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博物馆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針鏤大千世界·線織山水人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69-05-01
    关键字: 刺绣展 历史博物馆 谢书贤 艺术

    現在國立歷史博物舘展出的「謝書賢刺綉展」,吸引了不少的觀衆,也受到藝壇人士的注視。一位藝壇人士指出,在國立歷史博物舘國家畫廊展出的五十六幅謝書賢刺綉畫,已顯示了她深厚的造詣,無論山水、人物、仕女、花鳥等,在她的針尖下,栩栩如生,她運針的靈活,猶如畫筆的隨意揮洒,充份表現出國畫的筆法與墨色,實已達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刺綉是一種繪與綉的綜合藝術,絕非繪畫的翻版,需要繪綉相互爲用,才能發揮效。因爲綉比畫,更具眞實感,譬如仕女的頭髮盤曲而成髻,畫筆可以一揮而就,...

  • 文章何敬之鍾情「神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5期  出版时间:1969-07-01
    关键字: 何敬之 骑马 陶马 历史博物馆

    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何應欽將軍,每個星期都會到歷史博物舘去一次,因爲歷史博物舘陶器室,有一匹陶馬,何將軍名之爲「神馬」。何將軍一向愛騎馬,也愛欣賞馬,但是從來沒有一匹馬,使何將軍如此「鐘情」,兩年來,何將軍幾乎從無例外,每週去欣賞一回。這匹「神馬」,是唐代的陶器馬,據說出土於河南省廣武縣,但是出自那位唐代名匠之手,現在已不可考。「神馬」的顔色是淡黃的,約有一尺高,微歪着頭,神態栩栩如生,毫無斧鑿之痕,可以見出唐代工匠的技藝之高明。由於何應欽將軍每週去看...

  • 文章拈花自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7卷 第2期  作者:王佩南 出版时间:2015-04-01
    关键字: 玉饰 首饰 古玉花件 王佩南 历史博物馆

    帽正椭圆外型设计成猫儿脸,花朵转化成螃蟹和水母等等。从事古玉花件设计至今已有十四个年头,当你愈了解这些原件玉花的制作过程、历史背景,愈感觉古玉花的精美和文化内涵令人赞叹。对于当年以简单工具制作玉花的工艺匠师,更是油然生敬。希望透过这些作品,传达出玉花本身细腻文化底蕴之外,还能贴切表达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更希望我利用古玉花件所做的尝试,能开花、结果,让中国传统首饰文化再度获得大家的关爱。二、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张誉腾博士推介文:在中华文化数千年的生命追求中

  • 文章(藝文園地)遊美行蹤紀要之一

    来源期刊:《豫聲雜誌》 第6期  作者:田宗鐸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普林斯顿大学 华尔街 大都会博物馆 长岛 国外风光

    段,并在南港码头的市场稍作参观,已是夕阳西下,而大家也感到疲累,只好由原路返回住所。在这半天的游览中亲眼看到那些宽广整洁的马路,高大雄伟的建筑,各种现代化的设施,所用的工具多已科学化,而街上来往奔走的行人,看着都是些争名逐利,终日忙碌不堪,他们均带着满身市侩气的优越感,却缺少一些高雅文化的气质!高楼大厦连云霄,公司行库皆商豪。证券股市抢钞票,武器弹药撑后腰。十一月三日 参观大都会博物馆该馆建立在纽约市最繁华的曼哈顿区,与中央公园为邻,附近有不少著名的场所,如

  • 文章風箏大王與鼓癡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3期  作者:趙超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风筝博物馆 鼓吹 风筝大王 迎神庙会

    一、风筝大王台湾九份风景区,今(八十五年)有爱好风筝者成立了一座私人风筝博物馆:从先秦公输般祖师的木片风筝、汉代战争用的风筝一直到现代民国科技的立体风筝,都有陈设。因而,也勾起我四十年前学童时的回忆了:在安阳过春节,卖风筝的都在商场后门墙上挂著各式各样的中小型风筝,不过这些没有「筝」的,只能叫纸鸢,不能称风筝,鄕人的土语音叫「豪儿」,可能豪放的意思吧!有蝴蝶、娃娃、坐莲、花篮、大金鱼、鲇鱼、青蛙、蝉等等。卖风筝的市招是嘴里吹着一个用两小竹片夹着丝堂边布条

  • 文章歐遊十七天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欧洲旅游 大英博物馆 巴黎圣母院 莱茵河 高阁寺

    年暑假又到欧洲去一趟,所见所闻,也想略微描述一些,以供鄕亲们参考。二、伦敦英国以前会被誉为日不落国家,主要是控制海洋属地最多,但二次世界大战后已不如从前。欧游前我先看欧州史和西洋美术史,但是英国去的地方只有伦敦,因此所知有限。大英博物馆——①创立于一七五三年。②高尔沙巴德宫殿有人首、牛身、双翼雕像,象征强劲有力的神。③亚述班尼伯王穿戴甲胄,右手高举长矛,刺扑击来的猛狮浮雕。④攻城后投降带家具、赶家畜、携儿女,表情畏怯石雕。⑤埃及木乃伊三重棺椁,内外描绘长年

  • 文章詩四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4期  作者:王革勛 出版时间:2010-10-01
    关键字: 诗词赏析 文学欣赏 漳河访古 曹操陵 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

    漳河访古一九六七年五月二日黄沙漫漫邺城鎭,清水潺潺漳河桥。无际槐林杏花园,铜雀奇秀独挺高。犹传隧道十五里,讲武城下健儿操。驰骋中原平群雄,曹魏功罪终分晓。丰乐更有大夫碑,西门治漳千古谣。幸福渠中击一水,人民八亿胜舜尧。雾夜望亳州一九八五年一月三日十里向东南,贡酒天下传。孟德盖三国,文武兼双全。拜谒曹操陵二〇一〇年一月五日高穴邨西曹操陵,汉隶石牌魏武铭。疑冢七二谜已破,功盖三国大英雄。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廿五日一部中国文字史,浏览华夏上万

  • 文章軍墾頌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李家聚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旧友之情 诗歌赏析 情感抒怀 童年挚友游新疆 博物馆

    皆可埋忠骨,何必独情恋故乡。将军像前同合影[4],喷水池畔共乘凉。博物馆展军垦史,兵团精神须发扬。军垦战士多壮志,无悔双鬓如白霜。舞文弄墨情所至,纸上耕耘意绵长。年过古稀难辍笔,老夫聊发少年狂。休说夕阳无限好,老骥伏枥当自强。愿君归途多保重,莫忘塞外谷酒香。[1] 新疆农业生产特有的农具[2] 新疆境内的一条河,源自天山[3] 指诗人艾青所著《年轻的城》[4] 指广场中心王震将军铜像

  • 文章(活動報導)本會藝文活動委員會兩岸文化交流訪問團圓滿達成任務平安歸來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1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6-07-03
    关键字: 艺文活动 文化交流 河南省博物馆 书画作品

    本会艺文活动委员会第三次组团返鄕,作文化交流,书画展出,于本年五月十二日出发,六月十二日返台,历时一月,在河南郑州市、黑龙江哈尔滨市两地展出,全团参加人员二十五位,由笔者担任团长,杨祥麟、葛永祥、安书馨三位鄕长任副团长,蒋家祥鄕长任秘书长,共携带书画作品一百五十余幅,参展作者五十余位,因系第三次返鄕展出,家鄕各界对本团早有认识,所到之处受到各界热烈接待与欢迎,场面十分感人,使本团倍感鄕情之亲切与可贵。在郑州于五月十七日开幕剪彩,展出地点在河南省博物馆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