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工程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四十年來的甘肅水利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6期  作者:隴上人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甘肃水利 政府支持 水库工程 渠道工程 电力提灌工程 机井工程 排水工程 河堤工程

    了一大批各各式各样的水利工程,包括灌漑、防洪、发电、供水以及水土保持等,从而加速了甘肃水利事业的发展。尽管四十年来,水利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艰苦的道路,有着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敎训,但是随着年月的增长,建设的积累,经验的日益丰富,实效的逐年发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在正确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敎训,重新硏究制定了我省水利发展战略之后,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步骤适度,积极稳妥、有序,切合我省实际,符合民意,从而工程进展快,质量好,实效显著,越来越显示出水利建设的活力,对于

  • 文章「引大入秦工程」全面开工兴建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0、41期  作者:楊自盛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大型自流灌漑工程 工程介绍 主要功能

    目前正在加紧施工的「引大入秦水利工程」于九七年完成后,将把靑海大通河水,东调到兰州以北的秦王川盆地,变旱塬为良田,在黄河上游建一座粮仓。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靑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过渡地带,地理气候、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干旱多灾是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水利又是发展农业的命脉。所以在我省修建水利灌漑工程,是改变干旱面貌、强化农业基础、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主要措施,是增强农业后劲的一项基础工程。目前在我省正在紧张施工的截引发源于靑海省

  • 文章大通河水跃上秦王川——甘肃「引大入秦」工程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4、45期  作者:張志文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引大入秦工程 工程简介 经济作用 合作开发

    引大入秦」工程全面建成后,每年可从青海大通河,引水四亿四千三百多万立方米,可使甘肃省增加百万亩水灌良田;可安置干旱贫困地区移民八万人;可在兰州以北地区,形成一条绿色屏障;可在黄河上游,建成一座稳产高产粮食生产基地,更可使兰州的气候和生态平衡,大为改善。发源于靑海省木里山的大通河,静静地流淌了千万年。如今,她将要从甘肃省天祝县的天堂寺附近,一改流向,穿山越岭,被引调至兰州以北约六十公里的秦王川,去浸润这片千古荒塬,育化一个崭新的秦王川,这便是中国目前

  • 文章深懷民族大愛的蕭智賢先生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4、45期  作者:張和平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萧智贤 希望工程 捐赠大陆 悬壶济世

    一位普普通通的炎黄子孙,一位土生土长的台湾同胞,以他拳拳报国之心,将其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辛劳所得,无私地捐献给「希望工程」。三年中捐款已逾百万元人民币,其情可感,其意可嘉。萧智贤先生百闻不如一见。没想到,一位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专治各类疑难杂症的名医,一位热心于大陆方兴未艾的希望工程的同胞义士,竟绝少矜持之气。他仪表堂堂,面色红润,体格魁梧,眉宇间透出倔强与顽强。萧智贤先生四十有五,来自台湾苗栗县头份鎭。他幼年贫寒,年仅2岁时候没了父亲,曾作过修鞋

  • 文章回饋祖先的故鄉——毛君強先生為故里捐資助學紀實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4、45期  作者:王振江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捐资助学 希望工程 回乡探亲

    卦台山下,渭水河滨,丝路古道秦州,三阳十里平川,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古往今来人文荟萃,为我中华民族文明开展,做出了重要页献。而今,在这片有着辉煌史绩的锦绣大地上,一幢新型的敎学楼拔地而起(见附照片一),这是旅居台湾的毛君强先生为故里中滩鄕毛家村小学捐资兴建的。毛先生热心希望工程,造福桑梓的举措,以媒体的不次报导(详见天水报剪报),在天水三十万民众中,有口皆碑,传为佳话。一九九一年夏,已是耄耋之年的毛君强先生偕同夫人、子女,回到阔别近半个世纪的家鄕

  • 文章毛君強捐台幣40多萬元在故鄉小學興建敎學樓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4、45期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捐资助学 希望工程 回馈故乡

    回饋故裡毛君強鄕長爲了回饋故鄕,特籌得台幣四十多萬元,折合人民幣十三萬元,慨贈他的故里甘肅省天水市北道區中灘鄕毛家村,在當地小學,蓋了一座敎學樓。該樓爲兩層磚造建築,有六間敎室和兩間辦公室。每間敎室可容納五十名學生,並且配備了全新的課桌椅。另外,毛家村小學操場,也比原來擴大了五倍,使學生活動天地,更爲廣闊。毛君還捐款增建一座新式校門,和敎學樓相匹配。九四年九月十二日,舉行敎學樓落成典禮時,天水市各有關機關首長,毛家村民衆及學生一千多人,參加了盛典。在會上...

  • 文章話說蘭州自來水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6期  作者:隴上人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兰州自来水 人力挑水 兰州市自来水工程筹备委员会 供水工程建设

    能直接飮用,因为黄河泥沙大,需要澄淸。于是,那时候家家几乎都备有白矾,有些还用豆面搅拌沈淀的办法澄淸。冬天的水还好一些,其它三季水质浑浊,往往一桶水就可沈淀三分之一的泥沙,从挑到吃,实在是不容易。四十年代后期,政府曾成立过“兰州市自来水工程筹备委员会”,并请来世界衞生组织的美国衞生工程专家毛理尔上校来主持该工程实施计划,又于一九四七年九月成立了“自来水工程处”。于同年十月开始施工。可是因为财政拮据等原因,工程只修建了一部分就停工了。一九五四年,兰州市的自来水工程

  • 文章家鄉的事您不可不知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8、79期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甘肃经济报告 重点工作 社会保障 惠民工程 交通建设

    %的目标,敏锐捕捉政策机遇,找准中央政策与甘肃实际的结合点,努力实现甘肃省又好又快发展。破解瓶颈制约 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势头资金问题是制约甘肃省发展的一大核心问题。在目前主要靠投资拉动的发展阶段,必须下气力破解投融资问题。一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做大做强公航旅投、电投、煤投、国投、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有限公司等投融资平台,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和社会资本。二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争取增加信贷规模。三要抓紧落实同国家部委、兄弟省市和央企签订

  • 文章「引大入秦」工程效益显著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0、51期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引大入秦水利工程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引大入秦」工程系统包括引水枢纽、总干渠、干渠、支渠及斗渠以下田间配套工程。总干渠全长86,81公里,设计流量32立方米/秒,加大流量36立方米/秒,年引水4.43亿立方米,其中:隧洞33座长75.14公里,渡槽9座长977米,倒虹吸2座长1081.8米,明、暗渠长9.57公里及其它分水拓洪等建筑物61座,干渠3条,总长119.48公里,其中东一干全长49.58,设计流量15立方米/秒,有隧洞8座长8.41公里,渡槽11座长3.66公里,倒虹吸1座长

  • 文章三峡世纪工程 长江封闭航道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0、51期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三峡世纪工程 长江封闭河道 文物迁移

    分三期施工 规模冠全球往来船舶改道 上百万居民搬迁2009年完工发电量逾18200兆瓦(注:建于一千七百多年前蜀汉末年的云阳张飞庙,阁中有苏轼的前后「赤壁赋」石刻,以及陈列著岳武穆写的「出师表」石刻二十一块。三峡工程启动后,将整座迁移他处。(本报资料照片))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