愧爲學者,也不失爲專家,對大陸與台灣的血(地)緣關係其瞭解之深刻,認識之透徹,闡揚之精闢獨到,實敎我由衷感佩。現除上面幾位先進所列擧的英烈、寺廟、地緣不再贅敍外,謹就筆者所遭遇到的事實略作淺述:如我座位旁的一位陳老師,談到祖籍斬釘截鐵的說:「原籍爲河南固始人,五胡亂華遷徒福建,繼...

  • 文章新蔡縣地理畧誌(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6期  作者:萬良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新蔡县 历史资料 地理 水文 河川

    今日洪河源流,除分布舞陽西南局部地區外,主爲西平縣之雲莊、馬鞍、蜘蛛、龍泉寺等山區。溪流計有:小洪河、滾河、靑缸澗河、棠溪澗河、龍尾巴河與浚河等,滙而爲一,繞西平城,流向東北,北納淤泥河,南納堰河(按西平志)。錯綜複雜,是爲源流之特徵。旋經上蔡西北唐家橋南流(按上蔡志),始迂廻東北部,再改向東南,而趨洪橋,汝南境內寺埠口、廟灣、楊埠集,之後始入新蔡境,貫穿葛陵、李庄橋、孫召集、九里港,折而南下城北丁灣,繞張廟轉向東南,由三岔口入汝。除上述二河川之槪況外,...

  • 文章新蔡縣地理畧誌(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8期  作者:萬良 出版时间:1982-08-30
    关键字: 新蔡县 历史资料 地理 文化 城市布局

    六、聚落依據住舍聚合度與分散度,聚落大致分爲孤立型、集合型兩大類(按:鄒豹君著地學通論)。新蔡以往地方多變亂,社會不安,孤門獨戶者,常遭搶刼。因此近世聚落,除尙有極少孤立寺廟外,悉爲集合型;如聚合度最大者之縣城,其次集鎭與鄕村等。茲述之如下:I 縣城:新蔡縣城爲縣境惟一具有都市型之聚落。由前述地形、水文,可知古時縣城,三面水繞,高山環峙,儼如「半島」,此種地理環境,極適於聚落發展。以是遠在呂、蔡封建之時,卽有都城,而今東關外之「嶺子」,可爲古城遺趾之例證。...

  • 文章齊氏族譜蔡元培序曁附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齊惠吾 出版时间:1987-03-02
    关键字: 齐氏族谱蔡元培序 追思先祖附记 历史资料

    内鄕齊氏族譜序家譜之作有二義焉一曰明世系二曰著賢能生有自來條分派別非譜無以尋其源代有英豪聲華璀璨非譜無以傳諸後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家齊而後國治關繫顧不重乎潤卿先生者內鄕齊氏之賢者也其修譜斷自遷赤眉鎭十三世祖進賢公爲始年代非遙而事蹟豐贍歷二十餘載至其子筱潤君而譜始成知其搜討不憚過詳下筆不嫌過愼欲以爲一家之信史者意至厚心至苦也知潤卿先生之賢因而推知齊氏之多賢者凡勞心勞力助成修譜之役者必皆一時才傑之士又觀齊氏後嗣之賢因而推知其先世必有履仁蹈義遯世無悶之人含孕而啟...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