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河南共返回2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南民间謌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馬世和  出版时间:1976-02-25
    关键字: 河南 歌谣 情感

    四一 勸戒花酒謌色欲原來係水潭,大家千萬莫要貪;紅鑼帳裡如油鍋,鴛鴦枕上利匁含。×××眉目傳情渡玉關,交杯換盞樂般般;雞鳴三唱靈光失,財散人空悔不該。×××黃昏時郞心悠悠,想借三杯來解愁;帶好銀錢街上走,單身直去登酒樓。×××茶壺酒杯擺抬頓,美女如雲皆唱酬;二八年華裝艶麗,十分春色解人愁。×××玉手捧杯獻殷勤,乾杯不避遊花群;秋波叠送風情透,醉臥席前石榴裙。×××世間花酒總爲先,花酒癈時又費錢;酒醉獨狂還有醒,花迷擦亂不知天。×××魚因呑餌投江岸,蝶爲尋花到野川;口語世間...

  • 文章尋根行札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3期  作者:王曉明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故乡 河南 西安 会馆 园林

    家父献亚公,字中州,号弘夏,河南省偃师县羊二庄人,而我却是一个在台湾出生长大,从来没有去过河南的河南人。在那两岸相隔的时代,我只能从历史和地理课本中去揣摩河南老家,略知偃师是中华文化的孕育地,夏朝即在此立都,该地人文荟萃,唐代高僧三藏法师就是偃师人。因此,我从小就以河南人为荣,梦想着有朝一日能随着父亲回到河南老家。两岸开放后,回老家的门是开了,但是因为自己工作的关系,一直无法成行,直到二〇〇九年,从美国休假回台,总算实现这个儿时的梦。三月廿一日下午,当

  • 文章南陽的戲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南阳 戏曲 河南梆子 河南坠子

    南阳城内仅「大华戏院」一所,鄕下并无戏院之建立。凡庙会、丰收、祭祀、演戏,均系临时搭建戏台,请流动戏班演唱,通常演唱三天。敬神戏均属正规戏,如梆子、越调、二簧等,谓之大戏。他如曲子戏素有「淫曲浪调」之称,故不能用于敬神演唱。河南梆子原为秦腔别支,因地城影响,其间亦有区分。其一为豫东调,即所谓开封调,自名伶陈素眞出,由樊粹庭扶持,改良唱腔,编写剧本,演出新剧,甚为观众所喜爱,风行西北、西南各地。其二为豫西调,即洛阳调,伶人以常香玉为最著。其三是「靠山簧

  • 文章谈豫剧——河南梆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0期  作者:賈文斌 出版时间:1977-10-25
    关键字: 豫剧 河南梆子 剧院 演员

    →宁夏省的宁夏巿→甘肃兰州→陕西宝鸡等地循环公演,藉以鼓吹忠孝节义及民族文化思想,享誉大西北、别树一帜。樊粹庭先生乃国立河南大学毕业、多才多艺,毕生从事于社会敎育,他深知河南地处中原,为中国文化的发祥地,决心领导地方戏剧的改革实验工作、能编、能导、能演,他不但把每一出豫剧的旧有脚本,加以翻修润饰,且编写了不少富有适应时代意义的新戏,他为激励民心士气,鼓舞爱国的情操、民族的意识及伦理道德,倡导忠孝节义,表扬先圣先贤的气节,明礼义、知廉耻,以彰中原文化的眞谛,藉

  • 文章河南民间謌谣(续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9期  作者:馬世和 出版时间:1975-09-25
    关键字: 河南 民间 歌谣 乡俗 乡音

    三一 折杨柳门前一棵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有孙儿抱。× ×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怀?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此謌谣亦为鲜卑女子所作,并叫折杨柳,北方人性豪朴,语言直爽,女子亦不例外,所以母女之间,各人心事,亦毫不隐藏,明朗直说,不像江南儿女,扭扭揑揑的态度,是鲜卑民族的特色。三二 竹枝词杨柳靑靑江水平,闻郞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传为刘禹锡先生所作,是恋爱情歌,本流行于四川各地,可是在河南各处,普遍能唱,是因为歌词通俗,意义

  • 文章憶母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王廣慶 出版时间:1988-04-30
    关键字: 亲人怀念 王广庆 河南乡贤

    体弱多病,家务多由隆庆支持,母积此憯痛,时患腹泻,如厕不喜扶持,不服药,脱然生死之际,谓年迈人类如此。二十九年广庆以省立河南大学由鎭平迁嵩县伊水上游潭头鎭,请出一览伏牛山之胜,自以老恐贻累不往也。三十三年五月日寇至,以家近陇海铁路磁涧车站,乃避涧南张沟二姑母家十余日,心不安;归移村北小寨沟,陈姓处,暑热避难者多,寝户外,腹急夜自起,踬而蹎,腿遂浮肿,寇去舁回,儒庆等请就洛阳平乐骨科郭氏医,坚不允,困顿侵寻,日益瘦弱,竟不起,寿八十四。时中华民国三十三年甲申腊月

  • 文章從大哥當年醉心豫劇談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豫剧 故乡 河南文化

    二月六日到台中县府礼堂去看同鄕会擧办的家鄕戏,由王海玲主演的「杨金花」,由听鄕音而引起鄕思,连带想到廿余年前大哥对梆子戏的着迷,犹如鱼之得水,结下不解之缘,家兄虽读书不多,谈别的不成,论起戏来,可不饶人;尤其陈素眞的「盖河南」和「三上轿」,常香玉的「祭灵」,高美兰的「洛阳桥」,司凤英的「莲花庵」,汤兰香的「西厢记」,毛兰花的「抱枇杷」,崔兰田的「宵壤恨」,王景云的「天河配」,赵仪亭的「南阳关」,张同庆的「马义滚钉」,周海水的「宋世杰吿状」。谈起来唠叨个

  • 文章周口人談周口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陳霖 出版时间:1984-03-30
    关键字: 河南周口 闹土匪 思念故乡

    位于河南省东部的周家口,俗称周口。是一个小商埠,商业繁华时向有小汉口的雅号。由于贾鲁河(地图上名为淸泥河)与颕水(俗称沙河)的汇合,交汇而形成三岸形势的周家口,分为三寨。其形势略像武汉三鎭,也是被称为小汉口的主要原因。周口的三寨隶属的县份各有不同:北寨属淮阳县,南寨属商水县,西寨属西华县。颕水宽,流域长,直通安徽北部各地,是东西交通的主要干道,所以南寨与北寨较繁华,人口也较多。如果把丁字倒写,颕水就是下面的一横,贾鲁河就是丁字的直划。贾鲁河流域较短,水面

  • 文章故鄉災難追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3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河南灾难 自然灾害 冰雹 旱灾

    上,到处可见死鸟和死兔,那情景叫人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感伤。见其生不忍见其死,这也许就是人的恻隐之心吧!那年秋天,所有的豆类的荳荚,因已届成熟,全被冷子砸开,豆子散落到泥土里,颗粒未收。倒是豆干没有损失,冬天的燃料不成问题。那天下午,我曾去摘花的那一小块棉田,枝叶被冷子打掉,光秃秃的花疙瘩都露了出来,过没几天一一盛开,朶大而棉长,收成颇佳。二、飞蝗之灾民国三十年,河南省大旱。那时,抗日战争已进入第五个年头。豫西家鄕所幸仍在国军的防区,没有受到敌人的蹂躏。但因支持抗战

  • 文章河南先哲、闻人、古蹟、植物槪述(连载六)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26期  作者:趙正朝 出版时间:1980-07-03
    关键字: 河南先哲 姬昌 姬发 古国故址

    旧都之民服文王者分宅之,为之立监。24苏—周封殷臣有苏氏之裔苏忿生之后于苏,地在临漳县。㈢河南境外周同姓诸侯二十六国1鲁—武王封弟周公旦于鲁,地在山东曲阜县。成王时周公为冢宰,留京辅政,封旦之子伯禽就国。2燕—周召公奭事ㄕˋ于燕,地在河北大兴县。3曹—文王子曹叔振铎,封于曹,地在山东荷泽县。4滕—文王子叔绣,封于滕,地在山东滕县。ˊ5郕成ㄔㄥˊ—文王第五子叔武封于郕,地在山东宁阳县。6霍—文王子霍叔处封于霍,与管(叔鲜)蔡(叔度)以监殷,霍在山西霍县。7冉

共214条记录 1/2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