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阎锡山共返回8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國十四年太原的一次學潮簡記(香港通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期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学潮 阎锡山 太原

    山西文獻第五期馬濟霖兄大作中,提及民國十四年太原學生攻打督軍府一事,但未敍述事件詳情。該事件因閻伯川先生處置適當,未造成如五四運動之慘案,可云大幸,亦爲我省學生運動之一佳話。今事隔五十年,當時參加遊行學生,皆年將七十,爲數已無多。而在督軍署衙門內親眼看見事件經過者,恐更無幾人矣?我當時適在督軍署內,故親見事件經過,爰就記憶所及,詳述如下。太原大中學生約千餘人,列隊遊行,向閻兼省長請願,取消卽將實行之房捐雜稅。當學生隊伍遊行至督軍署大門口時,由省公署敎育科...

  • 文章閻前行政院長錫山(伯川)先生一一六誕辰紀念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往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鄧勵豪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阎锡山 国共内战 迁台

    京沪陷于危疑振撼之虞!李代总统乃电召阎锡山(伯川)赴京会商国事。斯时立法院正在开会,委员徬徨无措,特举行欢迎阎氏大会。阎氏到达后,莅临大会,在会中傅斯年委员曾对阎云:国势危为垒卵,惟有先生出而挽救。不数日南京退至广州,阎因回晋飞机不能降落,不得已先移上海,旋因大势已去,未几太原陷落,四月二十三日南京失守(早太原一日)。到粤后,何应钦坚辞院长职,李代总统特提居正任行政院长之职。居为党国元老,但在立法院行使同意权时未获通过。李拟继续提居,与李有交之立监委员祁志厚

  • 文章寻访阎锡山在台湾的故居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張建新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阎锡山 台湾故居 参观记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我曾应邀访问台湾。在参加了所有活动之后,我们决定采访阎锡山在阳明山的故居,于是来到山西文献社的大楼,企望从山西同鄕会能找人引我们前往。我们上了十二楼,看到「山西同鄕会」的牌子,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推开虚掩的门,是个面积不小的「L」型大厅,靠近门口这一厢,放一些简易桌椅,权当会议室,墙上还挂了一些字画,其中一幅很醒目的书法作品有「汾水长流」四个大字,落款为山西省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硏究会会长李修仁。再向左转墙上有一画匾,以剪纸的形式将中国

  • 文章閻督軍復孫科等山西重實做不重呐喊電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阎锡山 电文回复 孙科

    民國十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天津日租界尙義樓王監先兄:密巧電悉。晉省中級以上長官,幾盡同盟會舊人,對於 中山先生,自無不盡力贊助之理。不過山西做事,向主實力作法,不搖旗吶喊,故覺默默無聞,十三年來,無一刻不在實行革命中也。胡(景翼)軍左右,不無斥於山西父老之人,但能宣力國家不致爲害鄕里,在我本無歧視。胡督辦與我函電往還,亦曾言之,無所謂誤會。希轉達哲生、溥泉、精衛諸君。督軍閻效印。

  • 文章閻督軍復中山先生宣傳政見電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阎锡山 回电 孙中山

    民国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天津孙中山先生:马电奉悉。尊处选派同志宣传政见,具见伟筹,已饬属知照矣。阎锡山漾印。

  • 文章我在克難坡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繆玉青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克难坡 阎锡山 特殊措施

    六月二日(上下古今)版刊载「阎锡山在克难坡」一文,作者余文先生对中华民国在抗日战争期间,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先生克难奋斗坚决抗战的情形,析叙綦详,绝大部分都很切合事实,殊深敬佩。笔者当年曾在克难坡工作,愿对文中少许细节加以补述厘清,并对文中未提及的阎锡山在克难坡的诸多措施,提出一些补充,藉供参考。余文数处提及吉县西北的「南陂村」,按辞源「陂」音碑、音坡、音皮,通常指蓄水之处及山旁不平之地。吉县西近黄河山上,有一南村,居民数十户,村西六、七里为南村坡

  • 文章閻都督通吿全國率軍回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阎锡山 辛亥革命 通吿率军回省 通告内容

    逮,虽圮桥纳黄石之履,西向隆左军之座,其何敢辞,山西都督阎锡山谨吿。民国一年四月四日(见中华民国开国五十年文献「革命文牍类编」)

  • 文章阎锡山的祖籍、家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4期  作者:李木子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阎锡山 祖籍 家世 家谱

    阎氏祖籍在太原阎锡山的祖籍在太原。据有关专家考证,阎氏得姓有三说:一是周武王封泰伯曾孙仲奕于阎鄕,二是周康王少子封于阎城,三是唐叔虞后裔;晋成公子懿食采阎邑。斯三说皆出黄帝后裔,周王之后,本实一源,均因地名阎而得姓。封于阎鄕、阎城的阎氏后裔世系,史无记载,故阎鄕、阎城确址不明而无考。而唐叔虞后裔食采阎邑见于《左传》,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阎嘉即唐叔虞后裔晋成公子懿的后人,为阎大夫。其所居阎邑地址在今山西运城市安邑镇西。《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唐宰相阎

  • 文章蔣公介石與閻公錫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蒋介石 阎锡山 国民党迁台 阎锡山病逝

    先总统蒋公生于清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年,阎公锡山生于清光绪九(一八八三)年,即阎公较蒋公年长四岁。《蒋公报国大事纪要》(以下略称大事纪要):民国二十三(一九三四)年,蒋公携宋美龄夫人首次到山西,逗留四日,其间由阎公陪同至五台县河边村,并拜见阎公之父书堂先生。(全传上)民国二十五(一九三六)年十一月,蒋公莅太原,督阎公攻蒙伪军,克复百灵庙。(全传上)这次来晋,主要是商谈绥远及与日关系问题。就在飞幷的前一天,十一月十六日,蒋介石在给阎锡山的电报中要求

  • 文章刍议阎锡山「未雨绸缪」七绝诗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李木子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阎锡山 《阎伯川先生感想录》 诗集 战地作品 阎锡山诗集》

    閰锡山从政之余,稍事吟咏,写了不少通俗流畅的古体诗歌。其诗集主要有,抗战时期二战区编印的《骑驴吟》小册子,抗战胜利后出版的《斌役堂诗抄》以及阎逝后一九六一年台湾出版的《斌役堂诗歌》。一九九七年台湾又出版《阎伯川先生感想录》收诗一百六十五首。一九九八年太原出版李蓼源先生编审的《阎诗存录》共一百三十八首。这两种版本,异同互见,大部诗重复。一九九九年,陈存恭先生帮助,由定襄县文山书艺社阎锡山硏究室编成《阎锡山诗集》,由李蓼源先生作序,贾眞先生题跋,计收诗二二

共80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