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事业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追思父親張公豁然逝世週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2期  作者:張立武 張永平 出版时间:2011-04-01
    关键字: 父亲 张豁然 逝世周年 抗日战争 教育事业

    父親張公豁然字通甫,係河南省閿鄉縣人,生於西元一九〇七年(民國前四年)九月二十一日,於西元二〇〇九年(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十四日蒙主恩召,享壽一百零二歲。父親一生經過兩個世紀,跨邁中國三個階段,歷經清末、民國、台灣、中國分治,參與中國民主新生,同時也經過不息的戰亂,經歷生活的艱難。父親一生敬神、達觀,他的信仰及信念使父親在艱難中,對生活始終賦予積極展望。父親幼承庭訓,耕讀傳家,秉賦穎異,喜讀書,過目不忘,由祖父啓蒙,黎明即起,到上午十點鐘,即已讀畢一日之...

  • 文章中原文獻社成立四十五載回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中原文献》 成立四十五载回顾 文化教育事业

    編者按:《中原文獻》創刊已有四十多年,董事長更迭業有四任,廣公董事長為第五任,亦已十個寒暑,中原文獻大小事情,皆由學校工作同仁協同辦理,出錢出力,盡心盡責,全在一個熱愛鄉梓、發揚中原傳統文化的一個理念。為配合河南鄭州昇達經貿管理學院王淑芳董事長撰寫《我的父親王廣亞》一書,以下文稿,係根據歷年來之舊檔案擇出,謹供參考。

  • 文章百泉憶往(上)蘇門山上綠樹紅牆百泉湖中碧波清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7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79-07-25
    关键字: 苏门山 李振云 高等教育 教育事业 往事回忆

    之下,我和杨维宣、郑国玺等同学,就结伴前往,所幸「一擧得中」,我们都成了泉师的学生。百泉鄕师在省立其他五个高级师范中,每年都是最先招考,本来我还打算再考省立汲县师范,由于我被百泉的湖光山色所吸引,加以董正国先生的劝阻,便决心注册入学,在百泉鄕师渡过了最愉快的三年,也奠定了我一生事业的基础。百泉鄕师对我来说,实在嘉惠甚多,第一、它没有暑假和星期例假,每年春节也只准囘家半个月,不到灯节就得返校上课,这种勤读不辍的学制,最为我们出身农家的家长所欢迎;尤以当时家鄕

  • 文章常文熙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79-02-25
    关键字: 常文熙 武修县 北平大学 医学院 经济学 博士 农业合作事业

    医学院毕业。因成绩优异,由中央资派出国留学,改习经济。民国二十二年冬,获得德国柏林大学国民经济系博士学位。二十三年春返国前,便道考察英国、荷兰、比利时、丹麦、义大利等国农业经济及农村合作事业。二十三年夏返抵国门,任职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主办农业金融工作。案犊劳形,颇多建树。遂于民国二十五年改入中国银行,负责办理天津行辖区农贷,遍及豫、陕、甘、青各省区。初、中国银行于民国二十三、四年间,鉴于华北及西北区农村凋敝,农民生活艰苦,思以农贷用以复兴农村经济。先生适时参加

  • 文章河南铁道事业溯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2期  作者:李兆霖 出版时间:1970-12-01
    关键字: 铁道事业 平津铁路 汴洛铁道 道清铁路

    「中山先生在實業計劃中,將全國之鐵路,分為幾個系統。其目的在移民内地,建設實業,開發資原、充實國防、並謀國際間交通之聯絡。」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