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精神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專論)連主席任重道遠國民黨再造中興

    来源期刊:《豫聲雜誌》 第6期  作者:王之政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国民党 连战 改革 精神 制度

    我中华民国第十任总统、副总统经全民选举之后,中国国民党主席李登辉先生,基于党的辅选工作遭受挫败,引咎辞职,将主席一职,交与连战先生接棒,全体国民寄望殷切,故而公认:连主席任重道远,国民党再造中兴。乐观其成,国泰民安。连主席的任重道远,国民党的再造中兴,在于「改革」基础之上。「改革」之途,可分为「精神」的与「制度」的两方面:●在精神方面:一、振兴党魂:中国国民党的「党魂」,即为国父孙中山先生所发明的「三民主义」,党歌与国歌,开宗明义是「三民主义,吾党所宗

  • 文章发扬辛亥武昌起义的开国精神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期  作者:劉淸波 出版时间:1975-10-03
    关键字: 中华民国 共进会 外交 开国精神

    国际的外交环境十分恶劣,究竟如何打算?从那里做起?吾人以为莫过于发扬辛亥武昌起义的精神。武昌发难,是以「共进会」的会员为领导重心。而「共进会」的会员,湖北籍者居多。湖北人慓悍好动,敢作敢为。古人有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不曾想到二千年之后,又有一个专制的政府亡于楚地和大多数的楚人之手。武昌起义成功的因素虽多,而最重要有二:一是 中山先生倡导的革命精神感召,中山先生领导革命的「本心」只是要「改良政治」,并没有「个人势位」的观念,这种伟大的领导精神,感动党人

  • 文章兩岸文化交流報導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31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孙中山精神 印尼山洞赤壁画 南京大屠杀 卢沟桥纪念 两岸交流

    一、两岸各自论述「孙中山精神」——王铭义一九四九年初,蒋介石总统下野前夕,在一月十六日日记写道:「正午,到陵墓谒陵默祷,此为离京别陵之纪念也。」蒋到中山陵「别陵」,结果成「辞庙」。三个月后,解放军攻陷南京。终其一生,蒋氏再也没能回到中山陵。南京曾是中华民国诞生地、《中华民国宪法》明定的首都,南京也成为两岸隔海分治的起源,中山陵则是两岸最特殊的历史连结。然而,中华民国政府对南京总是有着「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的历史阴影。二〇〇五年,连战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