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长江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張之洞規劃過武昌外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3期  作者:楊煥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武昌外滩 长江 发展规划

    继汉口新外滩已具规模,焕然一新,可媲美上海黄浦江外滩之后,武昌当局,亦有人倡言:武昌外滩也要开发,让武汉的「长江两岸都亮起来」。据悉,目前武汉市政府已将「开发长江两岸江滩」的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鲜为人知的是,一〇〇多年前,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就请英国人规划过武昌江滩,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抱憾未成,留下发黄的草图一张—这就是记者近日意外发现的一张《武昌沿江商埠图》(史书用此名)。有关人士介绍说该图可能是张之洞一〇〇多年前规划的武昌外滩宏图—记者受不愿透露

  • 文章曹之冠著「我住长江头」序言及题词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4期  作者:葉秀鈺  出版时间:1980-01-10
    关键字: 曹之冠 陶希圣 《我住长江头》 曹文锡

    前言蕲春曹之冠(志贯)君,能诗善文,曾在本文献各期发表佳作多篇,可以槪见。曹君近著「我住长江头」一书,约十五万言,诗文并茂,堪称不可多得报导故鄕之文学,并有陶希圣先生、曹文锡先生等为之作序。其诗友得知此著即将出版问世,特纷纷题词致贺,兹先辑登如次,以飨同好。叶秀钰识序(一)陶希圣曹之冠先生以大稿「我住长江头」,就希圣请为之序,希圣披读之余,谨抒所怀,作小文,是为序。曹先生蕲春县人,希圣黄冈县人。两县旧属黄州府,皆临长江。曹先生与希圣皆是住长江头之人,皆抱

  • 文章《近代荆州名人剪影》策劃人語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7期  作者:劉勇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近代荆州名人剪影》 《民國野史》 长江三峡

    一二〇〇二年六月,我应画家尹道新先生之邀登上「贡嘎山号」游轮,从荆州出发经长江三峡旅行到重庆。这艘游轮专门接送德国游客,尹先生负责在船上为外宾作画和讲解汉字书写艺术。在船上五天,我有时观看尹先生为德国人作画,还采访了一位对中国人非常友好,中文名叫「穆勒」的德国商人;但更多的时候我是独自坐在房间里,看水边的峻峰峭壁,再读几页书。那次我带了两本书上船,一本是台北人李子坚写的《纽约时报的风格》,一本是宁夏大学副敎授王银春写的《人类重要史学命题》。上船前对前一本

  • 文章天狗吞日——日全蝕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7期  作者:煥然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日全食 天文观测 长江流域

    一九四一年九月廿一日在湖北均县汉水流域出现日全蚀,树叶的荫影照遍大地,天空中也出现了满天的星斗;白昼间的星斗,特别奇观。时在刚成立的湖北省立第八高级中学校园内观测所得。二〇〇九年七月廿二日在中国大陆长江流域出现了本世纪最长的日全蚀;由重庆、武汉、安徽,乃至上海都有日全蚀;可惜天阴下雨无法得见。九点十三分钟,四川广安出现日全蚀。四川的熊猫有一只在天黑时跑进笼子里,准备睡觉哪!日本观测日蚀观众,因天雨躲进房间,当日蚀天黑时,哇的一声叫了起来。北京也是乌云密布

  • 文章洞庭湖水溯源頭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陳英 出版时间:1981-10-15
    关键字: 洞庭湖 湖水源头 湘资沅澧 长江

    衆江流入洞庭水,您住源頭我居尾;難得他鄉話故鄉,山川形勢自然美。水經指路上高灘,今古名殊筆述難;曾飲思源情怯怯,何時歸看洞庭山?

  • 文章張蒼水公遺詩欣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2期  作者:梅庭 註釋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张苍水 诗词 长江 赏析 张煌言

    再入长江(甲午)(专集第四九页)江声万古似闻鼙,天际依然渡水犀;涿鹿亦曾经再战,卢龙应复待三犂;琱弓挽处驱玄武,锁甲擐来失白题;兵气至今犹未洗,自惭无计慰云霓。(水犀)犀牛之一种。形容船。(涿鹿)地名。黄帝诛蚩尤于此。(庐龙)山名。明太祖大破陈友谅于此。(玄武)北方七宿名。南京有玄武湖。(白题)李白上韩荆州书:『一经品题,便作佳士』。(云霓)如大旱之望云霓。意谓长江涛声,万古以来迄作鼓鼙之鸣振。兵船行进,依然如水犀之欲上靑天。虽累经奋战,学黄帝之征蚩尤于

  • 文章囘憶抗日期間從郵二三事(上)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4期  作者:承允 出版时间:1983-08-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往事回忆 长江 沉船 轰炸范围 邮件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发生,抗日军事开始。同年八月十三日日军又在淞沪启衅,所谓「八一三」事件,意图攻占上海,西上直迫我首都。我军除在沪浴血抵抗外,并于江阴附近长江中沉船作堑,以阻日海军溯江而上。时余任江阴邮局长,一夕间到有我海陆军万余人,海军保卫长江水堑,陆军策应前方。各军士均领有三月薪饷,纷纷来局汇款囘家,窗口业务骤增十倍,非原有职员三人可以应付。向上级管理局(江苏邮政管理局,以下称苏管局,设在南京下关。)请增人手,苏管局以战时各地邮局无不皆然

  • 文章民國時期大武漢市政建設的記憶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90期  作者:王華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民国时期 武汉市政建设 历史回顾 武汉长江大桥

    本文榮獲第六屆《湖北文獻》研究生論文獎學金,作者王華,湖北大學應屆博士生 指導教授:田子渝

  • 文章由兩篇報導所想到的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7期  作者:呂學趕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武汉区域规划 武汉城市圈 长江日报

    沔阳等八县县城内沼泽地带,划为一个单位,暂称为武汉区域,包含〈武汉三鎭市中心区〉〈大武汉市〉同为此伟大区域内物资建设之主要规划对象,兹悉省府推回治武昌,第一次谈话会业已将〔武汉区域规划委员会组织规程〕通过,兹为披露于后〈以下略〉。报导二:二〇〇四年七月八日 长江日报 第一版标题:省委省政府召开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工作副标题:会议强调 三步走建成第四经济增长级兪正声〔注:省委书记〕主持会议并讲话报导称:会议强调,切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突出产业一体化、区

  • 文章崑崙山脈萬山的根幹、千水的源頭 西北的頸項、全國的脊梁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期  作者:張維一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昆仑山脉 古今文献记载 地形图 长江 黄河

    亦高达七千八百二十公尺,穆斯塔格山亦高达七千二百八十一公尺。**窃据大陆后,为了加紧控制边疆,除在南疆修了一条环绕塔里木盆地的大公路以外,还从该公路的重站,新疆西南角的叶城,向南转东,经赛图拉,过普沙山口,再南折经大红柳滩、海吉兰加、直到藏境,再过碟木珠尔山口及丁果山口以至罗多克,修了一条相当高级为世界瞩目的公路,把新疆和后藏连为一体,曾引起了印度的极大不安。这是唯一横跨喀喇昆仑山的战略性公路,它把新疆和西藏连为一体,値得注意。四、长江、黄河,是我国两大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