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3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静亭演秦腔「断桥」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0期  作者:富翁 出版时间:1978-06-01
    关键字: 秦腔 马静亭 《断桥》

    本周末适逄端阳佳节,戏班里的传统习惯,每届时节,例演应时佳剧,譬如白蛇传、混元盒等,都是常演的剧目。台视为了配合此一佳节,特请名票静亭女士,演出地方戏曲秦腔「断桥」。这是电视上的首次播出,也是难得欣赏的机会。「秦腔」也就是「山西梆子」,前者是雅号,后者系俗称。此乃源出甘肃,盛行于秦晋,而流传于我国西北一带的地方戏曲。它的歌唱,原属甘陕一带的土生民歌,嗣以逐渐向东南流传,吸收了弋阳腔,以及地方小调之优点,因以唱腔变化繁多,内容丰富。秦腔歌唱的特色,一声

  • 文章步芳将军与西北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26期  作者:趙珮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马步芳 西北军阀 马家军 雷马事变 兰州保卫战

    本文为赵珮先生本年二月廿七日在西北同乡联谊会会员大会专题讲词。作者曾任军方要职、县长、蒙藏委员会顾问、制宪国大代表、行宪前立委、中国国民党顾问、评议委员。现任立法委员、青海同乡会理事长、西北同乡联谊会常务理事。赵先生每为言论,理直气和,义正辞婉,掷地有声。本讲词评论公允,非一般人物掌故可比,对我国近代史及氏功业有补正价值,敬请读者留意。·编者谨识·威望震边陲,论一世功名,抗战剿匪拒藏援新,力竭股肱安社稷;噩耗传午夜,感廿年知遇,解衣推食寄心置腹,忍将

  • 文章英九先生的祈望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0、71期  作者:徐萬黎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孙中山三民主义 查士丁尼罗马法 马英九 期望

    我是一个生命垂危的八十六岁老牧师,对政治是外行,但我一生关心政治;一个国家政治若好,全民享福,政治若坏,全民痛苦。我经三十多年的观察,得知王建瑄先生和英九先生,是两位清廉正直之士,值得信赖!国父孙中山先生,以「圣经」中「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训为基础,写了一本「三民主义」,送给了我们中国人,此书在先总统「实践三民主义」的号令之下;繁荣了台湾!查斯丁尼(austianns527-565)在五二七年登上罗皇帝的宝座时,他励精图治,编纂「罗

  • 文章步芳鸿逵步靑三杰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8、49期  作者:蔡孟堅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马步芳 马鸿逵 马步青 三杰人物事迹

    …」,最后称「职步芳」,我看来客气过分,次日返兰州谒谷,表示已达成使命,谷竟不阅此函并怒云:「今晨接黄司令电告:『昨深夜家军偷袭黄部,腰斩黄部士兵三十余人。』足见回军阴狠无情,何必看这封说假话的信。」谷即招民政厅长及省保安处长一同商议应变,最后结论:前线抗日,后方不能闹回汉残杀,只有促道歉息事。此案发生,足见回军无情,步芳残狠,实无法想像。据以上所敍,步芳为人有感情的一面,有虚伪的一面,有残忍无情的一面,其人岂为回教、回军的真面目耶?(2鸿逵其人其事

  • 文章(铜奔)轶闻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0、41期  作者:張澎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踏飞燕 天马超龙雀 铜奔马 出土经过 东汉文物

    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 铜奔铜奔是一九六九年甘肃省武威市雷台东汉墓中出土的,距今约一千六百多年(公元二二—二二〇年)。通高三四·五厘米,身长45厘米,作昂首嘶鸣、飞奔前进状。为了显示奔的飞驰,作者大胆想像,别具匠心地使支撑身全部重量的右后足,放在一只飞鸟身上,其他三足腾空,既表达了「风驰电掣」的速度超过飞鸟,又巧妙地利用飞乌的躯体,扩大了着地的面积,保证了奔的穂定,从而赋予作品以深刻的意境,表现了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古代不知名的艺术家的这一杰作

  • 文章甘肃武威出土的鼗车与奔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2期  作者:本社記者  出版时间:1984-08-01
    关键字: 鞀车 铜车 奔马 出土文物

    根据国立故宫博物院民国七十三年七月出版之「故宫文物」第十六期刋载刘万航先生著「与汉代艺术」一文报导,一九六九年甘肃武威北部发现东汉张大将军古墓一处。墓分三室,穴门宽敞,威仪显赫。墓内挖出铜、玉、器二百余件,内有三十九匹铜和骑兵,四十五个御夫及侍从奴隶多人。三十九匹铜中有张口竖耳,奔腾疾驰者;有昂首翘尾,欲行又止者,尽态极妍,可称旷世杰作。群中有踏燕奔一匹,高三十四点五公分,长四十五公分,宽十点一公分,身躯矫健,四蹄飞腾,长尾飘擧,气势凌人。

  • 文章解开古罗溃军失踪悬案——甘肃古罗降人安居地寻访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2、53期  作者:宋政厚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古罗马溃军失踪悬案 甘肃古罗马降人安居地寻访 历史资料 考古资料

    的《二酉堂文集》,对骝靬城均有记叙。公元9年,尊孔崇儒的王莽篡位后,为给骊靬降人正名,将骊靬县改为「羯虏」县,一九七九年美国出版的《世界历史地图集》中,就标有「羯虏」的位置。古罗军团的遗物遗风今尙在然而,从考古学的角度说,遗迹、遗物等实物史料,才是阐明古代历史最有说服力的事实。于是,一九九三年五月,几位文物考古工作者到永昌者来寨村进行实地考证和小规模发掘。他们见到被当地人认定的「骊靬遗址」,原是一段古老的城墙,全长10几米,高1至2米,最宽处近3米,呈S型

  • 文章可波罗■去过中国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0、51期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马可波罗 中国游记 学者观点

    英国史学家指出传记中不少漏洞 历史名人变「骗子」可波罗生前谈到他写的中国游记时大言不惭的说:「我写出来的还不及所见所闻的一半。」但是据英国历史学家法兰西丝伍德研究的结论指出,可波罗不但没去过北京城,没见过蒙古王国的忽必烈大帝,他老兄连康士坦丁堡的大门都没离开一步,更别说是远渡重洋,经历过书中描述耸人听闻的中国见闻了。可波罗所写的游记在中古时代曾为旅游经典、著名的国际畅销书,他本人也因此成为传奇历史人物,如今百年名人可能将落为「骗子」的下场?他在游记

  • 文章漢渥洼池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9期  作者:竇景椿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雷音寺 汉武帝 天马 大宛 月牙泉

    敦煌县城南约十华里之外,有鸣沙山,在山坳环抱中,有碧波一湾,广约十数亩,形似半月,故称为月牙泉,亭中立碑名曰「汉渥洼池」相传渥洼水出天,为汉武帝征战之秉骑。所称天,出乎神异之说,信为水中有天生之,不是平常人畜牧饲养者,神话相传,未解其中之谜。按汉书记载「元鼎四年,天出于渥洼池中,(纲目记为元狩三年)武帝作天之歌。又曰:「太初四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征大宛,获汗血来,武帝作天西极之歌。汉书应劭注云:「大宛旧有天种,踏石汗血,汗从前肩髆出,如血,号

  • 文章经武同鄕荣膺监察委员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6期  作者:本社記者 出版时间:1981-08-01
    关键字: 马经武 监察委员 人物事迹

    本社讯)同鄕经武先生于本年二月一日宣誓就任监察院监察委员。同鄕世居甘肃临夏,生于民国二十四年四月四日。笃信伊斯兰敎(囘敎),曾先后在台湾及沙乌地阿剌伯求学,精通阿剌伯语文。对囘敎敎义极有研究。靑年有为,热心公益。同鄕侨居沙乌地阿剌伯国已二十余年,曾担任过几家著名公司的总经理。对于敎徒朝觐事宜经验宏富,处理得宜,甚获各方美誉。对于解决当地侨胞困难问题,往往义务奔走,每至废寝忘食。对我驻沙大使舘舘务,尤多助力,深得当局器重。甘肃同鄕会为了表示庆贺之意

共36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