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韩江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韩江盐运的功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3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11-07-31
    关键字: 韩江 盐运 史料

    盐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如果长期缺盐,或管理不当,该地区社会便会不稳定,甚至发生动乱。由于盐税又是政府的重要财源,故自汉、唐以来,历朝政府对盐的管理都极为严格。千百年来,漫长岁月的韩江盐运,对潮、梅、汀、赣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粤东沿海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产盐区。《新唐书.地理志》称:「天下有产盐之县一百五……岭南道属之东莞、新会、海阳、琼山、宁远、义伦皆有盐。近海百姓煮海水为盐,远近取给」其中海阳所指的,应是韩江入海口及

  • 文章韩江昔日的盐运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韩江盐运 盐运路线 民国时期 抗战时期 交通优势

    大埔会刊》第三五期陈明节先生《抗战时期盐运艰辛》一文,阅后感触良深,遂找来饶平、澄海地图,逐一对照文中所述之盐运路线,反复硏究,本文亦顺便对韩江往昔的盐运作一简介。民国廿七年,日寇占领潮汕后,韩江运输中断。粤东、闽西各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食盐缺乏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盐商只好从沦陷区边缘的澄海东陇(现名东里)购盐,用大木船沿近海经拓林湾运到饶平黄冈,再转驳小船沿黄冈河运到溪头。溪头上岸后,用人力肩挑到高陂,再运到大埔各村鎭及梅县、闽西、赣南各地。由于

  • 文章蔡贞人丁亥年办理韩江赈灾经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林添 出版时间:1989-06-30
    关键字: 蔡贞人 韩江赈灾 灾区视察记 灾区办赈记

    民国三十六年五月间,广东发生水灾,灾情惨重,香港东华三院发动救济,鄕先贤蔡贞人先生时任东华三院总理,于董事局会议时,提议救济范围应包括四江(即东江、西江、北江之外扩及韩江),由是三院特推蔡氏主持韩江区救灾工作,而以秘书韩穗轩为助,蔡氏溽暑就道,费时十余日,行程数百里,办理复堤恤黎,厥功至伟,至今仍为潮人所称颂,蔡氏于韩江赈灾实录中,曾撰灾区视察记与韩江灾区办赈记二文,富有历史文献价値,兹觅得其原文予以刋出,以见其当年办赈经过。——编者志

  • 文章韩江到汀江·长汀崇祀「蛇」探源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9期  作者:白廊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韩江下游 蛇王滩 灵蛇山 蛇王石炉 运盐疍民 疍民崇蛇 上岸定居 经济文化交流

    闽粤赣客家地区蛇崇拜集中于长汀。据明何乔远《闽书》记载,明代闽西客家地区唯有长汀县才有蛇崇拜的宫庙或祭址。如果我们不是侷限于汀江流域来考察蛇崇拜,而是将目光顺着汀江直下韩江,那么就可以发现:长汀的蛇崇拜是从韩江下游传来的。《闽书》卷21《方域志·长汀县》载:「蛇王滩。滩边有蛇王石炉,滩下河水湍激曲折,名九曲滩」。「灵蛇山,山旧多蛇,下有佛庐及蛇王庙」。据《闽书》之前的《九域志·胜迹》记载,「长汀县南一百八十里有灵蛇山,山下有蛇王庙,地与上杭接壤」。《闽书

  • 文章韩江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2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11-04-30
    关键字: 韩江文化 潮汕文化 客家文化 大陆文化 海洋文化

    作者簡介:楊達祥廣東省大埔縣人,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現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物理探礦系。長期在廣西從事地質—地球物理勘查工作。曾任廣西地球物理探礦隊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後從事文史、天文學及書法、篆刻研究,在國內外各種刊物發表許多學術性文章。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