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料记载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唐鐵牛與蒲津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樊旺林.李茂林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唐铁牛 蒲津桥 史料记载 相关介绍

    之値诸方面,与全国同类文物相比,都是空前的。所以,这些国寳的出土,如同爆炸性的新闻,国内外许多报刊、电视台、广播,都争先报导、播放。省、地、县、国家领导、专家、学者,外宾以及广大羣众,都纷纷接踵而至,前来观赏。据统计,不到一年时间,就有十余万人次之多。有关铁牛的形制,国家史料记载颇多,唐玄宗李隆基皇帝时的兵部尙书张说在《蒲津桥赞》一文中记:「绠断航破,无岁不有。虽残渭南之竹,仆陇坻之松,败辄更之,不罄供费。津吏成罪,县徒吿劳,以为常矣。」当唐明皇知道了这个

  • 文章羅貫中晩年隱居河南省鶴壁市許家溝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孟繁仁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罗贯中 晚年居处 史料记载

    從北京沿京廣鐵路南下,在民族英雄「岳飛故里」河南省湯陰縣南面,有一個浚縣東站從這裏下車,沿公路西行約十五公里,就到了羅貫中在《水滸全傳》第九十回「五台山宋江參禪,雙林鎭燕青遇故」一章所住的燕青好友「許貫忠」所描寫的小山村—現屬河南省鶴壁市龐村鄉的「許家溝村」。這裏,就是偉大的古典小說家羅貫中晩年的隱居著述之地。許家溝村是一個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小山村。它坐落在蜿蜓東來的太行山餘脈—黑山之麓、淇水之濱的一個小山凹裏,同樣是從山西太行山發源而來的淇河水,像一...

  • 文章貂蟬忻州人呂布定襄人考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孟繁仁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貂蝉 吕布 史料记载 相关诗文

    在《三國演義》裏,呂布是一個英武倜儻、風雲一時的人物。在全書一百二十回内容當中,敷演呂布故事的内容有九回之多,幾乎接近全書十二分之一的篇幅。從書中的描寫看,呂布「身長一丈,腰大十圍,弓馬嫻熟,眉目清秀」,「寸鐵在手,萬夫不當,片甲遮身,千人難敵」。從他的人才和武藝看,乃是一個不同凡響的偉男子。不過,這位英雄人物的道德和人格卻大有使人物議之處。用他的同鄉、虎賁中郎將李肅的話說,他「勇而無謀,見利忘義」,在複雜和尖銳的政治鬥爭中,顯得十分無知。因此,被禍國殃...

  • 文章秦修好著:「中外兵役制度」簡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魏汝霖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秦修好 《中外兵役制度》 内容介绍 史料记载

    秦修好先生當今之兵役專家也。山西省長治縣人,民國前二年(一九一〇)五月四日生。北方軍官學校第二期,陸軍大學第十期畢業。曾任排連營隊長,參謀本部中上校參謀,軍事委員會西安辦公廳少將處長,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參謀處長,軍政部兵役署副司長,民國卅六年當選爲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國防部兵役局處長副局長。卅八年來臺後,擔任臺灣省政府兵役處長十三年,對臺灣省兵役制度之計劃創建,兵役之推行經營,改進發展,貢獻宏偉。退職後續任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並兼任臺灣銀行監察人及中...

  • 文章羈馬遺址考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靳生禾 謝鴻喜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羁马遗址 史料记载 河曲相关战争

    据上古文献记载,春秋迄战国,先后在河曲——当今山西风陵渡地区发生过多次著名的秦晋或秦魏之战。河曲,由于“控据关河,山川要会”[1],所谓天下噤喉的战略地位,历次战争的规模都是很大的,以至对我国古代史的发展,都不无影响。河曲之战,除了应予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河曲古战场今何在?也是古今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文献考证和野外考察,期以为河曲古战场遗址问题划上句号。公元前六五五年,“秋,(秦)缪公自将伐晋,战于河曲。”[2]公元前六一五年,“冬,十

  • 文章晉國古都——故絳探踪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晋城遗址 故绛城 史料记载 相关事迹

    山西省文史硏究館館員 邱文選山西是古晉國的封疆,自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成王”剪桐封弟”册封其同母弟叔虞爲唐侯時起,至公元前三七六年韓魏趙三分晉國止,前後歷時近八百年左右。但晉國古都何在?從古至今,史家言說不一,爭執甚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晉國都城遷徙頻繁所致。襄汾縣的“晉城遺址”即晉獻公遷都的故絳城:近年以來,經作者多方綜合考證,確認山西省襄汾縣(由原襄陵、汾城兩縣合併而成)境内的“晉城遺址”就是昔日晉獻公遷都的故絳城。晉城遺址又稱趙康古城,位於“丁村遺址...

  • 文章發生在我國的大地震知多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蔣端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地震 地理研究 史料记载 伤亡情况

    本文根據大英百科全書的記載,得知從西元五二六年至一九八八年,世界性的大地震共有三十二次,中國占了九次,近三分之一,傷亡率居全球之冠,又據中國史書所載得知自夏至今,中國地震大小約有三千五百次,幾乎每年都有地震,山西地區在每次大地震均是重要受災區域,傷亡慘重,損失不貲,特為轉載,以喚起鄉人注意。編者

  • 文章周代三晉文化的歷史價値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三晋文化 历史价值 史料记载

    晉爲周重要戰略地遠在公元前十一世紀,我國西方新興起來的西周部族打敗了佔據中原地區的商部族,勢力範圍發展到現在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在西周新政權剛建立不久,地處黃河東部、今山西省晉南汾河下游、汾澮流域的古唐國發生了事端,嚴重威脅周朝畿内的安全。周成王派他的叔父兼攝政大臣周公旦率師平定了唐國的事端之後,封他的同母弟叔虞爲唐侯。歷史上有“桐葉封弟”的傳說,就是說的這個故事。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建國封侯是周朝的一項重大決策。周成王封叔虞爲唐侯,是周朝長遠戰略的重...

  • 文章古蒲州城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員創生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古蒲州城 历史传说 史料记载 城市变迁

    古蒲州城,位於今永濟市蒲州鎭南隅和普救寺西的黃河邊。地處黃河中游的小北支流下段。現僅就古蒲州城的歷史變遷做一些簡單介紹。歷史傳説中的古蒲城黃帝、堯、舜、禹這些傳說中的古帝王,據有關資料記載,他們都先後在今運城地區靠黃河邊一帶活動過。傳說堯帝時,這裡曾有過河水大漲,堯曾帶領部族人治水,而就聚集在今蒲州一帶。《通典》曰:「堯舊都在蒲。」《水經注》:「雷首,俗亦謂之堯山,山上有古城,又曰堯城」。闞駰《十三州記》曰:「蒲坂,堯都,蓋堯帝亦都此,後遷平陽。」①這裡...

  • 文章山西歷代文獻概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劉緯毅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山西文献 基本概述 史料记载 书籍简介

    文獻,是歷史與文化思想與智慧的寶貴結晶,亦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後人之所以能繼承前人創造的精神財富,不斷推動社會的發展,最基本的就是憑藉文獻。因而歷來明君循臣、哲人賢達以至士林學子,無不重視文獻的編撰、結集、整理、刊刻、收藏和利用。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由於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地方文獻亦即淵遠流長、博大精深。其濫觴可追溯至春秋時的晉國。晉文公重耳實行一系列改革後,使晉國成爲諸侯列國之霸主,稱霸中原近百年。《孟子.離婁》言及的《晉乘》,係晉國史。二十世...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