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鸦片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禁烟前的丰县鸦片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5期  作者:王子蘭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鸦片 禁烟 丰县 危害

    前言当小学生的时候,家鄕流行几句话:「丰县的烟,沛县的酒,光棍出在×堤口」;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丰县的烟好,沛县的高粱酒好,×堤口是土匪常出没的地方[1]。至于说丰县的烟好,不仅是菸叶制成菸丝的小烟好,而大烟比附近各县更好[2]。当时鸦片几乎成了丰县的特产,所以种的人也比别的地方多。鸦片是罂粟花的津液,罂粟花又名米囊花,本草纲目谷部的「阿芙蓉」,也是鸦片,所以有的报刋上,把有鸦片烟瘾的人,说他有阿芙蓉癖。采取罂粟果实未成熟时的汁,制成鸦片,含吗啡、那可汀

  • 文章大政治家 大文學家煙毒之害過於猛獸·殺人身心亡國滅種 不懼權勢力主禁煙·抗毒侵略強身救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6期  出版时间:1976-02-20
    关键字: 禁烟 鸦片 林则徐 罂粟

    鄕先賢薛福成,以雄才大略,爲曾國藩文正公所器重,成爲四大幕賓之一,擅論事,長古文;世人評武昌張裕釗思力精深,桐城吳汝綸天資高雋,無錫薛福成平正通達,遵義黎庶昌法度緊嚴。淸廷慕其名,委以大任,以其天才及積其經驗與閱歷,成爲我國之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文學家,爲中外人士所崇敬,當今學人,愛其文學,將其遺著,或編爲講義,或列入刊物,茲承古文學家崑山汪芳淦鄕長惠賜其遺著數篇,至爲感謝!謹先將本文刊出,以饗讀者,其原文如下: (不阿謹識)

  • 文章蔡乃煌以鸦片流毒害人卒罹杀身报应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何彤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蔡乃煌 鸦片烟 杀身报应 袁世凯

    流毒中国数百年之鸦片烟,在淸末光緖三十一年,梁士诒随唐绍仪赴西藏订约,乘便在印度调查鸦片烟土之一切情形。归国后,陈请禁止鸦片,因此有光緖三十三年中英互订禁烟条约。又于宣统三年,继续订约,当时经英国派员查勘,也认为中国禁烟已有成绩。当梁士诒唐绍仪提议禁烟时,袁世凯亦赞成其议,因此禁约得以成立,袁世凯亦与有力也。不谓民国成立后,袁世凯已贵为元首之尊,竟因谋帝位,嗾使其爪牙杨度等众,组织筹安会,欲藉鸦片以筹运动费,主其事者即为曾任上海道之粤人蔡乃煌。其时为民

  • 文章舟山鸦片战争后的余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4期  作者:毛德傳 出版时间:2004-04-10
    关键字: 舟山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由县级升格为副地市级建制。同年秋,英国侵略军再次攻打舟山,定海兵民血战六昼夜,葛云飞等三总兵阵亡,定海第二次沦陷于英军,历时四年又九个月,始重归祖国怀抱。原来,鸦片战争结束后,作为抵押勒索,舟山(及厦门之鼓浪屿岛)仍由英国霸占著;要待赔款付清,上海等五口岸开放后,才交还中国。此项内容载明于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但清方仍保留着定海厅衙门,先驻于舟山本岛北端之千览,后移驻大榭岛,以维系定海人心,联络声势。当时,对英外交交涉概由两广总督耆英全权办理,道光廿六年

  • 文章川政统一前之「鸦片世界」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6期  作者:懷襄 出版时间:1975-08-01
    关键字: 四川 鸦片 军费支用 刘文辉

    民国二十四年川政统一前之四川,防区制为害,各军分据若干县,竞相扩充实力,军费支用浩繁,征歛不足,乃从事于种售鸦片。于是烟毒遍地,国内外报纸讥评:此时之四川,不啻一「鸦片世界」。四川原为鸦片产地,又为运输之要道(滇黔北境所产烟土运销四川,又由长江运至汉、沪各处)。全川一百四十余县,在民国二十年左右,其不种烟之县,殆不过三五县。特以川东南及成都盆地,土地较肥沃,产量较丰。而川东南又与产烟量极丰交通后不便之滇黔接壤,故过道税亦极可观。以二十四军刘文辉防区而论

  • 文章記述十九世紀最偉大的學者「林則徐傳」列為中華大典

    来源期刊:《闽聲》 第11期  作者:陳孝威 出版时间:1967-05-01
    关键字: 林则徐 鸦片 《林则徐传》 文献

    淸、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中英鸦片之役,名震世界之鄕前辈林文忠公则徐,固有淸一代,合纯臣、良臣、能臣而一者也。诚如左文襄(宗棠)于闻林文忠讣吿,即驰书昭其遗属云:「公敭历中外三十余年,经纬万端,巨细俱关国故,史馆列传……不能缕述百一,若非行状家传质实陈叙……则当年国是,亦无所征信……」其后,「林文忠公政书」、「畿辅水利议」、「云左山房诗文钞」、「滇沼纪程」、「荷戈纪程」等遗作,均由其哲嗣镜帆,曁其东牀沈文肃公(葆桢),辑录镌版,先后行世,然而仍未免于洼

  • 文章清代鸦片之害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8期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鸦片战争 历史教训 林则徐

    淸代的中英鸦片战争,是历史上一大事。中国自此被洋人识破弱点,备受侵凌欺侮,几至亡国,亦一惨痛敎训也。最初传鸦片入中国作乐用者,是阿拉伯人也,其时値唐代。至明代又继之以葡萄牙人。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见中国吸食者甚众,乃大量输入中国。自雍正以后,禁烟之令屡出,嘉庆十五年,曾申禁烟之令:「鸦片烟性最酷烈,食此者能骤长精神,恣其所欲,久之遂致戕贼身命,尤为风俗人心之害……近闻购食者颇多,奸商牟利贩卖接踵而来。仍著步军统领,五城御史,于各门禁严密查访,一有缉获即当据

  • 文章清林则徐之销毁鸦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79-06-30
    关键字: 林则徐 销毁鸦片 始末经过 防止弊端

    一、林则徐销毁鸦片之始末十八世纪中叶,英人发现鸦片在我国为上等商品,乃于印度成立英国东印度公司,奖励种植鸦片,统制运销,藉以套取我国之白银。乾隆初年,鸦片输入我国每年约四百箱,每箱约百斤;当时乾隆已知鸦片对我国民之祸害,曾禁止内地商人贩卖,但告无效。嘉庆初年,入输鸦片每年竟达四千箱;其在位时,亦曾严禁鸦片输入,但以官吏腐败,及查禁困难,鸦片销路仍是较往续增。道光初年,严申禁烟之令,其时(道光元年,西元一八二一年),每年输入鸦片约五千箱:至道光十五年(西元

  • 文章台热两地的鸦片问题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8期  作者:蘇日新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鸦片问题 中英贸易 烟土 一年两作

    台湾与我省热河,南北相距虽有数千里,且有大海相隔离,但却同样曾受日本统治过,也同样曾有过鸦片问题,因此合并谈谈,可说是合乎情理。在十九世纪初期,中英贸易因英国输入中国的货物,不受中国人欢迎,贸易逆差甚大,英国人遂将阿富汗及印度出产之鸦片输入中国,供人民吸食,不出几年,中国人吸食鸦片成瘾者遍及全国,严重影响国人健康,有识之士发现鸦片为害不能轻视,遂有两广总督林则徐带头禁烟,没收英国鸦片予以焚烧,而引起鸦片战争(一八四〇~一八四二年),结果清朝战败,烟禁大开

  • 文章江河湖海的故事(十二)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1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81-06-10
    关键字: 士兵 早餐 司令部 鸦片 卢印泉 游击队

    是在泰县易帜之后,李长江率几个纵队均已投敌接受伪军番号。仅有丁作彬的一个纵队拒绝投伪而追随着李明扬。当时李总部的参谋长为周德霖,办公厅主任为卢印泉。这两位最高的文武幕僚不能说没有才气。尤其是卢印泉满腹诗书,下笔万言,不愧天才。可是这两人都嗜毒成瘾。周嗜鸦片,卢嗜白面,号称黑白二将军。当时有一段笑话,而实在是一个眞实的故事。有一天,周卢二人同到一个鎭上,找来鄕长令其办差,供应他们两个人的黑白粮食。鄕长很恭敬地说:「总指挥有命令要查禁毒物,满街张贴着吿示。我们不敢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