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陈立夫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编者的話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3期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文献会 年会 乡贤 陈立夫

    △本年四月二十三日参加中国地方文献学会年会,由黄理事长季陆主持,特请陈立夫先生莅会指导,陈先生特提出「地方文献与近代史料」的专题演讲,内容精深,本期特予刊出,俾资硏究。△鄕贤 砥亭公近在中外杂志发表了「庚子拳乱京津与宣化各属灾情纪略」一文,拳乱在我国近代史中是一次最突出的乱事,也是西方思想和东方思想的大冲突,因而在我国造成了一种新的冲激,「船坚砲利」「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新观念逐渐形成,这在我口北十县中更是一大转变,敎会文化在口北因而扩大,为地方带来

  • 文章陈立夫论仁必胜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76-04-06
    关键字: 陈立夫 人物评价 孔子

    我国儒家之孔孟思想,对世界有相当深厚的影响,总统府资政陈立夫先生日前曾就此项影响,加以阐扬。陈立夫资政说:一个人能为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类所崇敬,称之为大成至圣先师,继续享受二千多年的普遍追祀,实非偶然。孔子并不是宗敎家所称的「神」,而是一个「人」,一个人能够臻此,岂非是一件极不平凡的事,难道不値得我们仔细地思考吗?孔子生于耶稣基督降生前五百五十年,其时以前我国的典章文化,已蔚然齐备,及至周公乃达最高境界,周公是文武全才,奠定了我国大一统的基础,到孔子

  • 文章陈立夫回忆录——成败之鉴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魏汝霖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陈立夫 陈立夫回忆录—成败之鉴》 读后感 纠正及遗漏 个人见解

    相称。先生回忆录岀书后,曾硏读数遍,本拟当面请教,奈以立夫先生最近两耳失聪,无法沟通,敬谨为文,恭请关心国事诸贤达,赐予指教!并对立夫吾师,深表歉意。[1] 陈立夫回忆录——成败之鉴一〇七页第八行。[2] 同右三二三页第七行。[3] 同右一〇七页第七行。[4] 同右一四二页第九行。[5] 同右二二一页第十一行。[6] 中国现代史辞典——人物部分——近代中国岀版社印行,七十四年六月岀版,中央文物供应社,四九九页。[7

  • 文章期望本刊與民同進陳公立夫親賜墨寶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9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陈立夫 名人寄语 书画作品

    注:陈立夫先生九十七岁玉照。)(本刊讯)福建杂志第九期刊载「漳州开漳圣王陈元光祭祀盛况」一文,配以牌坊照片,其中「开漳圣王陈元光墓园」、「忠毅文惠」、「盛德世祀」,及纪念上高悬之「福庇万民」匾额均系立夫先生手书,大笔如椽,为墓园增色不少,当日参予祭祀盛典之漳州市民及港澳台胞瞻仰之余,备致赞誉。福建同鄕会理事陈建仁亲呈本刊于立公尊前,立公披阅之后,甚为高兴。对福建同鄕会能出版一本杂志,内容充实,图文并茂,至为难能可贵,频加赞许。八月上旬,本刊突接立夫先生

  • 文章中華文化之科學解釋讀後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2期  作者:陶希聖 出版时间:1984-12-30
    关键字: 孔孟思想 中华文化 陈立夫

    陈立夫先生收集论文讲稿九十六篇,分为五辑:第一辑「文化」,第二辑「孔孟思想」,第三辑「国父思想」,第四辑「蒋公思想」,第五辑「其他」。综五辑为一书,名曰:「中华文化之科学解释」。立夫先生将此一千一百页校稿,交希圣校读一遍然后付印。希圣既得先覩为幸,谨述所见与所怀如左:论语载: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汉书艺文志「儒家敍略」引用这句话,解释道: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

  • 文章陈立夫先生莅高市浙江同鄕会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0期  作者:李文元 出版时间:1976-10-06
    关键字: 陈立夫 高雄市 浙江同乡会 简记

    上㈧月十九日下午三時,高雄交通銀行經理陳鴻達先生(同鄕會常務理事)來電話吿稱:立夫先生到高雄來了,本會是否表示歡迎,或作一安排?我問陳先生現住那裏,他答,楠梓招待所,我說陳先生是本會的名譽理事長,以往數度想恭請他光臨還不容易,今既在楠梓,我們應設法歡迎,期與本會全體理監事一聚,藉增鄕誼。陳經理認識李廠長熊標先生,於是請其負責連絡,以定聚會之時間和地點;當日五點鐘,陳經理來電復稱:立夫先生今晚可能住澄淸湖圓山飯店,明天偕同親屬遊墾丁公園,後天遊佛光山,廿二...

  • 文章陈立夫先生之医学思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5期  出版时间:2004-05-10
    关键字: 陈立夫 医学思想 《易经》 五行

    陈立夫先生认为《易经》为群经之首,百学之源;中医的理论基础是《易经》。陈立夫先生研究中医最大特点就是把中医学置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来思考的。把易理、儒家文化与中医学有机的统一起来,并以研究《易经》为突破口,藉以探索中医理论的科学基础。《易经》开始是研究天文、历数、气象等大自然的变化,而后渐渐经孔子的注释把天道和人道贯通,而产生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体可视为在大宇宙中的一个小单位(小宇宙),因之大自然中所有的变化部分会影响到人体,因此中医以风、寒、暑

  • 文章陈立夫阐扬孔孟学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2-08-30
    关键字: 陈立夫 孔孟学说 诚仁中行 理学

    诚必胜伪、仁必胜暴中必胜偏、行必胜怠本会名誉理事长总统府资政陈立夫说:中国文化是代表人类生存之眞理,祗要人类不断要求生存,则中国文化亦能永久生存。陈立夫资政是于昨天上午,应邀在今年暑期国学硏究会上,就「孔孟学说之精义」一题发表讲演。他说: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集结六亿人民为一家,持续发展五千余年光荣历史而不坠者,以我祖先发明人类共生、共存、共进化之眞理,垂裕后人,遵守弗渝。此一眞理,称之曰道。于己而言,称之曰诚;于人而言,称之曰仁;于事而言,称之曰中;于功而言

  • 文章淺說求學與作人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2期  作者:驪山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西安事变 做人之道 陈立夫 张载 王云五

    每個人自呱呱墜地以至成長其所經歷可以說:「有如人面,各個不同」,但其生活過程總離不開命運與環境所安排,依我自己來說,溯在中學讀書時期,首逢「西安事變」學潮洶湧動亂不安繼則「日寇侵華全面抗戰」日機轟炸,幾無寧日,全國同胞莫不義憤塡胸同仇敵愾,加之自己生性好動,又未能專心向學,遂在西安中國旅行社作了兩年商業性的服務工作,迨抗戰勝利,幸而又得在陝西省立商專銀行科深造,學得一技之長,三十六年夏畢業,輾轉來台,嗣因所學有限,而後也就無法擔當大任,等到不惑之年,復因...

  • 文章辨正陈立夫先生之误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晉人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陈立夫 资料记载 《成败之鉴》 人物言论

    陈立夫先生「回忆录」误指「赵戴文先生非中国国民党党员」中国时报「人间副刊」版自中华民国八十三年(一九九四)八月十四日至十九日连载了苏墱基先生的「挑灯细读《成败之鉴》副标题:不容青史尽成灰」一文。就所谓「眞实史料」「为历史作见证」的原著中「不少与事实有出入」或「持论偏颇」,提出讨论。极有价値。原文颇长,列举事实亦多。兹仅摘录其一部分:「总统府资政陈立夫先生的回忆录——《成败之鉴》六月间由正中书局出版了。书出之后,立即引起学界和政界广泛的讨论,其所以如此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