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讀報偶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6期  作者:黄炳麟 出版时间:1984-11-01
    关键字: 标题 勘误 晌午

    似应解释为秋天的旅程,如明人何景明词:「孤箧衣裳少,秋程风雨多。」而且秋程与春兰,亦不能构成对偶;何况就内容而言题意,亦只能用秋桂最为切合。因此我认为可能是笔误,或者是手民误植。第二、关于贾谊创作「鵩论」一节,文中引史记贾谊传——在孟夏的黄昏,有鹏飞入他的屋内——。按史记贾谊传祗记有为鵩作赋(史记鵩作服),并无所谓创作「鹏论」。据文选贾谊鵩赋序: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鵩似鸮,不祥也。谊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溼,自以为寿不得

  • 文章蕲州九头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0期  作者:鄭伯成  出版时间:1994-01-10
    关键字: 蕲州 九头鸟 风土习俗

    在《一统志》和《黄州府志》中,均记述了一件趣事:宋朝王禹偁从黄州贬官到蕲州任职时,听到一种奇怪的叫声。问当地人,当地人吿诉他:这是蕲州鬼的叫声。王禹偁听后非常厌恶,而且有惊恐之状,不久就病死于蕲州。后来苏东坡听说此事,作了一首《禽言诗》云:使君向蕲州,更唱蕲州鬼。我不识使君,宁知使君死。人生作鬼会,不免使君已老知何晚!该诗还在末尾加了一段说明文字:「今按蕲州原无此,或谓即枭,俗名扛丧,闻其声即恶,为不祥。然此处处有之,春夏间卵哺时多夜鸣,何指为蕲

  • 文章古代九头的传说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2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77-01-10
    关键字: 九头鸟传说 传说由来考证 传说之演变

    主晴。」周密「齐东野语」云:「宋、李寿翁守长沙,曾捕得此,状类野凫,赤色,身圆如箕,十颈九头,其一独无而滴鲜血,每颈两翼,飞则霍霍并进。又,周汉公主病,此飞至砧石即薨。」呜呼,怪气所钟,妖异如此,不可不知[2]。鬼另一系列的说法,为姑获,有「衣毛为飞,脱毛为妇人」的精怪传说。但并非九头,也有滴血为祟的说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夜行游女,一曰天帝女,一名钩星。夜飞昼隐,如鬼神。衣毛为飞,脱毛为妇人。无子,喜取人子。胸前有乳。凡人饴小儿,不可

  • 文章名画与名人居巢花「但开风气不为师」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歐豪年 出版时间:1976-06-15
    关键字: 居巢 岭南 写生风气 绘画 花鸟

    名手如林良的飞白写树石,吕纪的钩勒设色与没骨花卉,靑藤、白阳的淋漓墨花,以至八大的古拙,新罗的淸虚,南田的柔美,大都分别从思想上或技法上取法徐、黄两家,而为前代论画者所乐道。及自晚淸居巢崛起于广东,则更取徐熙野逸之旨,师古不泥,自成家法,不在前代诸家之下,但居巢老人生平足迹未到中原,所以画名亦祇见着于岭南及桂闽邻省而已。(注:梅花)(注:玉簪花)居巢老人平日作画题材亦多以园圃间的花、草虫、果实写生为主,所以特别充满活泼新机。且不独形态上的似,而兼具神韵

  • 文章天堂与铁马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6卷 1~4  作者:許保榮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天堂鸟 铁马 晨游 人物抒怀

    ●瓶花天堂一、我像天堂,渐愧不会叫。思鄕食不下,飮水即可饱。二、我嫌瓶太小,住久心烦燥。仰望白云过,自叹飞不了。三、观者对我笑,讲我长的妙。不幸被折来,痛苦谁知道。四、日子最难熬,仿佛坐水牢。纵然放我归,路途也难找。五、花容渐变老,耽心将我抛。为报加水人,芬芳仍续飘。六、人为己所好,做事欠周到。怜香惜花客,今后别折了。●铁马载我去晨游为赏春花竞秀,欲聆晨争鸣。我比黎明早起,披一件雾织的薄巾;兴奋的骑上那不食草料骨痩如柴的铁马,往郊外悠游。我不必挥鞭

  • 文章關關雎鳩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7期  作者:陶在東 出版时间:1980-07-06
    关键字: 鸟鸣 叠字 诗句 关关雎鸠 注解

    言诗者必首三百篇,三百篇首国风,国风首关雎,乃开始关关雎鸠一句,即为毛公误解。误解维何,即毛传『关关和声也』是。余意关关何以为和声,毛语殊无根据。且关关叠宇,全经仅此一见,他经亦无之,汉后词章征用亦稀,仅华阳国志关关黄一见,甚属可疑。大凡毛公训诂,多本尔雅,往往诗雅本字,假字互出,宗毛者申明之,义乃沟通。独此关关,不知是何诂声两字所通假,而疑滋甚。古书无可参证,于是就本经文法求之,而得其通例。按诗经说,不外说之声音,与之状态。乃恍然关关二字,为

  • 文章谈布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衣魚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布谷鸟 杜鹃花 繁殖习性 鸠占鹊巢 杜鹃啼血

    今春返鄕探亲,正逢谷雨时节,刚好这个时候,那令人喜悦的布谷,也同时来到了。离家四十载,没有听到布谷的叫声,乍听之下,感到悦耳而清新。布谷是以牠的叫声而命名的,海属人叫牠「聒哥」,也是因为叫声的关系。布谷繁殖期间,飞到了欧亚大陆,牠们以特殊「托卵」的方式,延续后代,所谓「托卵」,是指布谷不做巢,而在其他的巢产下卵,同时把孵卵和养育的责任,也交给那些不知情的—养父母—类。布谷雄的才叫,发出「聒哥,聒哥」的声音,雌的只会嘎嘎嘎嘎的,牠们不像一般

  • 文章落向天外的羽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李洪甫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羽山 名胜古迹 历史研究

    水的我,循着羽山飞去的方向,走东瀛,下南洋……我意外地寻觅到许多羽山的踪迹,也会晤了一些正涉及羽山史迹硏究的考古学家。日本岩刻学会副会长吉田信启告诉我,北九洲市门司区有一个叫羽山的地名。在门牌上写着「羽山2丁目3—13」号庭院里,住着一位年已八旬、名叫江崎水早子的老太太。无独有偶,她的庭院中竟也有一块镌有古代岩刻画的石头,其构图和刻痕都酷似中国东南沿海的岩刻画面,有三种文字符号与连云港将军崖、太阳石岩画上的刻划相同,其中有被古文字学家释为「玉」或「羽」的刻痕

  • 文章说九头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3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九头鸟鬼车 本草记载 姑获 楚文化研究 山海经 九头精怪 玉芝堂谈荟 湖北佬

    自南而北,谓之归巢,主晴。」周密「齐东野语」云:「宋、李寿翁守长沙,曾捕得此,状类野凫,赤色,身圆如箕,十颈九头,其一独无而滴鲜血,每颈两翼,飞则霍霍并进。又,周汉公主病,此飞至砧石即薨。」呜呼,怪气所钟,妖异如此,不可不知。[2]鬼另一系列的说法,为姑获,有「衣毛为飞,脱毛为妇人」的精怪传说。但并非九头,也有滴血为祟的说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夜行游女,一曰天帝女,一名钩星。夜飞昼隐,如鬼神。衣毛为飞,脱毛为妇人。无子,喜取人子。胸前

  • 文章山西省——褐马鸡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翟旺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山西省 褐马鸡 濒危物种 古今分布 繁殖保护

    一级珍禽褐马鸡属纲、鸡形目、雉科、马鸡属。该属有褐马鸡、藏马鸡和蓝马鸡三种,皆为我国特产。后两种分布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在动物地理上属东洋界;而褐马鸡仅分布于我省吕梁山和河北小五台山,系古界特有种之一,且至今未有亚种分化。由于褐马鸡是全球的特有独种,分布范围狭小,数量又极稀少,特别珍贵,故列为世界《频危野生动物国际保护公约》中的保护对象,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我省于一九八零年建立以保护褐马鸡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广泛征求意自见和评选,于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