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书法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欣见王子韬书法获奖有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80-01-25
    关键字: 书法 传狷夫 王子韬 祝贺

    听说还只是退役下来近几年的事,由此可想其锲而不舍的程度。以笔者年初瞻仰其入选作之观感;如求意境之臻于顚峯,固然欧肉,颜筋,柳骨不乏可追逐之处,但若停留不前似嫌狭义,愿氏除再度加强其火侯,以期炉火纯靑之外,遍读汉、魏诸碑,继硏晋、唐法帖,进而略形似,探神韵,临池不辍,然后方能一任性之所适,意到笔随,圆融洒脱,面目自具。书画人格化,早为一般人士所乐道,因之有人常以书法来判断一个人的为人、寿命、气质、在书法的字形、笔势、神彩、刀圭上可以了然一个人,因为人在写字

  • 文章硏習書畫樂趣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遜之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书法 绘画 创作 研习

    越来越上瘾,因为艺术不是一蹴可几的事,尽管绘画没有学好,却获致不少意外收获,那便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因为迷上了它,就祗有以专注与投入来追求到底,于是心灵静化了,杂念袪除了,身体结实了,思想不受污染了,同时还结识了许多艺坛相互切磋的好朋友,在在都是用钱所买不到的丰收。并且还体会到一些可贵的认知。如:在书法方面,我很崇拜苏东坡所云「端庄带流丽,刚健含婀娜。」以为练习书法的准绳。端庄刚健即阳刚之美;流丽婀娜,乃阴柔之秀。若两相结合虽甚不易,但后学者无不奉为圭臬。对国画

  • 文章书法可怡情养生外一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书法研习 书法心得 养生之道 小品文

    书法是促进身心健康的艺术运动,书者在凝神静气中,使血流通,体展心舒,不胜枚举,足证书法与健康有密切之关系。一、书法可以帮助工作—无论从政写公文,从商记帐簿,以及与世周旋的书启、题画、好的书法在在受人欢迎,甚至可以帮助找职业。二、书法可以养性—儒、释、道三家皆主静,静能生智慧,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否则营营扰扰,躁动不已,既扰精神,又役身心,操笔作者,心无二用,不得不静神凝虑,身心皆受其益。三、书法可以怡神—窗明几净,拂纸挥毫,面临名帖,如对良师,神智互

  • 文章为河南美术出版社「中国书法通鉴」在台出版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田曼詩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中国书法通鉴 序言 中国文字 书法

    中国书法敎育,根据文献记载,始于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周灵王二十年己酉,西元前四七五—五五二年)。孔子以六种技艺「礼、乐、射、御、书、数」,作为他七十二位门生的必修科目,这六种科目里,最少有三种「礼、乐、书」是艺术敎育,书法则是美术,这是因为书法不仅是表意的工具,而且也和绘画一样,具有审美的传値感。经过两千五百多年漫长的时间,中国敎育制度每一朝代都稍有差别,只有美术敎育中的书法,是永远不变的。因为书法敎育里包括了审美,也包含了知识学问和人格修养的训练

  • 文章政壇畸人藝苑奇葩王鐸先生(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5期  作者:李九林 出版时间:1987-05-30
    关键字: 王铎 人物传记 艺术成就 书法研究

    中心屈伏矣。」「书法贵得古人结构,近观学书者,动效时流。古难今易,古深奥奇变,今嫩弱俗穉,易学故也。乌乎!诗与古文皆然,宁独字法也。」五 奇葩、畸士一位成功的艺术家或科学家之所以成功,除其必须具备的专业条件外,总须有一种极为强靱的「执著」精神。有此精神,他为达成目标,可以不顾一切,何仅废寝忘食!在追求过程中,他像迷了心窍,如痴如醉;他像有用不完的精力,冲过荆棘,再越障碍,跌倒后爬起,再前进。一直到达崇岭顶峯,依然满具钻向天外的野心。这种目标、这种努力,是终身

  • 文章闡揚精緻文化當以詩書畫為濫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遜之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诗文 书法 绘画 精致文化

    惊人的才情相融和,才是构成写诗的要件。诗有古(传统)诗,新(现代)诗,打油诗等。古诗抒情而有节奏,分五、七言绝句,必须押韵,平仄协调;新诗长短句不限,开门见山,有啥说啥,所以有人说新诗是散文单句的分行;打油诗虽也有五、七言之分,但格调不高,因它只讲押韵不论平仄,尤以幽默、风趣、调侃、讥嘲见称而不登大雅,但适于漫画,颇收宣导之效。书法专注浥埃尘书法有史可考者,应始于殷墟的甲骨文,继之在春秋战国靑铜陶器,及秦汉时的简帛中,但也有呈现于秦汉以后的古墓中,由于石刻及

  • 文章「東山逸士」呂佛庭先生之詩書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侯傳勛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吕佛庭 画家 书画 古诗 书法

    壹、诗佛庭先生画名远播国际,世人皆知,书法眞艸隶篆甲金皆能,亦为人知,唯知其诗者少,盖除题画诗外,或少单独表现,故知者不多,今将先生诗集中之精华,摘录以借欣赏。先生生长世家,承庭训之荫,五岁即习诗文,由于聪颖强记,过目成诵,嗣入塾入校,诗文经史,涉猎颇广,览其诗作,盖承诗骚之遗绪,胎息于汉魏,成章于晋唐,结体谨严,神韵自然。析其内涵,恬澹秀逸,咏田园之趣者,有似陶渊明,怀鄕爱国,民胞物与之怀者,有似杜工部,寓情于内,含禅隐机者,有似王摩诘。窥其生活言行

  • 文章神筆王鐸 書藝千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王铎 书法 艺术 生平 墨宝 字帖

    在时代悲剧中,淹殁不彰。本文依据原籍保存资料,特为介绍,俾益于书法道统之发扬。连编草诗轴 赠赵开吾先生(注:黄壬屋青阳山筑西堂求作十首(此系第九首))释文山书图未尽,岂但是秦余;幽谷得玄漠,春风无密疏。虎龙四体善,琴磬一堂虚;我与巢云者,能忘荷药锄。王铎号觉斯,河南孟津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年(西元一五九二年),父亲王本仁,母亲陈氏,都在双槐里务农为业。家中并不富裕,也没有官宦书礼之缘;仅祖父的长兄王价登万历二年进士,为门楣增光不少。他自己是王家长子,父亲希望殷切

  • 文章「草書通論」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史紫忱 出版时间:1984-04-30
    关键字: 《草书通论》 题跋 单体书法著述 刘延涛

    刘延涛先生的杰作「草书通论」,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部对单体书法的系统著述。他使用新式科学方法,把草书的来龙去脉,节敍节议;资料赡详,剖析精洽;因而被推崇为突破书论史的名著。「草书通论」的许多论点:凡支持旧论者,每加以强化。发自创见者,必入情合理。对纠难解的问题,则择善固执。这本书可以叫做草书指南。最难得的是,「标准草书」为当代草书主流,而标准草书成长与茁壮的过程,迄无完整资料。「草书通论」」列有标准草书专章,因延涛先生曾与于右老领导的标准草书社工作,说来

  • 文章龍鳯呈祥視聽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2期  作者:張克明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诗歌 书法艺术 人物思想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