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河南梆子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谈豫剧——河南梆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0期  作者:賈文斌 出版时间:1977-10-25
    关键字: 豫剧 河南梆子 剧院 演员

    ,以张女土为其中心与主角,她不但剧艺造诣甚高,且凡到各地公演都能演到一鸣惊人,使国人赞不绝口,纯眞的艺术常会冲破了地域的界限而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更使国人了解豫剧乃传播中原文化,且具有敎育功能及不可埋没的艺术价値!三 豫剧在台湾㈠豫剧的兴衰:河南同鄕随政府来台后,豫剧中的「河南梆子」,首先在台湾各地成立剧团社队,如雨后春笋,遍布南北,巡廻公演,弦歌不辍,颇极一时之盛,兹将剧团社队列表于后;㈡演员的表现:四 检讨㈠河南梆子的优点特长:⒈唱词简明、易懂易解

  • 文章獨門藝術飛馬豫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0期  作者:田航 出版时间:1974-10-25
    关键字: 豫剧 京剧 河南梆子 戏曲

    推崇国剧的人,从来是喩为「大汉天声」,或「阳春白雪」的,但若是就「字正腔圆」这一原因为理由,我则认为「豫剧」也应该说是「大汉天声」的,因为,「河南戯」是发的「中州」之音,特别是在「咬字」上,它更是自然底「尖团」分明,缘何不能称为「大汉天声」呢?谈到「豫剧」也就是通俗的所谓「河南梆子」,当前可祇有「飞马」这一个剧队了;其实,若是眞谈「豫剧」,诸如「洛阳曲子」,乃至于「坠子」,都不能说不属于「豫剧」的行列,我因不是硏究「豫剧」的人,所以我祇能就这一剧种的艺术

  • 文章河南梆子公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包緝庭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公共演出 河南梆子 文化艺术

    此次为庆祝总统就职大典,国剧界从业员及各退休伶票联合公演达十一天之久,盛况空前。圆满结束后文化学院之华冈艺展又公演国剧五场。从六日起改由海军陆战队所属豫剧队—河南梆子在国艺中心演唱一周,为观众换换口味。这种地方戏曲虽与国剧雅俗有别,但其唱工则以字眼淸楚激昂慷慨见长,或者正气磅礴大义凛然,或者纒绵悱恻儿女情深,纯为中州韵调正义之声,以故每逢豫剧公演,必有一批新观众莅临欣赏,使豫剧在各种地方戏中,一枝独秀。实则豫剧之唱工,激越处声如裂帛,宛转处势若游丝,一阕

  • 文章開封新聲戲院海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賈文斌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戏剧艺术 河南梆子 区域文化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九月间,六十八军军长刘汝珍将军,在开封兼任城防司令,其公子刘铁军上校为团长,担任驻守省垣任务,于九月一日记者节,假开封城内南土街新声戏院招待记者,并公演河南梆子,遍贴海报如附原件,当天的戏码计有六出,演员都是驰名的一流人物;任益亭、高云胜、李景萼、徐风云、杨万忠、张静波、高凤翔、任善春、司凤英、李韵芳、金少春、毛凤麟(毛兰花)、徐凤云、姚淑芳、耿苓秋。这张海报随身带到台湾保存三十多年,视如至宝,今公示于诸位同鄕之前,另外仍存有故鄕的老灶爷

  • 文章中部四縣市一次空前的慶祝活動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3期  作者:鄭隆業 出版时间:1984-07-03
    关键字: 河南 同乡会 团结 河南梆子 清唱会

    支持,即蒙慨允:以台湾省文复分会名义参加,并予配合经费支援,因此筹备会各项议案均顺利通过。推选耿广德为大会总干事兼负河南梆子组连络人、郑隆业为副总干事负责河南曲子组连络人,会后即分别展开各项工作。通知请柬,分由四县市同鄕会发出,洽定于三月二十九日靑年节,假省立台中女中体育馆,擧行四县市曁文复分曾扩大庆祝第七任总统副总统当选,豫剧全日演唱联欢活动大会,从台北桃园台南嘉义等地区,远道而来的河南同鄕业余票友们,均于是日九时至十时许,到达会场,四县市河南同鄕

  • 文章河南梆子的起源扩张与展望(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9-11-25
    关键字: 河南梆子 地方戏剧 戏剧发展研究 戏剧功能

    国家长治久安之道,在于养成人民的互助合作精神及敬业乐群观念。国家是最大的合作团体。政治是最大的合作力量,戏剧的社会功能即在于宣扬爱国精神,培养团体意识,使人民一心一德的爱国家乐团体,以协同一致的力量,完成国家的神圣使命。三、河南梆子的起源我国自古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立敎。历代多有乐府,伶官的设置。唐玄宗特置梨园,以为专门训练伶人的场所。由此当可想知戏剧已渐趋完备,并趋专业化。宋元杂曲是已达于高级水准,具有高贵的艺术价値。明因之而有所改进。至淸代

  • 文章常憶當年梆子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2期  作者:賈孝全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河南梆子 戏曲艺术 文化建设 故乡思念

    顷阅台湾新生报九月二十四日第八版载有「豫剧求新求变形成一枝独秀」一文、执笔者为「黎明」先生,读后颇有淸新之感。唯视文内或有部份未尽符合,兹补述于后:一、笔者籍隶河北,世代从政于河南,于民国二十二年到开封,廿七年夏因汴梁沦陷,经郑州、过许昌、叶县、方城直走南阳,直至南阳沦陷前,始飞汉口转住首都南京,计在河南断断续续先后凡有一十四年之久,每到一处,不是听越调,便是高台曲子,或是大调子,或是河南梆子,以个人观感而言,以南阳的大调曲最为高雅,惜因曲高而和寡。高台

  • 文章漫谈河南梆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8期  作者:孫秉傑 出版时间:1975-08-25
    关键字: 戏剧文化 河南梆子 唱腔表演 经典剧目

    戏剧是综合性的形象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部份,它具有移风易俗,潜移默化的敎育功能,亦为民族生活方式中休闲娱乐,调剂身心所不可缺少者。由于我国版图辽阔,山川纵横,宗族繁盛,风尙殊异,因而产生了各地区形形色色,多采多姿的地方戏剧。其中除平剧已演进而成国剧外,流行区域之广,欣赏人数之众者,当首推河南梆子(简称河南戏或豫剧)。河南梆子流行河南全省县巿城鎭鄕村,家喩户晓,上自达官显宦,下至贩夫走卒,男女老幼,无不一致爱好,且率多会「票」上几出,或「吼」出几句者。擧凡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