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鹅湖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陆九渊与朱熹鹅之会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9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陆九渊 朱熹 书院 治学讲学 历史趣闻

    寺座落在鹅湖山北麓盆地。这里风景秀丽、鸟语花香、声名早著、古老的传说至今还流传民间。唐代诗人王驾一首社日诗「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道出了鹅湖山下人们的恬静安逸富有快乐的田园生活。吕祖谦选中鹅寺这一古刹名胜风景点,作为邀约陆、朱两派哲学名家来此聚论,是不无道理的。南宋孝宗王朝面临着民族战事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各派哲学家为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安定,纷纷提出各自的学术观点。朱熹就是一个率先提出「存天理、去人欲」格物穷理

  • 文章江右文化圣地——鹅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3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08-11-01
    关键字: 江村窑遗址 鹅湖之会 江右文化圣地

    武夷山下,信水河畔,龙、虎、狮、象,鹅湖竞秀。巃嵷翠巍,历几万峰,赤石丛生,岩水瀑布。汉晋属闽粤,唐置县。襟喉八闽,控带两浙。晚唐诗人王驾一首社日诗曰:「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腌扉,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充分描绘了当时鹅湖山下一带富庶的农家田园生活,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喜庆的民间娱乐的生活氛围,自然的山水风光的气象景秀,积淀了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鹅湖——临山近水。古人云:仁者爱山,智者爱水,有山则灵,有水则明。早在东汉末年,道家灵宝派祖师

  • 文章上饶鹅湖书院与信江农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6期  作者:程兆熊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书院 信江农院 招生 历史名人 农学院 清明节

    贵谿一关于鹅湖书院,我曾写「忆鹅湖」一书,以作回忆。为此,并曾引起留美老学人陈荣捷先生多次来信,而我也曾于数年前,在中央日报副刋用长函回答,可以参考。关于信江农院,则有其前身之信江农业专科学校内师生多人,如易希陶、黄朕、蒋永昌、李永盛、杨贞煊、徐盺影、郑应瑞、郑咸和、裘曙舟先生等在台,常与人谈及。而易希陶敎授目前虽已逝世,但因其曾任信江农专敎务长,尤令人难忘。今接中华农学会秘书王光远先生来信云:「阅农学会早期资料,得悉信江农专亦为早期农学会的团体会员

  • 文章朱熹與江西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1期  作者:鄭衍青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朱熹 讲学 紫阳书屋 信江书院 书院 辛弃疾 宋代理学

    朱熹曾在江西信江、鹅湖、白鹿洞等书院讲学,所遗古蹟甚多,故与江西关系极深,容后分段阐述,玆将朱熹生平事蹟,根据史轶,先行介绍如下:朱熹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宋徽州婺源(今安徽婺源县)人,婺源于梁、陈时为新安郡,故其署欵,多称新安。宋高宗建炎四年(西元一一三〇年)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尤溪县),宁宗庆元六年(西元一二〇〇年)卒,年七十一岁。朱熹卒后,廷赠宝谟阁学士,諡曰文。绍定时,追封徽国公,淳佑时,从祀孔庙,淸康熙中,升位于十哲之次,故称朱子,或称

  • 文章到鹅之会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程兆熊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文化中心 学术研究 王羲之 农业专科学校 李光地

    鹅湖在我国自东晋以来,历唐、宋、明诸朝,均聚居过许多学者,曾经是一个文化中心,而朱熹与陆象山的鹅之会则更是我国学术界一件影响深远的盛事。我国学人陈荣捷敎授在其专学研究中发觉许多书籍中对有关鹅湖种种记载是不详,或是有误(如辞海即将鹅湖的地理位置弄错),近日特将其疑义及认为値得追寻的史实写信给在国内的程兆熊博士,请程博士释疑。程博士研究人生哲学,是台湾有名的敎授,早年曾在鹅湖办学,居住该地甚久,对鹅湖史实胜蹟都很熟悉,因于回复陈先生两度来函之后,更就「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