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捐资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安陽女傑馬青霞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4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马青霞 创设女校 捐资公益 同盟会

    的关键。五、兴学、建桥、捐资公益马青霞从日本考察返回河南省后,认为中国对一半女同胞(即两万万人),文化水准没能顾虑到,以致女性受教育较少,乃决定创设女校。㈠尉氏县女校: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卅一日,江汉日报载:「河南尉氏县女校成立,该县马青霞女氏,去冬曾议在县城创设女校,已志前报。旋以效仿无从着手,因此亲赴北京和东洋调查一切章程,刻于正月回尉。女校已定基址在西门外,即日修建堂舍,一俟竣工,即可开课。」㈡华英女校:宣统元年开办,校址设于青霞家南花园。先请著名教师,三女

  • 文章安陽女傑馬青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人物履历 捐资公益 资助革命 参加革命 人物志

    兴学、建桥、捐资公益马青霞从日本考察返回河南省后,认为中国对一半女同胞(即两万万人口),文化水准没能顾虑到,以致女性受教育较少,乃决定创设女校。㈠尉氏县女校: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卅一日,江汉日报载:「河南尉民县女校成立,该县马青霞女氏,去冬曾议在县城创设女校,已志前报。旋以效仿无从着手,因此亲赴北京和东洋调査一切章程,刻于正月回尉。女校已定基址在西门外,即日修建堂舍,一俟竣工,即可开课。」㈡华英女校:宣统元年开办,校址设于青霞家南花园。先请回各教师,三女一男,男

  • 文章育達教育文化事業機構總裁 王創辦人 廣亞博士簡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王广亚 育达教育集团 人物简介 捐资办学

    育達周刊王廣亞先生,河南鞏義巿人,民國十一年生,畢業於日本亞細亞大學經濟系,美國聯合大學榮譽教育學博士、韓國清州大學名譽經營學博士。曾任中學校長、主任、兼任教授。於民國三十六年來臺,服務於省審計處。因感於當時商業會計人才缺乏,乃於民國三十八年創設私立育達會計補習學校於臺北巿,篳路藍縷,幾經困頓播遷,始於民國四十二年覓得現址,興建校舍,奠立初基,並改制為育達商業職業學校。民國四十四年設疏散分部於桃園縣平鎮巿,民國六十五年分部奉准獨立為桃園縣育達高級商業職業...

  • 文章培育家鄉後生學子,蕭紀書設獎學基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2期  作者:孫康 出版时间:2013-04-01
    关键字: 萧纪书 捐资助学 人物生平 作画

    為了培育家鄉後生學子,實現自己幼年所立的心願,現年九十二歲、旅居美國休士頓、河南籍的蕭紀書先生,於二〇一一年八月於故鄉上蔡縣第一高級中學設立了「蕭紀書、張嶺梅獎學金」,並與有關部門簽訂協議,完成公證,組成管理委員會。獎學金之金額為美金二十萬元,今後每年以利息所得致贈上蔡縣第一高級中學當年參加高考被重點大學所錄取品學兼優、家境清寒之五名學生,包括文科一名、理科二名、藝術專業一名,以及農業一名。每名獎學金人民幣五千元。上蔡第一高級中學為了感念蕭紀書、張嶺梅伉...

  • 文章河南上蔡一中為感念蕭紀書、張嶺梅伉儷捐設獎學基金所立之銅像及致敬謝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2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13-04-01
    关键字: 萧纪书 张岭梅 河南上蔡一中 捐资兴学 眷念故土

    注:萧纪书先生、张岭梅女士)萧纪书先生,祖籍河南上蔡,张岭梅女士,祖籍江苏泰兴,伉俪二人长期生活于台湾,现侨居美国。不论身居他乡,还是人在异国,两人始终心系故土,情牵家乡。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开放后,他们在河南上蔡和江苏泰兴修桥铺路,捐资兴学,造福桑梓。二〇〇一年起在上蔡一高资助贫困学子,十年间捐资八十余万元,帮助二〇〇余名学子完成学业。二〇一一年底出资二〇万美元,在上蔡一高永久设立「萧纪书、张岭梅奖学基金」。并将其珍藏的二〇〇多幅字画

  • 文章種瓜得瓜 西瓜爺爺獲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2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13-04-01
    关键字: 西瓜爷爷 萧纪书 国际华人诗书画印艺术大展 捐资助学

    【美國世界日報休士頓訊】在休士頓華人社區有「西瓜爺爺」之稱的蕭紀書,他的國畫作品日前喜獲「國際華人詩書畫印藝術大展」比賽「優秀」獎。這位八旬老人多年來樂善好施,資助中國大陸貧困學生。八十五歲的蕭紀書喜歡作畫,尤其擅長畫西瓜。在休士頓畫家王綺的推薦下,他參加由中國文化部所屬北京中國畫研究院、文化部藝術人才中心、藝術服務中心等三個單位聯合主辦的「國際華人詩書畫印藝術大展」,獲得「優秀」獎,作品就是「種瓜得瓜」。這次大賽徵集來自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五萬件華人作...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