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甲骨文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今乡贤)刘鹗与甲骨文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5期  作者:博文  出版时间:1995-01-03
    关键字: 刘鹗 甲骨文 倡导者 杜撰

    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它的最早发现者是刘鹗。提起刘鹗,大家都知道他是「老残游记」的作者。但是却很少人知道他是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等人,尚在其后。刘鹗字铁云,因此他写了一部「铁云藏龟」,是我国硏究甲骨的蒿矢,也是认识甲骨文的先驱。早在公元一八九九年,甲骨在河南省安阳县的殷墟(当年殷商故都)出土后,无人知其为何物?独刘鹗著「铁云藏龟」一书,甲骨文字始引起世人之注意与探究。甲骨文硏究权威罗振玉,系刘鹗少年时朋友,后来罗振玉的女儿又嫁刘鹗

  • 文章(出版消息)推介安鄉長國鈞最近完成石鼓文集錦簡述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5期  作者:楊德新 出版时间:1997-07-03
    关键字: 安国钧 甲骨文 格言 石鼓文

    安鄕长国钧系河南杞县,县南安庄人氏,大户人家,人口众多,家业富有,父辈在县城南门大街,经营福泰粮行,鄕长自幼聪慧,饱读诗书,学识能力特强,确能代表杞县文化菁英,对日抗战期间,领导鄕民抗日,县城沦陷时,安鄕长带领鄕民,有光复失地纪录,时间不久,因人员粮弹缺乏,再度被日本人占领县城。来台后并在大陆光复委员会工作,后在台中一中、东海大学任教。退休后硏习甲骨文,数年有成,执著不懈,并率领同好,到各国展览,宣扬中华文化,尤其是写得一笔好字,书画皆能,神乎其技。现年

  • 文章(活動報導)·祝安陽市豫劇團台公演成功·歡送宴會訪誌盛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9期  作者:鐵軍 出版时间:1996-01-03
    关键字: 胡升堂 郭建军 河南同乡 甲骨文

    上图左起为胡升堂郭建军乡长张宝英女士张玉芳乡长芦苇杨奇先生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自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十月份「河南同鄕」季刊中,有一篇「安阳市豫剧团简介」,详细阅读,甚感亲切。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以「甲骨文」闻名中外,安阳人重视文化艺术,亦其来有自,尤以豫剧艺术,种类甚多,有落子、曲子、梆子等。记得小时候,安阳城里体育场附近有一家戏园子,一年四季有戏上演,泡上一壶茶、一碟瓜子、一盘花生,就可以打发半天时间,开放后

  • 文章返鄉參加安陽周易研討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3-04-01
    关键字: 安阳 周易研讨会 邀请函 甲骨文

    殷墟博物苑和羑里城殷墟具有三大文化,即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城遗址。中国古有三易:夏连山,商归藏,周周易。商人信神鬼天帝,遇事都先卜问,甲骨文当是归藏易的记载。大批发掘中以武丁时期最多,武丁曾起用傅说为相,占卜结果,常可提出王相二人的预见、设想和决策。妇好是殷王武丁之后妃,今有妇好玉石持斧立像,地下展览室三层,最下层是妇好埋葬之原地。本(二〇〇二)年已发掘武丁早期资料,妇好那时只二十余岁,更年轻漂亮。青铜器发现甚多,最具权威的是「司母戊鼎」,高一三三厘米,器口长

  • 文章兩岸安陽人事近況報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眼睛 司母戊鼎 谷幼雄 春节团拜

    一、安阳居台同乡春节团拜乙酉鸡年,安阳居台同乡。于二〇〇四年二月十九日(正月十一日)星期六中午,在台北市中华路西门捷运站出口,喜相逢十一楼团拜聚餐,由会长张玉芳中将主持,许孝长总干事策划,席开四桌。高安泽在会场,发出《安阳文献》第二十一期四十余本,其他未到同乡和各图书馆,于一月廿一日至廿五日全部邮寄各个人与单位。二、眼睛灵魂之窗选自九十三年十二月十四日国语日报语文教室玉行以甲骨文解说:①眼——左边是目,甲骨文,像眼晴的形状。到篆文时将它竖起来写,并将笔画

  • 文章台灣甲骨文集聯盛事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周少左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陈其铨 金文 诗联 书法艺术

    甲骨文、金文,集成诗、联,使古涩难识之字,借由意境高雅之诗联,使临摹、鉴赏者易予了解,是为当代书法艺术者,合力推展的一项文化钜工。追溯这项拓展工作的兴起,已将近一个世纪,民国以来,早期有民国十年罗振玉的《殷墟文字楹帖集》、十六年章钰、高德馨、罗振玉、王季烈等四家《殷墟文字楹联汇编》、十七年丁辅之的《商卜文集联附诗》、廿六年简经纶的《甲骨集古诗联上编一卷》。大陆战乱,诸多书法家迁台后,再兴起这项艺,四十多年来,有四十八年陈其铨的《甲骨文集联》、五十六年

  • 文章中原零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2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73-12-25
    关键字: 同乡动态 谈话会 甲骨文展览 河南大学 豫剧演员

    维护。谈话会与会人士一致认为,为加强国人对优良历史传统的认识,培养善良风气,今后应设法倡导各社团擧办地方性古蹟题材的摄影、绘画、健行、旅游等活动。董作宾甲骨文展览国立历史博物舘为纪念考古学家董作宾逝世十周年,十二月八日擧办「董作宾甲骨文展览」,以表扬他对文化学术的贡献。这项特展将展出董作宾敎授一生所撰述的学术论文二百七十八种、甲骨文书法、印章篆刻,以及他生前使用的文具物品,这些物品、资料文献与著作,都是由董作宾的子女及其生前友好所提供。董作宾敎授是河南南阳人

  • 文章安陽人士來台交流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国际易学研讨会 台湾会场 中央研究院 周易 甲骨文

    不亦乐乎?」河南安阳至台北市不能算近,怎不敢到内心喜悦呢?唐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这时李教授阅读刚递上的廿一期『安阳文献』郭教授由行李箱内拿出三本二〇〇五年,一、二、三期『殷都学刊』来,正谈兴热忱时,张主席回来了。张坚先生说,来台北先去中央研究院,参观甲骨文大师董作宾先生展览馆,拜访老先生公子董玉京和董敏两位朋友,还有石院士璋如公子石磊好友。又晋见育达学群创办人王广亚博士,美术大师欧年豪,和李奇茂两位教授,(安泽和李夫人张

  • 文章段鄉長清新女士國畫個展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趙超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国画个展 画作赏析 甲骨文 画展通知 段清新

    画得栩栩如生、细腻入神可喜。最后看到一幅「秋菊」题款为:「黄华带露入秋景、淡泊生涯到白头」。由于安阳文物古蹟泰半在西北鄕,再借由自然万象的通明而孕育了此美感情操。近来我在涂抹甲骨文,大胆地以「初生之犊」冲劲写了「清幽长新」四字条幅相与贺,上下两字嵌冠其名。女士亦赠我一本画集,载「美」而归。我们相期未来能在故鄕举办书画展,供鄕亲欣赏。西北鄕一带对稻田村习称前稻田,后稻田;东稻田,西稻田;冯家稻田,段家稻田。走笔至此,想起两位鄕长来:一位是冯家稻田冯天福,与余

  • 文章安陽文獻二十年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安阳文献》 甲骨文 同乡捐助 文化交流 城市历史

    教授说:「前县志为进士以上人所编,今人难比得上前人,还是照原书影印为是。」高、杜二人由新店坐车到南门市场,去罗斯福路一段七十二巷四号文史哲出版社估价,印五百套一千本,需新台币十二万元。杜德和对高安泽说:「县志印成后,如同鄕不购买,我们二人各出六万元。」安泽在六十九年,曾在文史哲印一本《中国国学槪要》,知彭正雄经理,诚实厚道,不必先付款即可付印,于是决定影印。张公金鉴写篇:「影印安阳县志弁言。」高安泽带董作宾先生《甲骨四十年》去张府,金鉴公很高兴加上甲骨文发掘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