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情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白雲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6期  作者:張德齋  出版时间:1990-04-03
    关键字: 乡情 诗词 思乡

    離鄕背井四十年,少壯出征老大還,長憶父老白雲寄,多少歲月想思間,兩鬢風霜天頂見,額紋縱橫齒不全,海外一角雖閒在,葉落歸根心始安。

  • 文章乡情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6期  作者:張德齋  出版时间:1990-04-03
    关键字: 诗词 故乡情 探亲

    飄泊流浪四十春,猶若浮萍草無根,風霜雨露血和淚,艱苦奮鬥八方奔,海峽兩岸開禁令,才得囘省探鄕親,故國山河依舊在,但其原貌幾失眞,昔日童伴梅竹馬,如今已成白髮人,三十行程匆忙過,曇花一現又還身。

  • 文章河南鄧縣旅台同鄉首次聯誼會記實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8期  作者:吳健明 出版时间:1990-10-03
    关键字: 邓州 联谊会 台北 乡情

    鄧縣古名鄧國,後稱爲鄧州,民國初年改爲鄧縣,中共今又將其改爲鄧州市,全縣幅員遼濶,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人煙稠密,爲宛西四縣中唯一之平原縣份,位於河南省西南邊陲,與湖北省之老河口襄陽交界,全縣面積約一萬一干六百零二平方市里,在軍事政治上,拱制秦楚,屛障河洛,西通巴蜀,東連蘇皖,形勢之要衝,史不絕書,鄧縣雖無名山大川,而邊境峰巒鬱秀,亙列邊界,有靈山,紫金山,禹山湯山、洞兒山、界山杏山,覆金山,水有湍河(七里河),白河、嚴陵河,還有鐵底銅幫的老刁河,桐梓河,...

  • 文章三次探親歸來感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7期  作者:饒藴英 出版时间:1990-07-03
    关键字: 返乡探亲 诗词 乡情 河南

    ㈠三度返鄉鄕親結伴大陸行,共同返鄕探親朋,源遠流長根永在,難忘故居骨肉情,穿雲渡海一日中,午後離臺夜宿鄭,三年三度歸故里,重睹家鄕柳楡靑。㈡老家情景南陽城西崗臥龍,武侯祠西家門庭,任灣祖宅依舊在,村西坡上我祖瑩,風景依稀滄桑變,村里人事已不同,老來尙能囘故里,萬里奔波祭祖宗。㈢南陽今昔欲尋舊跡覓前踪,徒步走遍古宛城,老城景物多已變,白河水流仍環城,王府山仍在原址,玄妙觀院半已傾,新闢街道偏城北,火車如今四處通。㈣開封謁師弟侄伴我赴汴京,不計程途謁師行,四...

  • 文章返鄉去來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8期  作者:劉子瑜 出版时间:1990-10-03
    关键字: 郑州 乡情 返乡见闻 探亲记

    自從返鄕探親回來後,這半年多以來,天天有寫不完的信,有說不完的話。如果,你少寫一封信,就會失去一個朋友;如果,你漏掉一筆問安、或附筆致意的話,也許就會得罪了一位至親、父老,叫你吃不完兜着走!因此,在握管之先,坐在桌前,想了又想,睡在床上,算了又算,惟怕有缺失,造成遺珠之憾。唉!眞想不到返趟鄕、探次親,有這麼多麻煩。作人這麼難!這幾天,總算把四、五十餘年來注入的鄕情、世誼、關懷,一點、一滴地,寫在信箋上,裝在信封裡,寄回大陸故鄕去,了却一筆返鄕歸來,積壓心...

  • 文章(會務報導)王成喜百梅展贈獎勗勉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第79卷 第79期  出版时间:1993-07-03
    关键字: 会务 王成喜 百梅展 赠奖 乡情

    靖宇乡长:近来可好!我此次台北拙作展,猥蒙您诚挚的关心和支持,在百忙中,多次出面主持有关活动,为展出的成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可以说:没有您的鼎力,展出的这样成功是不可能的,在此,深表至诚的敬意和感谢!有机会时,请代为向所有的河南乡亲致谢!以后祈保持经常的联系,在同乡会的活动中,有何需我出力之处,请不用客气,我一定效力。您夫妇两位,对晚辈的关心和爱护,所赠的珍贵礼物,这种眞挚的乡情和眞情,我是终生不会忘记的,永远感激的,甚么时间有机会时,欢迎来北京我家畅叙为快

  • 文章清明祭典 源遠流長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1期  作者:振祥 出版时间:1991-07-03
    关键字: 清明 祭典 同乡会 升天堂 乡情

    孔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其弟子曾參對死、葬、祭,又重申之曰:「愼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中國人對於「祭」之重視,其來由之。台北市河南同鄕會在前楊故理長蔚公領導會務期中,於民國六十二年完成墓園規劃開放使用,在墓園中興建「陞天堂」供奉大陸列祖列宗靈位,並用於厝置火葬同鄕靈骨,自六十三年「陞天堂」落成啓用,由是年清明節起,年年清明節日,於「陞天堂」舉行「公祭大陸列祖列宗暨歷年在台逝世同鄕大典」,十七年間,楊故理長蔚公年年躬親參加祭典,意義之...

  • 文章福壽康寧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1期  作者:海興 出版时间:1989-01-03
    关键字: 乡情 寿命 健康 福寿康宁 祝寿词

    在旅臺河南鄕親間,年逾花甲者比例頗大,在現有同鄕名錄資料中統計,六十歲以上者佔三分之二還要多,故而現在過六十歲似乎是稀鬆平常,根本不値一提!「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自序」中說:「人生三十而未娶,不應更娶;四十而未仕,不應更仕;五十不應爲家,六十不應出遊。何以言之?因違其時,事易盡也。」這段言詞看法,放在今天的社會,豈不是荒唐透頂!人類壽命,在史前時代,一般人很難活到十八歲。直到十八世紀中葉,活到卅六歲的人並不多見。在廿世紀開始時,平均壽命不足五十歲。現在...

  • 文章天倫淚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6期  作者:張德齋  出版时间:1990-04-03
    关键字: 故乡情 诗词 两岸交流

    生逢亂世四十載,顚沛流離到東臺,受盡人間百般苦,嚐到世上千種災,異鄕遊子天倫淚,午夜夢囘憶歸來,今日得償終生願,父老親情擁滿懷,天下之富貴團聚,兩岸飛鴻樂自在,三月家書金不換,萬古留情永不衰。(上六十五期廿八頁第二排廿一行「張德齋「經誤排爲「張德齊」,謹予更正,並向張德齋同鄕致歉忱!—編者—)

  • 文章我的心聲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9期  作者:張景仁 出版时间:1991-01-03
    关键字: 返乡探亲 家乡发展 乡情乡音

    自從離開咱們生長的那個地方,幾十年來的浩變,經開放探親後,很多都曾往返過了,最難過的是父母親已不在人世多年,實有風木之痛,河山依舊,人世全非,我個人直感:「葉落歸根成柯夢,寒鴉歸巢窩何在。」家鄕却後餘生者,在與之相見中,除驚喜外,親情未減,風習仍存,依舊是終日勤勞儉樸,生活和理想,還是同往昔那麽「單純!」感於都是敬天地、孝祖先,親情一家人,血濃於水,永不可分的!理當我們有抱負,而有責任,且有信心,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仁。」之良知賢訓,首先發揚文...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