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韩愈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韩愈文之体要(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卷 第1期  作者:楊勇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韩愈 文章 铭文 体要

    「作者简介」杨勇字东波,永嘉柟溪上塘东山下人,现任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敎授史记、汉书、韩愈文,柳宗元文有年,著有世说新语校笺、陶渊明集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等书,论文甚多,为士林推重云。以上为作者简介

  • 文章韩愈与潮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古錚劍 出版时间:1979-09-30
    关键字: 韩愈 潮州 驱逐鳄鱼 遗迹

    前年台湾出现了一桩颇有轰动的「诽韩」案,中共在香港的报纸,唯恐天下不乱,趁机扩大报导,制造矛盾,企图掀起一场混战,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韩愈,字退之,号昌黎,曾在潮州做官,有卓越的表现,潮州因韩愈而知名。我是潮州人,听说过韩愈在潮州的一些故事。今日闲来,写两段凑凑热閙,但要声明,此文与「诽韩」案毫无牵连。据「潮州志」记载:韩愈在充元十四年(公元八一九年)正月上表谏迎佛骨,宪宗大怒,得加极法,幸得裴度,崔群疏言宽假,乃贬潮州。既被谪,即日上道,以正月十四日

  • 文章胡曦先生對『丞相嶺與韓文公謫潮歷程』之考證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劉偉崧 出版时间:1985-09-30
    关键字: 丞相岭 韩愈 谪潮历程

    丞相嶺之由來,與韓文公之謫潮歷程,多年來尙存歧異。自經胡曦先生之旁搜側引,加予確證,始得認定,胡氏爲吾興寧衆所推重之大師。與嘉應黃遵憲公度,鎭平鍾孟鴻遇賓相友善。公度喜以新詞入詩,胡先生相與楊摧其學,而一主子曲達詩義之微,與學術志節相表裏時,時人有謂梁啓超敬佩黃公度,黃公度則敬佩胡曦之諺語,足見其學歷之深。著有興寧圖志考,枌楡碎事,湛此心齋詩文集,梅水滙靈集三十餘種,晚年正在撰寫「廣東民族考」之大作,以時有順德黃晦聞先生節所撰廣東鄕土歷史,於客家源流,多...

  • 文章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文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8期  作者:駱志伊 出版时间:1983-08-30
    关键字: 韩愈 官员 政论 文学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这是大文豪苏东坡赞美韩愈的话。韩愈字退之。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西元七八六年),卒于唐穆宗长庆四年(西元八四三年)享年五十七岁。追赠礼部尙书(赠三品),谥法「文」,世称韩文公。他虽然生于长安,亦死于长安,但原籍是邓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县)。先世是昌黎人,所以也自称「昌黎韩愈」。韩愈的家世,历代都做官。他的父亲韩仲卿做过武昌县令,也很会写文章,颇有文名。韩愈

  • 文章韩愈文之体要(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卷 第2期  作者:楊勇  出版时间:1987-05-15
    关键字: 韩愈 墓志铭 碑铭

    绍述墓志铭。樊宗师,公友。李肇国史补云:「元和之后,文笔则学奇于韩愈,学涩于樊宗师。」曾国藩曰:「前半敍其文辞,铭亦专赞其文。」(32)63.中大夫陕府司马李公墓志铭。李郱,公壻李汉父。方苞曰:「世称退之敍事文不肯步趋太史公,故作毛颖传以示非不能。观此文序次世系,不惟骨法大类史记,即迳陌亦同,肤学自不能辨耳。」(33)64.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张彻。当从公学,其妻于公为侄女,并见后71.。作法则可与33.参。此文以忠义立骨。张裕钊曰:「介甫

  • 文章唐河阳韩愈的政治思想(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7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2-07-30
    关键字: 韩愈 治国理政 师道尊严 儒学

    ⒍论师道—韩愈为名儒,为政重敎化。推行敎化,不能不有良师。故韩愈对师道提出自己的见解。其言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也,欲人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

  • 文章韓昌黎先生里籍辯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9期  作者:韓思道 出版时间:1969-11-01
    关键字: 韩愈 籍贯辩证 河阳 南阳 昌黎

    官,在任所虽是寄居,但终生无机反其本籍,而于任地之子孙繁衍成族,亦或有之。㈢史家为人作传作铭之取材,有依据宗谱,有采之记述,或根据族本,或本其郡望,取材不同,所记固异。㈡昌黎韩氏的源流由于旧唐书记载是昌黎人,同时公也时常自称为「昌黎韩愈」。尤其当公死后,又被追谥为昌黎伯,于是至到今日,多数人认为公是昌黎人,甚或认为公所说的昌黎,就是今日河北省昌黎县。就史言史,故不敢人云亦云,因而成为历史上的悬案,甚有加以澄淸辩正的必要。依照史籍记载,昌黎地名,非只乙处,且

  • 文章韩愈赠序作品之隐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3期  作者:姜明翰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韩愈 赠序研究 史料研究

    编者按:韩愈,字退之,唐邓州南阳人,古文家、诗人。由进士累官至吏部侍郎,操行坚正,发言眞率,与柳宗元提倡散体,反对骈体时文,文笔闳中肆外,卓然大家。苏轼尝谓其「文起八代之衰」,后世治文者,皆奉为圭臬。其先世居昌黎宋元丰中追封「昌黎伯」,故世称韩昌黎,著有「韩昌黎全集」。

  • 文章龍鳳説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韩愈 龙凤说 易经 造字

    龍韓文公作龍説曰:「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下水土,汨陵谷。龍亦靈怪矣哉」。古人稱龍鳳麟龜為四靈物,蓋自黃帝於鼎湖乘龍升天以後,世上未見有龍,自虞舜時代鳳凰來儀而後,世上未見有鳳,自孔子獲麟於郊之後,世上未見有鱗,獨有龜之一物,處於汚池之中,而滋生不盡也。龍之有象,始自易經。易曰:「雲行雨施,品物流形,時乘六龍以御天。初九潛龍勿用,象曰,陽在下也。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象曰,德施溥也。九五龍...

  • 文章唐代長安百萬人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1期  作者:莊申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吴承恩 唐玄奘 唐太宗 韩愈 长安城 慈恩寺

    这个推测与历史眞相相差不远,在唐初的七世纪中期,长安的人口总数,可能在六十万左右。韩愈是中唐时代著名的文学家。由他在唐德宗贞元十九年(西元八〇三)所写的一篇题为「权停今年选举状」的文章中,对唐代长安人口总数的了解,是很有关系的。韩愈所说的选举,不是政治性的议员选举。在唐代,选举二字是代表考试的意思。他写这篇文章,是想请当时的中央政府把应该在当年举办的进士考试暂停一次。韩愈在这篇文章里指出两件事,第一、长安每一户的人口,都不少于十人。假如长安共有八万户,而每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