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庸》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充實之謂美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充实自己 精神愉快 中庸 人文充实

    把有成就的人分成六等,那就是善人,信实的人,有美德的人,能贡献的伟人,明以教化的圣人,和超现实的神。尽心篇下:「可欲(己欲人欲)之谓善,有诸己(诚善于心)之谓信,充实(充满善行)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人物),大而化之(教化)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人人都希望成圣或成神,那是不太可能的梦想,作个平常人是比较现实,我在孟子说法内也取其中。中国讲中庸,西方说适中,都不要过与不及,处人处事,也全采取中道合理,就是精神安泰的人生。人生不管学工、学商

  • 文章岐路燈一部敎育青少年的經典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4期  作者:吳秀玉 出版时间:1997-04-03
    关键字: 《红楼梦》 《歧路灯》 中庸 《孟子》 经典

    来,警吿我们为人父母的,在宽严取舍之间,「宁可失之严,不可失之纵」,而对于过度的保护措施,也不予以赞同,他说:「自古云,故子之法,莫叫离父;敎女之法,莫叫离母。若一定要把学生圈在屋里,每日讲正心诚意的话头,那资性鲁钝的,将来弄成个泥塑木雕;那资性聪明些的,将来出了书屋,丢了书本,把平日理学话放在东洋大海,…只是敎幼学之法,慢不得,急不得,松不得,紧不得」,一言以蔽之,「中庸」之道耳。对于老师,他要求言敎与身敎合一,强调「先生者,子弟之典型」,「拜师如投胎

  • 文章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摘錄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 大学 中庸 论语 文摘

    ,伊川意「忠信内外也。」中庸中庸中庸者言中之用也。中庸明道之书,教者之事,其说为通。中庸之道,藏密而用显,示君子内外一贯之学。存养省察,尽吾性之中和。性者中之本体,道者中和之大用。圣人修道以立教,贤人由教以入道。人各行其路:人物各有当行之路,不行不明者教也。教即是中庸,日用事务,过不及者取其中。大学慎独为正心,中庸慎独为存养。存养者,则心已习于善。人事乘权,而昏迷易起,故必待存养之有功,而后知显见之,具足率性之道。率性虚而道实,修道深而教浅,道理真有实,而

  • 文章孔孟之教育思想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6期  作者:陈立夫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中庸之道 孔子 儒家文化 易经

    一、前言中国的一切学问,都是以易经为根源,是极高深的。易经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大圣人的集体创作,是阐明宇宙及万物生存进化的动变原理之巨著。其应用首先从天文、气象、历法、季节等方面开始,降及孔子在赞易中,始将天道与人道贯通起来,例如: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前句为天道,后句为人道,其他六十三卦,莫不如此。所以说:「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此即「天人合一」思想之由来。儒家的思想,即根据易经的道理加以阐扬,与人生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是知易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