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问题研究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衛挺生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问题研究 材料搜集 问题解决

    不能透澈了解。读书一年其成就不及敎书一年,盖活的经验胜过死的硏究也。二、研究问题的方法硏究某种问题的方法向来有两种主张:1.死读书本闭门造车 敎员讲演,学生听讲,但就一定书本强迫学生从事开垦,此种死读书本方法,结果只有造成一批不切实际之所谓闭门造车人才。例如要找一个搜集财政立法材料的秘书。一般国内大学毕业生固然不堪胜任,就是国外大学的硕士博士也不见得就能称职。可见在校成绩虽好,而实际训练不够的学生,结果还是要失望的。后来好容易找到一位在校成绩仅列上中而自由

  • 文章不惑集自序——台湾农家问题研究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3期  作者:雷秉章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不惑集》 自序 台湾农家问题研究

    本集共有十二篇文章,其中之十一篇是我四十到五十岁这一段时期写成发表的,惟一未曾发表的一篇,其内容大纲和大部份资料,亦得自我四十年代的岁月中,古人有「四十而不惑」之说,故以「不惑集」名之。我出生农家,过去在家鄕时,也会协助过农事,自离开学校后,一直就在台湾农业界服务,由于工作上的关系,经常和农家有来往,(此十二篇文章,即据个人对台湾农家二十五年来之接触观感,并以各方面有关之调查统计数字为佐证,论述个人对台湾农家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提供有关人士参考,藉

  • 文章書鄉書香 讀書偶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徐潔波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读书偶得 历史资料 问题研究 学者观点

    圖書館中釋疑團!幼時讀蘇軾的《前赤壁賦》文,其中有「客有吹洞簫者」句。老師對句中之吹簫者爲誰?未曾作過解說。輾轉至今,亦不知該「吹簫者」究係何人?退休後閒暇的時間較多,常到圖書館消磨時間。日前,偶閱明人徐渤所撰之《徐氏筆精》[1],有段記述如下:「東坡游赤壁時,有綿竹道士楊世昌同遊,赤壁賦云:客有吹洞簫者,即世昌也。吳匏庵詩云:西飛孤鶴記何詳,有客吹蕭楊世昌,當日賦成誰與註,數行石刻舊曾藏。此一證也」。筆者學識淺陋,作詩的吳匏庵爲誰?亦請高明者敎之。曾國藩...

  • 文章開放大陸探親的幾點願望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3期  出版时间:1987-12-01
    关键字: 两岸开放探亲 探亲问题研究 同胞情谊

    十一月二日红十字会中华民国总会开始受理大陆探亲登记以来,近四十年海峡两岸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情况,至少获得单向的解决。观诸登记最初几日,红十字会办公场所门庭若市的喧阗拥挤,政府此一基于人道之擧措,可谓极洽舆情。福建同乡来台者众,尤其热诚赞扬支持。大陆探亲及其可能衍生的有关问题,月来报章杂志多所报导与讨论,本期福建杂志亦以此为专题,汇辑资料,加以分析,以供乡亲参考。我们并提出以下四端:其一、所望于政府者——有关死亡、婚姻、继承,乃至自大陆携带囘台湾

  • 文章唐叔虞始封於臨汾地區——叔虞始封地應在晉西南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趙李娜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唐叔虞 封地问题研究 史料分析 结论分歧 原因介绍

    唐叔虞始封之地是晋文化研究的重要问题。对此学界长期以来屡多争论,其讨论范围主要集中于两处,即「晋南说」和「太原说」。近年来学者多倾向于唐叔虞始封于晋南的说法,其具体地望不一而足。《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二〇〇五年三期刊登《唐叔虞封地考辨》一文(以下简称《考辨》),认为班固以来唐叔虞封地晋阳未可动摇,仍主张其始封地在今山西太原。笔者认真拜读后,受益匪浅,但也感到论述在方法论上尚有缺憾,导致了结论的讹误。本文结合考古资料重新解读原始史料,从而对周初这一

  • 文章山西方志綜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1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方志释义 方志沿革 方志种类与价格 方志问题研究 方志目录研究

    方志釋義㈠意義:方志者,地方志書之簡稱也。依諸向例,在中央者謂之史,在地方者謂之志。故志卽史也。如某省志,卽某省史;而某縣志,亦卽某縣史也(李泰棻、方志學第一頁)。方志之所記述者,範圍極爲廣濶,其主要者,不外地理之沿革,疆域之廣袤,政治之消長,經濟之隆替,風俗之良窳,敎育之盛衰,交通之修阻與遺獻之多寡,「故方志者,蓋卽以地方爲單位之歷史與人文地理也」(朱士嘉:中國地方志綜錄序二)。夫史者硏究進化現象之學也。欲觀一縣人民活動之總成績,惟縣志是賴;欲觀一省人...

  • 文章復興中華文化基本綱要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5期  作者:趙恆惖  出版时间:1971-08-15
    关键字: 中华文化 本质特性 文化复兴 基本问题研究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危险而外,对世界问题与人类本身问题,却依仍束手无策,较以往更徬徨于存亡死生之十字路口,而无所适从。欧美各先进国家学术界中之有心人士,莫不羣起而呼号向中华文化学习,于焉各国之著名学府与学术机构,纷纷起而设立系所,以硏究我中华文化,亦即硏究汉学,对于孔子思想尤其注重。他们极希望能于我中华文化中,得到解决当前世界问题的钥匙,进而用以改造人类思想,改造人文精神,改造人类中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国与国的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余常谓:「中华文化可救西方文化之穷,西方科学可

  • 文章論住者有其屋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志鵬  出版时间:1992-01-20
    关键字: 住宅问题 民生 政策研究

    近年来地价暴涨,房价狂飚,一栋三、四十坪房屋,往往要六、七百万元,实非一般公务员及升斗小民所能问津,欲解决大众住的问题,实现住者有其屋理想,实非易事。李乡长志鹏曾任立法委员十余年,在其任内,对于人民住的问题,非常重视。早在民国六十三年三月一日,即对行政院提出质询,呼吁政府大量兴建国民住宅,解决民众住的问题,政府虽十分重视,积极将眷村改建为现代化之国民住宅,配售给村民及一般民众,而粥少僧多,仍难满足社会之需要。玆特载此一质询文稿,岂惟表彰李乡长立身议坛之善

  • 文章東北硏究論集序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71-11-01
    关键字: 东北研究论集 序文 研究旨趣 东北问题

    「东北不只为中国北方之大门,且为亚细亚全境之关键,如失去东北之屏障,中国亦随之消失,亚细亚亦无法存在。」语虽激慨,要亦有其论据也。二、东北幅员广濶,土地肥沃,就人口问题言,为必不可缺少之移殖地区。以面积而论,占我国全国总面积七分之一,人口不过三千七百八十万(民国三十四年统计数字),约占全国总人口十二分之一。可耕地面积百分之三十四,而已耕地祇占可耕地百分之四十四,祇此即可容纳移民五千万人。三、东北交通发达,轻重工业极盛,据东北行辕经济委员会调査硏究处统计

  • 文章編撰東北近代史的建議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郭垣 出版时间:1973-02-01
    关键字: 近代史 修史 东北问题 学者研究

    的统治王朝。如果说,中国命运的中心在东北,世局变化的关键在东北,决非过甚其辞。东北在我国近代史的研究中,实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二次大战以后,东北局势的演变和发展,影响今日我国的处境,更深深影响国际局势的变化,然而,这样重要的问题,不仅为一般人所忽视,就是中国近代史的一般著者,也未给与相当地位的评价。本人不是研究历史的专家,对于史学的知识至感浅薄,但就我所翻阅的近人中国近代史的著作中,对于东北所发生的大事和国际事件以及东北在近代中国问题中所居关键地位的情形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