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探亲回乡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思親留長恨 報恩空無人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1期  作者:姚建業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思亲 回乡 探亲

    建业于民八十五年仲夏,三度携眷专程返鄕探亲,此行重要的大事,立碑祭祖。次要的责任让妻子儿女,知道根在何处?勿忘先祖。回台湾迄今一十二载,未再成行,愧对亲人思念两地,心中依恋,尤于近年来家人再三催促,限定近期内携眷一同回家亲情团聚,天伦再享。农历三月十一日,是母亲逝世纪念日,同为清明扫墓节,缅怀往事,慎思当前,身为儿女者,如何面对父母养育大恩大德?生未能奉孝堂前,殁又未随侍在侧,每念劬劳之恩,春晖未报,痛不欲生,奈何?思父母已远、怀念长无限!埋藏

  • 文章許昌城失陷親歷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毛忠武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临汝中学 解放战争 往事回忆 回乡探亲

    宿,辞别了杨家,杨家派护送人员携著枪,将我们护送到汝州市城东关,护送人员离去后,我们也各自返回家中。劫后余生、恍如隔世,看到家中的奶奶,抱紧了我,又是一阵悲恸。汝州市当时国共均未占领,入夜枪声连续不断,天明后就传说:「某某村庄某某人,昨夜被仇人枪杀,甚至杀了全家。」在乱的故乡,度过农历年,为了求学上进,我又开始逃离故乡。时光飞逝,我于一九四九夏随国府撤台,离乡六十余年,去年返乡探亲,当飞机飞抵河南郑州市新郑机场,经过高速公路抵许昌市。远望城南塔弯古塔依然

  • 文章故鄉心 臺灣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2期  作者:張趙蘭花 繆正西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回忆往事 回乡探亲 家乡风貌

    广亚先生也成立「中韩文化基金会」,加强我与南韩的文教交流、提供奖学金等;以及「广兴文教基金会」,致力于文教事业与公益活动。这些作为,也令我敬佩!王国秀女士,抗战时从事战地文宣工作,出生入死,功在党国;亦是一时代女性。来台后,曾任陆军官校讲师、救国团高雄县支队副支队长;并且,又在民国四十六年,获高雄县教育界支持,当选台湾省议员,前后连任四届,为民喉舌,达十六年之久。她在省议会,大都参加教育小组,也多次担任正、副召集人,对教育的关注用力至深!两岸开放探亲,从

  • 文章懷念我的大姐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董金華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怀念大姐 回乡探亲 高风亮节 德高寿长

    大姐生了一个儿子,四个女儿,儿子大学毕业后,任职于平顶山姚孟电厂,认真负责,升到厂长。四个女儿都在安阳城规模宏大的纱厂工作,待遇优厚,工作轻松。和母亲生活在一起,过著愉快的生活。自开放大陆探亲后,我每年都回去向大姐做生日,送些我大姐最喜爱的东西,大姐看到我非常高兴,闲话家常到深夜。我外甥「武纯仁」于八十六年十一月,参加河南报业团,以文化交流名义,来台访问十天,给我带来好多我期盼的东西,我最爱听的豫剧录音带。带来六卷,真是太好了。外甥在台游遍了台湾著名

  • 文章姑蘇三日遊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8期  作者:陳琳璋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游览经历 历史古迹 美丽景致

    91.⒑⒛民国七十九年三月十三日,偕同内人回大陆探亲,经郑州时曾留住几日得往访戚友。当和黄兄德昌晤谈时,得知在成都、南宁、苏州等名城有乡谊友好。此特値得一提的是在东吴故都苏州逗留三日。在游罢桂林后,于五月十三日乘机飞上海,下机即转坐火车往苏州,到达时已告五点多了,时犹豫考虑很久,是否先给李恩普兄电话告知:看时间尙早,试打次电话看,结果顺利,不到半句钟,恩普兄赶到车站来接。四十余年中断音息,见面后甚欢,握谈几句,便乘坐出租车到他住处;当进门一见到李夫人曹锦

  • 文章我從京九線上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1期  作者:吳夢桂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思念父母 探亲琐事 人生感悟 行程游记

    十年以来,这是我第五次回探河南老家。第一次在民国七十八年的深秋,也就是一九八九年的九月间,是用一个非常悲凄的理由,才被允许踏上一别五十多年了的故土。心里不只伤痛,也有种未可知的紧张及茫然,或是那就是近乡情怯吧!台湾是在民国七十七年开放可到大陆探亲的,第二年开放公务员可以到大陆探病及奔丧,虽然先父已在那时的十年前寿终「禁地」,但吾母是在那个开放时间的前两个月撒手人寰,所以合乎奔丧的规定,我的申请得以用这个哀苦的理由核准。但接着又发现我的职务等级未符可准之

  • 文章生平四聞『恭喜』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張文德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恭喜的涵义 往事回忆 学校教育 家庭情况 回乡探亲

    明丽、明善已成家立业不仅儿女成行,而且早已含饴弄孙,由于我妻沈玉兰女士的贤德仁慈,且能明大义,识大体,深刻体谅我面对两岸骨肉的处境,曾陪我两度返鄕探亲,祭扫双亲墓园及建碑,尽礼尽哀,与大陆子女孙儿曾孙辈,坦诚相处,和洽无间,她的温婉慈爱,不仅博得子女及孙儿辈的认同与尊敬,亦获致邻里鄕党戚友的赞美和称誉。由于大陆两儿殷切希望来台探亲,以了解我在台的状况并与其弟妹们团聚,俾在相处中以增进彼此的了解,此议一经提出,妻即慨然接纳,于是双方各依规定手续,经过两边数月

  • 文章追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劉達運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追忆先父 往事回忆 回乡探亲 人物事略 学校教育

    刘达运(泽民)先父刘公讳俊德,字克明,河南省南召县人。生于公元一九〇八年三月二日,殁于一九九五年元月十日,享寿八十八岁。先父去世已一年多了,以父子天性,自无时不在思念之中。有时在梦里相聚,音容笑貌一如往常;醒来时不觉泪下。回忆过去,跟随先父的点点滴滴,特别是在战火中亡命天涯,有欢乐也有愁怅!而今天人永隔,无限哀伤。「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是先父经半世纪离乡背井,几乎永远不能实现的梦想;自开放探亲以来终于实现了这愿望,故曾两度重返故里,与诸多老亲旧友相聚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