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铁路共返回6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简介陇海铁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83-06-01
    关键字: 陇海铁路 西宝铁路 西潼铁路 图纸

    横贯我国版图一条最长的铁路,就是陇海铁路,原来西自甘肃省陇西为起点,东至故鄕,江苏省的海州为终点,故取名为陇海铁路,横串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江苏等五个省份,抗战胜利后,西端延长至兰州、东端延至连港港,全长约一千七百一十多公里。 国父孙中山先生所着实业计划中的陇海铁路,还要延长至新疆省迪化,另外由徐州纵贯的津浦铁路,和郑州纵贯的平汉铁路,对国家之交通运输,贡献极大。故鄕海州,为陇海路的东端终点站,连接海运交通,也可以说是起点站。笔者因关心故鄕事物,也就

  • 文章德學事功 俱垂典範——紀念凌竹銘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凌竹铭 铁路专家 粤汉铁路 南洋大学

    陆沦胥,大家先后播迁来台,然后又再得经常晤敍,同时使我对竹铭先生为学治事精勤不息的精神,及其待人接物平实眞挚的态度,有了益加深切的认识,也增添了我对其钦佩的敬意。二、铁路工程两杰之一近代中国自从有了铁路以来,出了两位杰出的铁路工程人才,先是詹天佑先生,继之者便是凌竹铭先生,他们都是广东人。不过詹比凌早生三十余年,所处环境亦略有差异。詹先生是淸朝首批派赴美国留学的幼年学生,接受美国学校长期的敎育;凌先生却是由本国自行培植出来的,只被派往美国一家桥梁公司作过

  • 文章正太同蒲两铁路简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正太铁路 同蒲铁路 历史记载

    正太铁路:清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年)四月开工,光绪三十三年(一九〇七)十月竣工通车。「法籍工程师勘测路线,以山径崎岖,难容宽轨,且费用浩大,建议用一公尺狭轨」。初步计画此路由河北省正定至山西太原,后改为河北省石家庄至太原,仍称正太铁路,全长二百四十二公里。向法国借款四千万法郎,合一千三百万两;政府拨补六百三十余万元,费时三年又七个月完成,每公里平均十万余元。同蒲铁路:由晋北大同至晋西南蒲州,干线八一四公里,连同支线千余公里。民国二十二年开工,二十六年六月

  • 文章百年梦圆温金铁路通车——站车纪要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3期  作者:吟屏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温金铁路 通车 车速 列车员

    温金铁路六月十一日正式通车,沿途居民因百梦圆而万众欢腾。温州到沪、杭交通除飞机及公路外,今后又多了火车可以选择。到金华转浙赣南下,一天有四个班次往返满载客运量达五千人次,可缓解公路交通拥挤现象。铁路采用全国最新式的豪华空调车厢,并为配合不同乘客需求,中、高档座位,经济价廉与宽敞舒适可任君选择。浙地崎岖关山阻隔百年前靠腿走路,温杭一趟要整月时间,飞机通航后虽几十分钟可以到达,但机票价高而非人人所能乘坐,至于公路虽快捷方便,却又顚簸、堵车误事,只有火车平稳

  • 文章張之洞湖廣總督任内之建樹(三)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7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83-04-10
    关键字: 更新币制 张之洞 卢汉铁路 粤汉路权 川汉铁路

    斤加税,土药加税,罢厘金,行统捐,开富签票,岁入增数百万。益以沿江沙田,堤工坚实,汉口后湖涨滩,岁入亦多。至于大冶崇通煤铁鑛,省城内外筑马路,辟店场,生活穷民无算,利源亦因之兴矣。五、交通之建设之洞初主疆圻之际,在晋省修建驿道甚多,利民转运,通畅有无,厥功甚伟。督两广则致全力于海上,权两江则有宁沪两地之马路,小民称便。光緖十五年,奏请停修津通移筑芦汉,倡为筑铁路之说,朝野震动,于是有督楚之命。移楚,实专为修铁路也。下当详论,今请先言驿路。之洞推行路政,除关

  • 文章省長來信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4期  作者:夏珠明 出版时间:1997-08-01
    关键字: 金温铁路 温福铁路 经济发展 家乡建设 省长来信

    当金温铁路开工不久,媒体报导又要筹建温福(温州到福州)铁路,笔者有感于家乡泰顺之贫穷落后多由交通不便所致,乃于九四年三月在百忙中一口气写了四封信,分别寄给浙江省长万学远先生、省委书记李泽民生生、及当时之泰顺县长王文彪先生、福建省长贾庆林先生,请求他们协调建议将温福铁路沿海岸之瑞安、平阳、苍南经山县文成、泰顺入闽。此函系托友人带广州投邮,但事隔多年未见下文,曾疑为其秘书人员填篓化灰了、或友人忙中未寄,未想三年后之最近突接万省长自杭州寄台北温州同乡会辗转

  • 文章川汉铁路小史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49期  作者:懷襄 出版时间:1966-09-01
    关键字: 川汉铁路 筑路基金 公司经费 保路运动 铁路历史

    川汉交通,在前淸光緖三十四年以前,除湖北境内汉宜一段,已早有轮船往来外,川江行轮,尙无端倪。其时由宜至渝,水道全恃木船,陆路槪须人力,途程均在一个月内外,交通极感迟滞。光緖二十九年(癸卯)夏间,锡良(淸弼)由热河都统升任川督,出京后行至天津,即上书请修川汉铁路,所言极中肯綮,朝旨允行。锡到川后,虽视此为唯一要政,然次年甲辰,适値川省灾荒,达数十州县,对于此事,一时遂难为具体之规划。光緖三十年至三十一年(甲辰乙已)之间,各县灾象渐就弭平,赈务亦将次结束。始

  • 文章兰州铁路枢纽在西北陆桥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8、49期  作者:高基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兰州铁路枢纽 经济地位 往事回忆 铁路建设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行官,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在我国现有交通运输方式中,虽然,公路、水运、航运都有较大的发展,但一九八八年铁路货物周转量,仍占全国总货物周转量的70%,铁路旅客周转量,占全国旅客周转量的75%,足以说明铁路在交通运输体系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主导地位。这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资源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工业布局在东部和沿海,以及铁路具有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汚染轻、全天侯、安全可靠,适合于中、长距离运输及大宗货物

  • 文章河南鐵道事業溯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2期  作者:李兆霖 出版时间:1970-12-01
    关键字: 铁道事业 平津铁路 汴洛铁道 道清铁路

    「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将全国之铁路,分为几个系统。其目的在移民内地,建设实业,开发资原、充实国防、并谋国际间交通之联络。」

  • 文章大埔杨俊如—创建汕樟轻便铁路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杨俊如 汕樟铁路公司 汕樟轻便铁路 兴衰原因 历史史料

    民国初期,在富饶的潮汕平原上,有一条由大埔人集资兴建、世上罕见的奇特铁路—汕漳轻便铁路。它的兴衰史是我国发展民族交通工业艰辛历程的一个缩影,也记载了前辈埔人的创造与开拓精神。汕漳轻便铁路创建人为大埔百侯百子墟书房里人杨俊如(名汤贤,字国藩)。生于清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年),卒于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他鉴于中国屡受西方列强侵侮与国家的贫弱,从青年时代就具有实业强国的思想。他在上海从事商业已有拾余万光洋的资本积累。民国初期回到汕头,当时汕头至潮州已有铁路

共68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