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回忆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戰時西安豫劇梨園漫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6期  作者:王根炎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豫剧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雖說是陳年舊事,烙的還眞深。對日抗戰爆發後,各地人士都湧向後方,以免受到日寇的茶毒凌辱。西安在這個時候,各地方戲的活動,比以前便更加蓬勃了。從二十七、八年開始,豫劇名伶相繼組班在西安演出,河南梆子也受到大衆普遍的歡迎與愛好,可以說河南梆子在西安,比河南還要河南,爲啥呢?就是河南老鄕,誰能在一個地方,看到那麽多的豫劇名角呢。湯蘭香所領的一個班子,上演于南大街座東向西的銀銷會館(銀樓業公會會館),在這個會館的南邊,有一座建築宏偉堅實的「便民質」(公辦當舖),...

  • 文章在夢境中吃家鄕味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4期  作者:子西  出版时间:1989-01-16
    关键字: 思乡 人物回忆 美食 小吃

    小的時候,讀武俠章回小說,常常看到「少年子弟江湖老」、「少小離家老大歸」、「光陰不住催人老,不覺兩鬢白如霜」等語句,當時對這些話的含意,似知而非知,但到了如今,確眞正的成爲自己的寫照了。我離開鄢陵故鄕時,正是二十郞當歲的小夥子,如今已越古稀之齡,被列入老人之林了。每個人都有故鄕,故鄕,是人們土生土長的地方,人們離開了土生土長的地方,而到另一地方居住很久,對該地也很熟稔而產生感情,常叫該地爲第二故鄕。每個人對於他生長的故鄕,都具有濃烈的情感,所以,一旦離開...

  • 文章思親念舊話鍼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82-01-30
    关键字: 针灸 中医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发扬传统医学

    在張里長令媛于歸之慶的宴會上,我禁不住對他高懸廳堂「造福鄕里」金光閃爍的扁額凝視,在半天的端詳中,朦朧似地我又囘到「歌舞」的童年時代。卅多年離鄕背井的歲月,並未淡化父親留給我的深刻記憶,瘦削的面,慈祥的容,鬢霜的髮、修長的身、冬棉夏單終年一襲長大掛,以及外出一把油紙傘,一柄小黑扇、一根長桿旱烟袋;一位紳士形象,一幅儒醫特徵。智者樂、仁者壽,倘能健在,該已是九十開外的「耈系」老人了!從故鄕方圓廿里內盛行着的一首童謠:「肚老痛找王誠(吾父小名),王誠不在家,...

  • 文章回憶河大預科片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8期  作者:王果正 出版时间:1982-08-30
    关键字: 河南大学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师资

    一國立河南大學是吾豫校史輝煌的高等學府,敎授皆爲一時碩彥,學生亦多中州菁英,其所培育出來的靑年,均能貢獻地方,報効國家,而歷任校長,胥爲飽學之士,無不殫精竭智謀求學校之發展,因之校譽日隆,而能躋於名庠之林,筆者有幸在校讀完預科,頗感光榮,是一生所不能忘懷者!我在校肄業時間爲民國十七年暑後至十九年七月,整整兩年,雖說時間不長,而印象卻極深刻。斯時學校已有文、理、法、農、醫五個學院,校舍巍峩,圖書儀器充實,運動場地廣濶,各類運動器材應有盡有,一切設備完善,實...

  • 文章思親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鄭鄂庭 出版时间:1978-04-25
    关键字: 思念故乡 人物回忆 乡土情怀

    人生百年,一彈指間耳,嗟韶華之飛駛,嘆別易而聚難。記違侍雙親,曾幾何時?而家尊已屆百歲壽辰矣。雖昔容已杳,而意境中仍常若椿萱在堂,蓋思親之念,未嘗一日去懷也。憶往追昔,不禁感慨萬千。良以天倫之樂,橫被匪禍所刼奪,台海所遮斷,以致奉養無由,祭掃無所,如此遭際,能不黯然!余幼時喪母,彼時以鄕僻間缺照像設施,致無遺像留供瞻仰禱念。現慈容已不復記憶,思之腸斷。幸賴家尊之翰公,朝夕督飭,訓勉顧復,至於成立。家尊因得先祖父(遜淸秀才)懷德公之敎誨,學行優異,甫及冠,...

  • 文章青紗帳起憶中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7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8-07-25
    关键字: 青纱帐 人物回忆 河南民俗

    時値初秋,正是中原地區靑紗帳起,秋禾暢茂的時候,使人想起那嘉禾如蓬,綠色張天的秋景,不禁神馳!靑紗帳爲華北入秋特有的景象,尤以黃河流域中下游的中原,位于華夏之中,氣候中和,時序分明,黃壤鬆土,最宜農糧雜作,初秋嘉禾爭茂,靑紗帳起,曠野蔭蒙,綠色蔽天。尤以高梁等高長作物繁多,爲構成靑紗帳的主要作物。靑綠耀眼,非常美觀。中原地區,每逢入秋,大地綠縟暢茂,嘉禾叢籠,靑紗碧波,翠色映天,一望無涯。高梁稞深盈丈,玉米、芝蔴、粟穀、菸草、麻,深可沒人,豆棚瓜架隆起數...

  • 文章異地同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8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78-08-25
    关键字: 传统习俗 社会舆论 人物回忆

    一在國民大會期間,因與靑海籍代表馬繼援、馬紹武兩先生編在一個考察慰問組,同車兩天,曾談及西北各省許多趣聞,當時我也敍述了我在蘭州親身經歷過的一件往事,至今猶令人忍俊不禁。民國二十九年我奉令調赴蘭州中央警校特警班受訓,妻也隨同前往,本來她準備到第八戰區長官部調査室工作,後來她因爲不服水土,終日咳嗽不止,接着她又有了身孕,所以就在蘭州城內水北門裏,靠近城牆的一家大宅院中,租了三間房子定居下來。這間房子是進大門後第五排一個四合院的上房,座南朝北,東西各有三間廂...

  • 文章憶兒時話梓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8期  作者:王維倫 出版时间:1978-08-25
    关键字: 故乡风俗 人物回忆 田园风情

    「有其父必有其子」,這是內人常常譏諷我的口頭譂。事實使我無法否認,么兒小三這孩子的確是夠淘氣的,曾幾何時又把土地爺的兩位使者——小鬼判官給滴流出來下小橙了!當他母親發現時,早嚇得面色蒼白,而他却在「朴作敎刑」打手心在責罰呢!其母來不及對他訓斥,連忙捧着兩個小泥人,必恭必敬的帶着香紙向土地爺請罪而去,惟恐把土地老頭給惹火了,怪罪下來,可不是好玩的!由這檔子鷄毛蒜皮事,頓覺童年夢境又加浮現,敎我不得不承認孩子已經繼承了我的衣鉢。想當年捉蟲爬樹餵小鳥的事,儘管...

  • 文章春暉隨筆(續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段景暉 出版时间:1970-03-01
    关键字: 随笔 乡村生活 人物回忆

    △封邱鄕村在中日事變時,三十歲以下婦女均爲天足,不受纒足之苦矣,女孩兒垂髮辮於肩搖曳生姿,出閣爲婦人則梳髻,大姑娘自幼「紡花」(棉)織布(貧戶在麥季要拾麥)把換來的錢攢起來做粧奩的「體已錢」,平常婦女們視「紡花」爲消遣,小媳婦老婆兒盤集而座,邊訪邊談,對外界火車電影等物質文物,終其身未嘗聞問與享受。△平常女孩兒在閨中除學習針黹做鞋織布外,手巧的人也會刺綉,多半是「無師自通」或是向嬸子大娘請敎,偶覓得一新鮮的綉花樣,便如獲至寳予以珍藏。△日寇侵華時農村由「...

  • 文章我與河南(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8期  作者:丁作韶 出版时间:1970-08-01
    关键字: 夏邑县 朱庄 家乡 人物回忆

    我的家鄕—河南夏邑縣東北三十五里朱莊。夏邑縣在前淸屬於歸德府,民國以後,歸德改爲商邱,夏邑縣仍屬於商邱。夏邑縣在河南省一百多縣裏邊算不得有名的縣,但歸德,商邱却大大的有名。談河南沒有不知道歸德商邱的,歸德商邱可能比河南省會—開封還有名。至少與開封並駕齊驅。特別從歷史的觀點看,歸德商邱更大大的有名,而爲人所共知。張雎陽守歸德的一段其著者也。歸德與河南的其他幾個府城,如彰州府、信陽州,亦有過之而無不及。河南地處四戰,爲兵家所必爭。在這四戰之中,歸德應列爲第一...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