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考古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契文擧例校讀自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3期  作者:白玉琤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契文举例》 校读自序 甲骨文 考古

    契文擧例、孫籀廎先生所著;爲考釋甲骨文字、並依據甲骨契辭硏究殷商制度之開山第一書。成稿於遜淸光緖三十年十一月,上距鐵雲藏龜問世、時僅一年,距認定甲骨契辭爲殷商之遺,亦僅五年而已。於今籀讀其書,所擧十例雖未盡善,且亦未能盡括契辭之所蘊,然而、從可睹知先生治學之精神。尤其於契辭之硏究,不僅條理淸晰,且其方法正確而科學。說解字辭或有誤釋,然其據小篆以說解金文,據金文解釋甲文,終以典籍爲依歸之途徑至爲正確。故於若干字辭之說解,及契文大例之創通,有其顚扑不破之價値...

  • 文章魏國·魏城·魏風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景昆俊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古魏国 历史变迁 古魏城 考古发掘 《魏风》

    到汾水之滨呢?古魏国存世五百余年,但由于历史记载残缺,见诸史籍的事件,只有「芮万入魏」一事。《左传·昭公四年》(前七〇九年)载,地处黄河西岸的芮国发生内乱,其国君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那时的芮国在今陕西大荔县东黄河滩上的原朝邑县(五〇年代被黄河水库淹没)境内,其城南有南芮鄕、北芮鄕或称王城的地方,即其国都。[2]这个芮万,被母亲赶出,逃亡到邻邦魏国,魏人让他留住于今芮城县西十公里的郑村,筑城而居,作「政治避难」。到次年冬天

  • 文章「山西襄汾县考古新发现」中华文明起㸃前推五百年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考古新发现 文化价值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九日至十月十日,首都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硏究所将共同推出大型考古展,展出考古所六十年的重大成果。一般认为:中华文明从夏开始,但是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近年的考古发现表明,早在尧统治时期,文明的构成要素如文字、青铜器、城廓均已出现。【证据一:文字】本次展览中展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硏究所所长王巍介绍,这是一个「文」字,用红色笔涂抹、铭刻在陶器上。与早期的文字雏形不同,这个「文」字的笔顺书法与后代甲骨文、金文中的「文

  • 文章太原晉國春秋大墓及殉葬車馬簡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陳利軍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晋国春秋大墓 赵鞅 殉葬品介绍 考古研究

    一批古墓葬。文物部门闻讯后立即组织人员对该地区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古调查,并查阅了历史档案资料,认定这裏是一处延续时间长、古墓葬比较集中的一片古墓地。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考古发掘队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在扩建工程范围内,自一九八七年七月至一九九〇年十二月底,共钻探发现古墓一三五〇余座。这批古墓的年代,最早可上溯到夏代,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太原东堡类型,下历春秋、战国、秦汉、北朝、隋唐、北宋初年。以战国、唐两代墓葬数量最多。在这一大批古墓葬

  • 文章漢匈白登之戰古戰場考察記(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靳禾生、謝鴻禧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汉匈白登之战 野外考察 历史记载 考古成果

    三、野外考察所見之白登今大同市區東北御河《水經·㶟水注》如渾水東岸水泊寺鄉西北境的古城村,為漢代平城遺址。以此為坐標,其東北一帶—亦即今大同市東北一線宏觀地形:古城(平城)東北七里唯一的山體為馬鋪山。馬鋪山自然就是漢服虔所謂的「白登,臺名,去平城七里」的白登臺了。馬鋪山,位于東經113°22′,北緯40°8′,當古城東北約三公里左右,即服虔所說七里。山體黃土丘陵地貌,為一南北走向坂條狀黃土丘陵,周圍約七點九平方公里;海拔一三〇三米,高出御河(一〇三四)二六九米;四...

  • 文章我國古人類發展史上的重大發現——丁村文化遺址——介紹丁村舊石器中期文化遺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丁村文化遗址 考古资料 历史记载 旧石器中期

    丁村原係汾城縣第二區的一個村莊,襄陵汾城合併後歸襄汾縣城關鄕管轄。編者識。

  • 文章平陸縣前庒遺址探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衛斯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平陆县前庒遗址 商代古文化遗址 大祁遗址 考古研究

    夏商考古是我国考古学硏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夏到商前期这一段历史,在考古学方面还没有划分出一个完整、准确的时间阶段。山西平陆前庄商代遗址不仅是山西省一九五〇年以来发现的重要的商代古文化遗址之一,也是全国发现的重要的商代古文化遗址之一。本文打算根据前庄遗址的考古发现,结合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对前庄遗址的历史地望及相关问题作以探析,为便于展开讨论,笔者先对前庄遗址及其文化内涵和大祁遗址加以介绍。一、前庄遗址及其文化内涵和大祁遗址的关系前庄遗址位于山西省平陆县

  • 文章古代中國與中美洲的文化關係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戴開元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考古学家许辉访谈 奥尔梅克文化 商殷文化 学术研究

    访考古学家许辉教授最近与许辉教授就其硏究作一访谈,以下是访谈摘要。戴开元(以下简称「戴」):许辉教授,您最早在何时提出奥尔梅克文化受商殷文化影响这一观点?许辉:(以下简称「许」)奥尔梅克受商周影响的观点并不是我的先见,早在六、七〇年代,哈佛教授及美国印第安历史博物馆的艾克荷姆,以及史密松宁博物馆的麦葛斯教授曾就两者的关联提出见解,可惜当时重点放在宗教艺术上,没有对文字符号方面进行硏究,所以被反对派否决。后来中外人士都曾提到过渊源关系,包括英国的李约瑟教授

  • 文章夏商考古在山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夏商考古 二里头文化 夏县东下冯遗址 二里岗文化 出土器物

    一)二十世纪夏商考古的收获关于夏商历史,文献记载很少。因此,夏商考古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充实夏商历史的研究就更为重要。自清末以来,在我国史学界出现了疑古学派,他们把我国的许多先秦文献都视为「伪作」,因此对我国的夏商历史亦加以怀疑。夏商考古学研究的重要使命,就是要通过对夏商文化的研究,确认夏商历史的真实性,消除疑古之风的影响,以重建我国古史。在二十世纪中,夏商考古工作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调查发现了众多的夏商遗址,还发现不少都城遗址,发掘出极为丰富的夏商文化

  • 文章垣曲考古(综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垣曲縣博物館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山西垣曲县 地理位置 古垣曲盆地 历史记载 考古遗址

    十二州。垣在冀州,名曰负夏。《孟子.离娄》云:「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耕于历山……」。一九五〇年后经过调查发现在同善神后一带,有龙山文化遗址数处,鼓冢山上有古墓群,还发现明万历年间刻石数件,这些早期遗存和晚期记载,对研究夏以前的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线索。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历史上夏朝建立。天下分九州,垣属冀州,为葛伯之国,属夏管辖。在今天的寨里村(原为葛伯寨)存有城堡遗址(相等于考古学上二里头文化),像这样的遗址还有口头、南堡头、北河等,给研究夏文化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