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共返回9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輝縣古共工地與共伯和無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1期  作者:張與仁 出版时间:1976-11-25
    关键字: 辉县 共工 历史考证

    [3]而立共伯和为衞侯,是为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此共伯和乃衞厘公之子,于周宣王元年弑兄而为衞君者。显然是共伯和与所行之共和,以名称相近,而混为一谈,传说下来,为文人笔之于册,唐代张守节之史记正义引作参考材料,遂使后世眜于『共』之眞正来源,以伪代眞,把共工之关系湮没了,把河内之古老历史贬抑了。四、史记索隐引汲冡纪年『共伯和干王位』之文,查今存之『古本竹书纪年』及『今本竹书纪年』,经王国维辑校疏证,谓此说出于『庄子让王篇,释文引作共伯和『王位』又谓

  • 文章文獻足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趙介民 出版时间:1976-03-25
    关键字: 文献足证 历史考据 历史典故

    医药巫卜等,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最后看到一本精装,内印开国颂词,阅读之下,始悉是孙大总统就职大典时所用,经询问藏书主人此文献从何处获得,据云:「是渠先严由南京参加民元孙大总统就职后,带囘来的,乃父曾从事革命工作,于民十一年逝世」云当时余认为此文献不论出于何人手笔,词意悱恻,文气磅礴。尤其是开国史料颇具历史价値,随在日记本上,照抄一份,三十八年随军来台,所有衣物在转战时所抛弃,惟此本日记尙随身携带,未曾失落,后来存放书笈内,迄未翻阅,前天曝书

  • 文章五代閩國的興亡史(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8期  作者:王秀南 出版时间:1982-08-30
    关键字: 五代闽国 历史资料 兴亡历史

    再說王延羲,本來秉性倔強。昶在位時,猶懼禍,稍自節制;及卽位,便故態復萌,多尋舊怨。時王延政爲建州剌史,聞曦暴虐,曾數上書諫;非但不聽,而且復書辱之。更遣親吏鄴翹、杜漠崇監其軍,而此二人猶專抬延政私事,居中離間,以是曦之與政,益積不相能,福州之與建州,如同敵國。永隆二年二月,曦竟遣統軍使潘師逵、吳行眞,將兵四萬,攻打建州;結果潘師逵陣亡,吳行眞遁歸,自此延政兵益強大,永平、順昌二城,且爲延政所有。但六月間,延政猶遣牙將持誓書及香爐,特至福州,與曦盟於先王...

  • 文章石崇誇富金谷園綠珠報恩在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5期  作者:羅芙榮  出版时间:1985-05-30
    关键字: 石崇 历史典故 绿珠 品评历史

    石家金谷重新聲,明珠十斛買婢婷;此日可憐無復比,此時可愛得人情。君家閨閣未曾難,嘗持歌舞使人看;富貴雄豪非分禮,驕矜勢力橫相干。辭君去君終不忍,徒勞掩面傷紅粉;百年離別在高樓,一旦紅顏爲君盡。上面這首詩,是唐朝武后時左司郞中喬知之的「綠珠篇」,敍述一個有志節的女子的故事。綠珠姓梁,生長在廣西博白的雙角山下,體態嬌小,擧止輕盈,美艶且能歌善舞。晉惠帝時的荆州刺史石崇,因常刧奪客商而成巨富,曾遠航至交趾,經博白,以明珠十斛買下了綠珠,帶囘置於河南的金谷別墅。...

  • 文章五代閩國的興亡史(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6期  作者:王秀南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五代闽国 历史资料

    迨使者張任至,大恐,卽趕囘建州,報於延禀。延禀怒甚,卽調兵遣將,會泉州王延鈞討之。兵至,延翰發二部兵禦之。緣程斌、孟威二都指揮繫獄,軍心渙散,各無鬥志,一經相接,便卽敗囘城中。延禀同軍士,梯城鼓噪入宮。延翰驚匿重牆,被衆軍士搜獲,反綁出宮門外,王延禀播以十惡大罪:違父王家訓,一也;擅稱大閩國主,二也;拆佔民居擴建宮殿,三也;仿天子制,四也;重賦稅,五也;採民女,六也;火燒冷艾男女,七也;逐乳母,八也;不納諫,九也;酖使者,十也。將此十惡大罪,大書掛於都市...

  • 文章潁川的「穎」「熲」「㯋」「頴」字之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6期  作者:大絡 出版时间:1976-06-25
    关键字: 颍川 地名辨析 历史考据

    民國六十三年十月的上旬,在陽明山區所召開的世界陳氏宗親總會會員代表大會時,多士濟濟,聚首一堂:唯在陳氏的海內外很多的團體旗幟、題詞和刋物中,却發現到對於潁川的「潁」字,有各種不同的寫法,有的寫作爲「穎」,有的寫作爲「熲」,有的寫作爲潁,甚至於有的寫作爲「頴」,在這四種的寫法中,都是不正確的;而且在全國各地區的陳氏祠堂的匾額、或聯對、或商號的名稱裏,每當使用到「潁川」二字時,我想其主要的目的,是爲了紀念其發祥地,寓有「飮水思源」的意義在,但是這四種不正確的...

  • 文章柘城軼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劉曉東 出版时间:1979-03-25
    关键字: 拓城县 民间趣闻 历史渊源

    東幼入塾就讀,以質資駑鈍,對所學多已不復記憶,惟柘城陳老師循循善誘,課餘飯後所講柘城軼聞每縈於懷,茲就記憶所及予以條理,撰請豫籍先進指正。據辭海柘城条載:柘城、今縣名,屬河南省,在商丘縣西南,城濱惠濟河東岸,古朱襄氏邑,秦置柘縣,隋置柘城縣,皆以地有柘溝故名。故城在今治北,明改築今城,……陳師授課,時當民國二十四年,故城遺址仍在,惟非廢城爲田,亦非留有舊建,乃陷地爲大池塘,一梗中非,其直如矢。杜牧詩:落柘江湖載酒行,故柘亦有陷落之意,因而柘地故老相傳。柘...

  • 文章錢從那裡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廖寶惠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货币历史 制度变迁

    上古之時,以有易無,無所謂貨幣也。及至漁獵時代,則以貝殼石刀爲貨幣,耕種時代,則以農器爲貨幣,嗣後交易日繁,漸感不便,人類智識,逐漸進化,發明金屬,故以金屬製爲貝形刀形鏟形,作爲交易之媒介,是爲貝殼石刀農器而進爲金屬貨幣時代,此即金屬貨幣之濫觴也。殷周之世,又變其形式爲空首、方足、尖足、圓足,其時封建制度,鑄幣之權,在於列國,諸侯各自爲政,故所鑄之幣。其形式輕重,大小各有不同:有紀地者,如涅金、安陽、山陽等;有紀値者,如虞一金貨、二金貨、安邑一金貨、二金...

  • 文章新蔡縣臥雪堂家藏善本圖書簡介後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2期  作者:袁銳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藏书楼 科举 历史考证

    前拙作:「新蔡縣臥雪堂家藏善本圖書簡介」一文,自蒙中原文獻季刊第卅三卷第三期刊布以後,有幸得到鄉賢前輩、文壇先進、及諸多親友之青睞與關注,確使筆者榮幸萬分。如始有原將軍景輝鄉長之電話指教,繼有河南大老于委員鎮洲公,不避寒暑,親臨寒舍之嘉勉與鼓勵,再有閻學長漢超兄對是文之感懷與建言等等,這些溫情雅意,所表達之片言片語,皆使筆者得到至高無上之鼓舞和慰藉。為使所賜嘉言珍語,不致湮沒不彰,謹分別銘記如下,以激勵來茲。新蔡再次出解元按拙作原文第十九項,對「精選十八...

  • 文章參加台灣史蹟源流硏究會有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0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79-10-25
    关键字: 台湾历史 民族史 历史资料 文物展

    去年光復節,有幸奉派劍潭來參加台灣史蹟源流硏究會,難能可貴的是不但取得不少文史方面的好資料,同時也獲致了書本上找不到的寶貴知識,尤其陳奇祿,黃得時,林衡道等幾位本省籍的名敎授,不愧爲學者,也不失爲專家,對大陸與台灣的血(地)緣關係其瞭解之深刻,認識之透徹,闡揚之精闢獨到,實敎我由衷感佩。現除上面幾位先進所列擧的英烈、寺廟、地緣不再贅敍外,謹就筆者所遭遇到的事實略作淺述:如我座位旁的一位陳老師,談到祖籍斬釘截鐵的說:「原籍爲河南固始人,五胡亂華遷徒福建,繼...

共95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