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三晋文化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诗经与三晋文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王建堂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诗经 三晋文化 三晋精神

    内陆,交通不便,造成晋人恋家孝亲的炽烈心态。反映在《诗经》里,如《陟岵》所描写的行役者之苦,不是像一般征夫诗那样,直接写劳役的痛苦,而是从行役者的想像出发,写亲人想念自己之苦,这就大大增加了诗篇的思想容量。再如《鸨羽》,则描写一个在外苦于行役的人,不是悲叹自己的处境,而是对无依无靠的父母非常担忧。这类诗篇,在《诗经》中是不多见的。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而晋人尤甚,这是汾河里激起的人性光彩的一朶晶莹浪花。总之,《诗经》是承载三晋文化的最早、最可信的母体之一

  • 文章三晋文化的忠义精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張建英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三晋文化 忠义精神 历史故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同样养育著一方人。受三晋文化滋养的三晋儿女,积淀了太多的三晋文化的遗风余韵,对萦绕着、支配着或影响着他们的三晋文化,或偏爱之于颂扬,或批判之于继承,或离经叛道。然而,谁也不可否认「忠」、「义」思想在三晋文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影响着三晋文化的发展。「忠」、「义」思想在三晋文化中的崇高地位都是无法动摇的,也是无可替代的,其影响之深远,也是无以比拟的。「忠」是对国家、人民、人生、事业、友谊之忠;「义」是对国家、人民、人生、事业

  • 文章周代三晋文化的历史价値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三晋文化 历史价值 史料记载

    之有效,传之后代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所反映的思想文化体系。对于以周礼为核心,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周文化体系来说,晋文化具有政治上博大宽厚、兼容并蓄,经济上求同存异、自强不息的内力与特点,成为稍后的三晋文化和再后的中原文化的母体。三晋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文化体系,继承、融汇唐晋文化豊富内涵和自强精神,在古代文化史上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形成战国初、中时期以三晋士子为主体的诸子百家群体,出现了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体系。宣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文章三晋文化与忧患理论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閻沁恆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三晋地区 自然环境 民族文化融合 三晋文化

    原文化的交流及调合。四 三晋文化的特征在自然环境与人为压力的刺激下,三晋居民以他们忠义、诚实、包容、进取的性格,创造出三晋文化拥有的特征。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迁,以坚忍的意志及卓越的才能,应付一波又一波的挑战,并且有效的克服种种困难,创造与发明日新月异,带动文明的进步,促进心灵的升华,使悠久而美善的中华文化不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忠义的表现在于对国家尽大忠与为民族尽大义的精神。三晋先民是最早开始崇拜关羽圣帝的信众,以后逐渐扩及全国各处,及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魏晋南

  • 文章诗经与三晋文化——忧患意识·勤苦节俭·孝亲敬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王建堂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诗经》 产生时代与地域 三晋文化 忧患意识 勤苦节俭 恋家孝亲

    诗经》是承载三晋文化的最早、最可信的母体之一。「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魏风」和「唐风」是这块热土上最早的歌唱之声。带着那个时代的身影,带着那个时代的鄕音,使我们可以乘着这一叶「文字之舟」,溯历史长河而上,去寻觅那悠远的三晋文化之源。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