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办学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甘肅艱困小學及堅毅教師事蹟之一常世民和他的窯洞小學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6、77期  作者:何永忠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贫困山区 民办学校 办学经历 主要成绩 优秀教师

    口人,到了八〇年代,人均每年以不到二百公斤的粮食收入维持生活。正是由于贫穷的困扰,加上封闭落后的自然环境,落后思想的束缚,人们不可能把供子女上学作为当务之急。伟大的中华民族,已有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历来就有设帐授徒,兴办义学的善举,从商、周时代的庠、序之教孔老夫子的杏坛授徒,有教无类的教化弟子,直到清朝光绪年代的武训办学,不胜枚举的仁人志士兴义学,启发人类的智慧,促进了人类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许这个遗风,在常世民的心田里萌生、滋长、直至转化成

  • 文章感謝信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8、59期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感谢信 甘肃旅台人士 捐资助学 办学条件改善

    新修教室和教师宿舍共十三间,厕所两间,大门一座,打围墙四十三米;购置课桌凳一百双人套;硬化了校园,拉通了自来水。在校学生由原来的四十七名增加到现在的一百一十六名;教师由两名增加到五名。教育教学条件大为改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各位老先生情系桑梓,慷慨解囊,造福子孙,赤子情深。为创办岳路藏族小学和改善办学条件,为发展家乡的少数民族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我们全校师生和两村一千多藏汉群众将永远铭记这项『爱心工程』,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你们

  • 文章甘肅旅台人士資助家鄕艱困小學獎學金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0、51期  作者:李玉成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甘肃旅台人士资助家乡困难小学奖学金 资助办学 同乡动态

    六年间共计捐款台币七十九万元折合人民币廿四万六千八百多元分赠陇西、民勤、永登、甘谷、民乐、临夏、通渭、庆阳、平凉市和东鄕族自治县等十县市的十多所艰困小学办学。台北市甘肃同乡会「甘肃旅台人士资助家乡艰困小学奖学金」,自民国八十一(一九九二)年起,到八十六(九七)年止六年期间,共计捐款新台币七十九万元,按历年不同汇率,折合人民币二十四万六千八百五十六元五角八分,悉数托请甘肃台办主任张温璞先生,代办转赠工作。㈠八一(九二)年的捐款:①赠予陇西县首阳乡三十铺学校

  • 文章感谢信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0、51期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感谢信 资助办学 同乡会捐款资助家乡小学

    甘肃在台同乡会的全体同胞们:您们大家好!新年伊始,首先让我们衷心感谢您们对我校的关怀、支持,并致以崇高的敬意遥祝您们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事业发达!您们身居海峡彼岸,远隔千山万水,胸怀祖国,心系家乡教育事业,献爱心为我校捐款三万元人民币,用以改善办学条件,造福桑梓,真可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这种美好的义举使我们深受感动和鼓舞,这种崇高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学习榜样,我们一定要把这笔来之不易的资金用■在家乡的教育事业上,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和效益,并教育全体师生

  • 文章用愛心打造黌宮 回味擁抱華商的日子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6、57期  作者:劉智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嘉义市省立华南高商 办学原则 散播爱心 爱校爱国教育 教育革新 往事回忆

    时间过得太快,一转眼我在华商渡过了八年岁月,八年来我兢兢业业,全心投入,全力以赴,由于上级长官的爱护指导,全校师生的同心协力,我总算没有白费心血、虚度光阴,也没有辜负老厅长的一翻心意与期望,我在此对协助指导我的各级长官、地方人士、华商师生表示由衷的敬意与感激。我在华商接事后,仍本着以往办学的原则:「敎师至上、学生第一」与全校师生共勉,并以蒋总统经国先生的训示「国家、责任、荣誉、服务」订为校训(在此之前华商无自订的校训)。为了学校发展进步,提升学生品质,推展以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