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革命计划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黄克强先生为进行革命计划致冯自由书(二件)——民国前一年八月初九、十四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8期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黄兴 广州之役 革命计划 冯自由 革命信函

    开国文献史料及革命先烈传自由我兄鉴:广州之役,弟实才德薄弱,不足以激发众人,以致临事多畏惧退缩,遭此大败,而闽、蜀两省英锐之同志因此亦损失殆尽。弟之负国负友,虽万死无以蔽其辜,自念惟有躬自狙击此次最为害之虏贼,以酬死事诸人,庶于心始安,亦以作励吾党之气。故自四月初二返港,专意养伤,一面团集少数实行之士,以为复仇之计。除与展堂兄同署布吿书之外,未常与一友通只字,其所以如是之孤行者,冀有以排脱一切纠纒,促其进行之速。不意蹉跎岁月,为同事人所阻止,不得迳行其志

  • 文章黄克强先生上国父革命计画书真蹟释文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6、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黄兴 孙中山革命计划书 释文 革命书信

    读一过,泫然矣!先生手迹,不可多得;而此函于革命史具大关键,非寻常函牍,至宝也!省三其知之。张人杰,民国十六年二月十一日。胡汉民跋此为克强先生于庚戍四月寄 总理书,盖在新军失败后,庇能会议统筹广州三月之役以前。其后进行计划,大略如书中所言,则此当为革命文献中不朽之作,非徒文字可宝也。余与先生共处数年,共从事于钦廉、鎭南关、河口、新军、广州诸役。先生雄建不可一世,而处事接物,则虚衷缜密,转为流辈所弗逮。先生使人,事无大小,辄曰慢慢细细。余耳熟是语,以为即先生

  • 文章黄克强先生上 国父革命计划书眞蹟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6、7期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黄兴 革命计划书 手稿 历史史料

    黄克强先生上 国父革命计划书眞蹟黄克强先生上 国父革命计划书眞蹟黄克强先生上 国父革命计划书眞蹟黄克强先生上 国父革命计划书眞蹟黄克强先生上 国父革命计划书眞蹟黄克强先生上 国父革命计划书眞蹟黄克强先生上 国父革命计划书眞蹟黄克强先生上 国父革命计划书眞蹟黄克强先生上 国父革命计划书眞蹟黄克强先生上 国父革命计划书眞蹟黄克强先生上 国父革命计划书眞蹟黄克强先生上 国父革命计划书眞蹟黄克强先生上 国父革命计划书眞蹟黄克强先生上

  • 文章九十自述(四)第三章 抗日戰前所任職務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劉道元 出版时间:1993-09-20
    关键字: 北平革命运动 曹县党部 曹县建设绩效 建设计划

    第一节 大学预科回家鄕发动革命运动一、预科时期的国民革命怒潮㈠中学生尙无政治兴趣 在中学时期,尤其在菏泽县的山东省立第六中学,后易名为省立菏泽中学,学生只知读书升学,升好的大学如北京大学、师范大学、东南河海工程学院、天津北洋工程学院等校院。过去很多学长考入这些学校,学校当局在学生集会时,如数家珍般地提出报吿。在上述学校求学的学长给学校的报吿信件每在公吿栏张贴,辄引学生向往。大学毕业为学校邀约返母校作老师,更给在校学生以莫大的启发。菏泽中学时邀请名人讲演

  • 文章(問卷有益)歷史長河中的變動浪潮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6期  作者:孔祥祺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第四波读后有感 社会变革 产业革命 曼哈顿计划 国际秩序 四个R

    所指的「波」,据作者称系引述杜佛勒所著《第三波》,里所「变动之波」,(p22)。这个「波」字放于历史长河中代表了一个社会文明变化的浪潮:「第一波」泛指农业社会,社会的变革,人类于洪荒时代,以游牧、渔猎为生,自公元前八〇〇〇年起,数千年殊少变动,后渐形成部落、村庄的农业社会。(笔者认为勉强以「波」字来形容是「波平浪静」。)「第二波」首先自英国产业革命为始,自公元一六五〇—一九五〇年,掀起扩及全球的大波浪,由欧美渐遍及工业国家,钢铁、汽车、造船、纺织……等制造厂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