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原与台湾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文化与台湾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5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中原文献展览 中原文化 中原台湾 台湾精神 台湾学术

    互敬,共存共荣。本民族精神,不畏强御,如有敌人以强权侵略我国,必采有效的手段,予以坚决抵抗,汉贼不两立,头可断,血可流,决不降贼。为要保持国家与民族的独立,自主与生存,不惜任何牺牲,以求得最后的胜利。正其谊不谋其利,明正道不计其功。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为民族正气之所在。岳武穆的精忠报国,史可法的至死不降敌,乃是中原文化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二、中原与台湾本属一体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海上,为中国的一省,隔海与大陆相望,台湾海峡滨临福建省,海峡宽仅一百五十海里,水深仅

  • 文章中原文献与台湾关系之感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5期  作者:周樹聲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中原文献 台湾历史 中原文献展览

    窃以大陆之上,人文发达最早者,当推黄河流域,亦即所谓中原文化,其地土广民众,物产丰饶,学术思想,堪称鼎盛,惜以多逢乱世,变动甚大,溯历史上之几次最大兵祸,如金辽入侵,宋室南渡,满淸入关,明朝灭亡,他如五胡乱华,黄巢之乱等,亿万人民皆是流离转徙,自北而南,复为避难关系,不得已渐趋边境,而台湾居民,除少数之高山族外,其祖先绝大多数皆自福建(闽南)广东(客家)迁来,而福建广东之居民,亦多数由中原迁来,故中原与台湾自始实一家也。前淸道光年间,有河南省河内县人曹瑾

  • 文章中原世第与台湾同胞血縁関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79-04-25
    关键字: 中原世第 台湾同胞 血缘关系 两岸关系 历史渊源

    姓氏之别起于商周。中原为汉族文化发源之区,殷商之都位于黄河两岸;周初平定天下之后,封姫姓于鲁、晋、蔡、曹、郑、吴、魏等国。除少数在今山东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外,其余均在河南省。今就地名与姓氏相对,则知河南一百一十一个县名之中,除民权、博爱,经扶于民国以后设治之外,余则大都与姓氏有关。地名是历史中的化石,不论空间和时间,均有其不变的价値。例如:三皇伏羲氏建于陈(今淮阳县),黄帝都于有熊(今新郑县),大禹诞生于崇山(即嵩山),汤都于亳(今商邱县),盘庚迁于殷

  • 文章河南省運台古物現況概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閻振興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河南文物 台湾文物 中原文化

    河南地处中原,为我中华民族文化发源地,历代所遗古物既多,地下蕴藏尤为丰富,历年出土文物多系稀世珍宝,对我国历史文化之硏究,弥足珍贵。以甲骨而言,安阳殷墟,发掘最早,出土亦多;铜器,多为我国之重宝;陶器、玉器、编罄等,河南省立博物馆藏品最多,誉满全球。民国二十六年,公元一九三七年,日寇侵华,抗战军兴,河南省为保存博物馆所藏文物,挑选精品,由河南辗转运至汉口,继运重庆,藏于近郊柏溪防空洞内,民国三十四年(公元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国内战乱未已

  • 文章中原文化与台湾历史文物展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1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70-11-01
    关键字: 中原文化 台湾 历史文物展 地缘 血缘

    有关单位此次举办中原文化与台湾历史文物展览,意义重大,咸认为难得之盛举,兹将其缘起及其有关资料,汇辑本刋,作为重要文献研究资料。——编者附识

  • 文章台闽与中原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2期  作者:黃永川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中原文化 台湾文化 闽南文化 文化交流

    摘要时序即将迈入二十一世纪,为迎接辉煌时代的来临,并表达百年来生长在台湾这个岛上的子民勤勉奋斗的成果,以及向世人宣告他们的声音,国立历史博物馆特纠合馆内外学者,就文化层面作一探讨与回顾,并将成果出版「台闽文化百年」一书。台湾的子民百分之八十以上来自闽南,而闽南的文化又源自中原地区,历经千余年的流徙、融和与拓展,尤其近五十余年前,中华民族从多方面再度涌入,至今发展出高水准的文化,及与欧美先进国家一样的生活品质,其间艰辛与血泪,斑斑可考,漪欤盛哉!然而,文化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