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黄河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黄河清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黃文範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黄河治理 黄河历史 黄河

    就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选举第二届国民代表的那一天下午,一家晚报独家刊载了一则消息:「黄河水清两百余年来头一遭『路透社』北京二十一日电,中共新华社今天说,黄河的水变清澈了,这是两百六十五年以来头一遭。『新华社』说,五千公里长的黄河,上游地区近数月来雨水稀少,使得这条夹带大量泥沙的一国第二大河,含沙量仅及平时的一半。该社说,黄河的水上一回变清,是在西元一七二六年。」·这是一则天大的新闻,「黄河清」是我国最大的奇蹟,更认为「奇瑞」,全世界的中国人,都应当

  • 文章鄕返記親探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6期  作者:戴國芳 出版时间:1997-10-03
    关键字: 黄河 少林寺 乾陵 华清池

    市结为姐妹市,此一讯息,于美居住地卡瑞市的报导,在我行前已经看到。陪父亲在大陆停留三周,除了会见亲友就是参观名胜,并摸到了声名远播的「中国文化之母」黄河的沙土,我特地装到一个精致的小瓶子带回美国,以示怀念鄕土之情。在近百位老老小小的亲戚里,对于成长单纯环境的我,着实让我颇费心思地去面对每一个人,同时感到中国人口众多,而母亲唯一活着的妹妹,当我听她说话时的口音、语调和亲切的表情里,更使我倍加怀念母亲,亲属们逗着她学着我说话时,不断地表现出美国人的腔调和动作

  • 文章黄河流域志圖集——刋載前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黄河流域志图集》 前言 黄河 同乡

    同鄕张德堂先生赴大陆归来,带回「黄河流域志图集」一册,全四开,三五四页,八十磅铜版纸精印,彩图一九页,黑白图十九幅,目录中英文各三页,文字八十五篇,计分水系、地理景观、地势、文物、建制、河道变迁、河口变迁、旱涝、古代水利、人口民族、土地产业、工业矿产,交通情形。地质、地震、黄土分布、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金属矿产、能源与非金属矿产、土壤、珍贵动物、水文观测、降水量、经流深、地下水资源、水力资源、水沙资源、水质现状、黄河洪水、输沙模数、下游河道平面演变

  • 文章(鄉情報導)我從故鄉來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9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8-07-03
    关键字: 河南博物院 水利工程 猴山 黄河

    今年五月因事到郑州一行,为时短暂,来去匆匆,但仍然于办事之余,抽空参观了两个地方:一个是河南博物院,一个是黄河小浪底大坝工程。由于这两地一属文化,一属建设,对家鄕河南有特殊的影响与意义,特作一扼要报导,藉飨鄕亲。一、河南博物院河南省博物馆,始建于民国十六年,公元一九二七年,旧址在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市三圣庙街,是我国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一九六一年随省会迁到郑州市人民路,馆藏丰富,被誉为我国八大博物馆之一。馆藏部份文物,曾先后到日本、美国、德国、法国、丹麦

  • 文章(鄉情報導)黃河上游掠影(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9期  作者:葛紹武 出版时间:1998-07-03
    关键字: 黄河 牡丹亭 白塔寺 九州台

    丝路枢纽·敦煌耀眼五月十四日开始作第二梯次的旅游,仍然是黄河流域,我与春生、振国三人连袂,由郑州搭乘陇海铁路火车出发,沿线跨越河南陕西两省,行驶一千余公里,两天后到达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位于黄河上游,为甘肃省省会,乃历代与西域诸国交通往来丝路上的枢纽重鎭,黄河穿市而过,风景奇特。十六日晨,雇了一辆小客车畅游市区,第一站白塔山公园,由于山巅有座白塔耸立而得名,海拔一千七百多公尺,山势起伏,有拱卫金城之雄姿,为兰州八景之一,亭台楼阁掩映在峰峦绿荫中,主要

  • 文章(文化交流)河南兩岸同鄉書畫聯展經過紀實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8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3-04-03
    关键字: 河南 书画联展 黄河文化特区 海峡两岸

    在愉快的气氛中告别。最后还是希望我们回到台湾多为翰园碑林征集名家字画及投资对象。此外,在友人尹淑清女士之安排下,应开封回族区区长常效春之邀,到该区一游,据称该区为开封最大的行政区,人口、面积为各区之冠,也在积极开发经济建设中,也希望我们作一了解。总之,返乡活动的范围,当不外文化交流、经济开发、探亲或旅游。郑州「黄河文化特区」半日游在大陆一片筹设经济特区声中,文化特区之设置,甚为少见,河南省郑州市北郊,黄河之滨被辟为「黄河文化特区」,自有其历史条件与背景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