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统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姓氏爲國家團結強盛之本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2期  作者:鐵軍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姓氏 宗族 祖宗传统

    一、姓氏之意义人皆有姓氏,乃我中国人之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使然,其源始于汉族之祖先—黄帝。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择其中有功德者十四人「胙之土而命之氏」,后裔遂世代沿氏为姓,蕃衍而传,迄今已历五千年矣。姓氏之在中国,代表着一个人之血统、祖先荣誉、以及社会地位,故凡人均可取名、立号,各本所喜,而对于冠在名字上之姓氏,则从未有人表示不满意者。且理所当然地而以已有之姓为荣为傲。「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乃为男儿本色。中国人向以「黄帝后裔」自居,以黄胤为荣,而有别于四方夷

  • 文章醫聖張仲景與傷寒論續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张仲景 名医医案 《伤寒论》 中医学 传统医学

    傷寒論的内容傷寒論是怎樣成立的,讓我們先讀傷寒論的序文,這序文是仲景的思想、家庭以及身世交待最清楚的一篇文章,雖然祇有幾百字,卻是展現出仲景慈悲大愛的胸襟。至今這篇文章的章句,還常被醫家參考引用,傳誦不衰。尤其是國家中醫師考試,過到試題解答,文中章句仍常被引用,借題發揮。玆將傷寒論原序刊列如下:簡介張機字仲景,南郡棗陽人。漢靈帝時舉孝廉,以廉能著稱,名重一時,建安中官至長沙太守。在郡時,頗有治續。仲景博通群書,學醫於同郡張伯祖,盡得其傳。後世推崇爲醫中之...

  • 文章醫聖張仲景與傷寒論(續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张仲景 名医医案 《伤寒论》 中医学 传统医学

    ㈠傷寒金匱一體兩面傷寒論與金匱要略是一體兩面的,正確的解讀應爲一書。即東漢建安年中張仲景著傷寒雜病十六卷,相傳古醫書免於秦始皇焚書之厄,當時所謂的醫書,並無系統可言,不過是古傳之禁方,或口授面命之備忘錄,或自家經驗之記錄而已。然張仲景的著述,及於醫療始成爲系統之書。其內容爲蒐集古傳處方,加以自己所創立的處方,以及傷寒即急性熱性疾患的治療法,或即傷寒以外的雜病治療法統稱之謂傷寒雜病論。祇因漢代尙無印刷術,本著之成書完全靠手抄寫而成。其中所費時間、精神,可知...

  • 文章錢穆學術研究會側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1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钱穆 章太炎 做学问 传统文化

    浅漏荒唐之偏心狭见,致使传统文化,曰渐萎堕,失其优势。太炎先生举其当下所见之例。以日本人读汉字分汉音、吴音、唐音……实则其自以为保有中国各时期古字音发声并不准,然逞其口舌之强,对其发出奇怪的音,必强说是中国的古音。国人不究内里,就附和误信其谬说。要知道中国古音,也分别为二十几韵,那里像日本人所说的简单,纵使古音,多佚其证据,而日人于隋唐时有来我国留学者,记取若干流俗语音,或若合隋之平水韵部,至今亦多失真!可依广韵之切音印证其得失,兹举「声纽」(即字母发音

  • 文章大漢中原語探索奇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5期  作者:魏向明 出版时间:1981-05-25
    关键字: 中原语 语音 传统文化 语元

    若世间少此一言不得,这才是天地间不可易之言,不然世尽人也,焉能为有无乎?人尽言也;何足为轻重乎」?上例诸语,皆古圣先贤对语言之愼重体认;澈悟领会上的心得训诲;诚难得之极珍珠玑。以此像我这凡夫俗子,对语言,特别是传统语言的观念看法;岂可随意轻漫视之。⒉语言跟文化的关系,试思任何文化之形成;其促成之基因原素;最要者,确为其原本精神思维传统。而精神思维传统的延续传播及发展之进行上;岂何能摆脱语言文字的范畴?如斯,我们大汉列祖先贤,所创建之中国文化,炫古烁今,照澈

  • 文章伏羲與中華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7卷 第2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15-04-01
    关键字: 伏羲 中华文化 三皇 炎黄 传统

    是史上空前之盛举,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科技领先各国,经济繁荣,外汇均日益上升,已是国强民富,已进入强国之林,中华民族有高尚之道德文化传统,及与各民族水乳交融、济弱扶倾之博爱精神,促进维护世界和平,使农业、工业、科技之发展更进步,造福人类,国际间共享自由和平,贫穷、战争自然没有了,逐步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来临了。

  • 文章歡迎安陽家鄉姪兒外甥來臺旅遊記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31期  作者:王宜忠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传统说法 新说提出 反映意见 安阳 名称起源

    有限公司」采购高山茶两包回赠,花费虽不多,礼轻情义重,书香茶也香。附录:姪儿王松涛带赠王宜忠伯父〈关于安阳名称起源问题〉,照云文刊登如下:安阳是个大地名,倍受人们关注。对于安阳名称的来历,历史上早有说法,不过,清代已有人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今人又对旧说彻底否定,并提出了新的观点。一、传统说法:清代以来讲到安阳名称的起源,多采取明嘉靖《彰德府志》的说法。此书又称《邺乘》,《邺乘》云:「安阳县战国时为魏宁新中邑,秦昭襄王五十年,秦别将张唐攻魏拔郑,王龁攻邺郸不克

  • 文章開漳聖王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2期  作者:姚漢秋 出版时间:1979-12-25
    关键字: 开漳圣王 陈元光 开台圣王 郑成功 名称考证 传统文化

    臺灣的住民,自開臺聖王——鄭成功,率領漳、泉、粤三籍移民來臺開墾,爲最多者;在此之前,雖有閩南人入臺從事開拓,因文獻記載略而不詳,故可推知爲數寥寥無幾,似可據此而斷定者。開漳聖王雖是僅及於漳州,泉州並未涉及,但今日臺灣各地,凡閩南籍的較大聚落,不分漳州、泉州,幾乎都有開漳聖王廟的存在,成爲臺灣鄕土神明之一。相反地,在漳州府屬,雖有開漳聖王廟之建立,但爲數不多;此卽俗諺「顯靈之神蔭外鄕」,或是「近鄕欺神」的說法,證諸閩南與臺灣,自非虛語。開漳聖王,在臺灣可...

  • 文章從孔子言「信」,談兩岸關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齊衛國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孔子 儒家思想 传统道德 两岸关系 政治理念

    壹、前言《三字經》中有「趙中令,讀魯論,被既仕,學且勤。」此事係敘述宋朝時的趙普,他已做了宋太祖的「中書令」(宰相),太祖問他所讀何書?趙普對曰:「讀魯論。」太祖曰:「這書幼年所習,如今看它何用?」普對曰:「若要齊家治國平天下,盡在這魯論中矣!」查《論語》一書,乃孔子傳道之書,和他的弟子論學問、論治道、論禮樂等等,分爲二十篇,是孔子中心思想之所在,對「信」字非常講求,在這二十篇中,竟有十篇講到「信」字,可見其重視之程度了。至於講「信」的篇章及其文句爲何?...

  • 文章先秦諸子學綜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诸子百家 先秦哲学 哲学研究 传统文化 文化传播

    的政治制度,势必重建,荀子处此新旧交错,钜变纷乱之情境,对于传统旧有之一切,不得不加反省与批判。对其所面临之新局面,抱以相当之期望!他于篇大破天道之迷网,直指人祅之祸害,详述勘天之理论,坚定善伪之信念。于王制篇则广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提出一系列之主张与论证,并描绘出一幅统一王国之理想蓝图。荀子一、对儒家人物批判㈠非子思 荀子曰:「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犹)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其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子思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