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遗嘱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刘慕侠遗嘱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期  作者:劉慕俠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刘慕侠 遗嘱 档案资料

    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故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将军夫人刘慕侠女士六十三年元月十二日病逝美国洛杉矶,临终嘱其家人将遗体空运返国安葬。马夫人曾于六十年国庆日自美亲携珍藏唐宋玉册国宝呈献总统,颁交国立故宫博物院保存。马夫人在台曾预立遗嘱,于其百年后设立甘肃、宁夏、靑海各级在学学生及其他各省囘敎学生奖学金,以嘉惠靑年。临终复又指定其继孙马学礼为遗嘱执行人,务期达成遗志。马夫人遗爱人间,侠义可风,爱志其遗嘱全文于后:慕侠身任国大代表,此次由美返国,参加第五次大会,并以

  • 文章刘湘上将抗日遗嘱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5期  出版时间:1965-07-01
    关键字: 刘湘 抗日战争 遗嘱

    民国二十六年对日抗战发生,川康绥靖主任刘湘奉命出任第二路预备军总司令,旋率师出川,改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以宿疾复发,于二十七年一月二十日病逝汉口。逝世前曾立遗嘱,勉励川中袍泽,誓死抗日,有「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鄕」之语,忠愤之情,感人至深。兹录志刘氏遗嘱如次:「余此次奉命出师抗日,志在躬赴前敌,为民族争生存,为四川争光荣,以尽军人之天职。不意宿病复发,未尽所愿。今后惟希我全国军民,在中央政府曁最高领袖蒋委员长领导之下,继续抗战到底。尤望

  • 文章黎故总统元洪遗嘱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43期  作者:顧琪  出版时间:1977-04-10
    关键字: 黎元洪 遗嘱 治国之策

    六十五年阴历冬月十五日,为泉波三哥被**掳票四十五周年,是日早起,盥洗后,曾焚香祭拜,幷检读其遗墨,见内抄有吾鄂 黎故总统元洪遗嘱一篇,列擧十点,针对当时国事,凯切指陈,尤其对于共产主义,破坏社会组织、及家庭制度,万勿使其萌芽,贻害党国,洞烛机先,令人钦佩!玆将原文抄录如下,以见其公忠体国之一般。

  • 文章中山先生遗嘱(民国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定稿,三月十一日签字)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孙中山遗嘱 临终重托 爱国精神

    中山先生三月十二日于北京逝世,遗嘱云:「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尙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 文章国父临终病况及遗嘱补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临终病况 遗嘱补述

    吴敬恒、李煜瀛、李友仁、李大钊五人为政治委员。是晩诸人集议甚久,咸以应趁国父临危以前,请其立一遗嘱,俾同志遵守。然因众对国父之病,尙抱一丝希望,由于国父精神强固,抵抗力优于常人,纵令不能全痊,亦或可延长一、二年之生命,故不愿向其直陈,使国父消失精神上之抵抗力。惟于会后谆嘱医生,若觉国父濒危,须据实以吿,以便请先生立遗嘱,医生允诺。一月二十七日协和医院医生正式宣布检查结果,断定国父病症确为肝癌。镭锭放射治疗,虽能稍减病人痛苦,根本上仍属无效;且须俟伤口痊愈

  • 文章民國四川大事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3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72-01-01
    关键字: 民国 大事记 田赋征实 遗嘱 追悼会

    下午七时逝世于重庆市山洞双河桥官邸,遗嘱勗勉国人,一致服从总裁命令,努力奋鬪,俾国族早日复兴。遗嘱如次:余忝任国民政府主席十有二年,国难空前,时深儆惕。自中央奋起图存,决策抗敌,委员长领导全国同志,全国人民,统帅忠勇将士,同心御侮,效命前驱,卒使寇氛渐戢,正谊昭宣,国际同情日增,平等新约于焉缔结,益见得道多助,有志竟成。曩随国父之后,服务主义,致力革命,原期于国于民,有以自效。现値抗战建国,同时迈进,而余以精力就衰,未能导扬盛治,目覩中兴,曷胜遗憾。所望同志同胞

  • 文章段祺瑞與宿遷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6期  作者:蔡石如 出版时间:1983-04-01
    关键字: 段祺瑞 人物事迹 历史资料 临终遗嘱

    老人平日薰陶,故能识汉贼之义,知夷夏之辨,明生死之分。段氏临终,亲笔遗嘱有:「……国虽危弱,必有复兴之望。复兴之道,亦至简单:勿因我见,而轻启政争;勿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敎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法家者,勿忘固有之礼敎;求学者,勿骛时尙之纷华。本此八勿,以应万有,所谓自力更生者在此,转弱为强者,亦在此矣。……」识途之验,固不仅一时之风云人物已也。

  • 文章李烈钧先生百年冥辰追思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4期  作者:楊西翰 出版时间:1981-04-02
    关键字: 李烈钧 百年诞辰 生平功绩 二次革命 遗嘱全文

    芦沟桥战事爆发,全国一致抗日,余乃由京沪转赣至滇,已而至陪都,所幸领导得人,盟邦助我,不平等条约,得一律废除,已跻于四强国之一,诚盛事也,尙赖全国军民,在 总裁领导下,加倍努力。 总理创造之三民主义,既为建国之本,切盼全国贤达,推诚相与,意志集中,力量集中,期其早日实现。」其惓怀党国,实无时或已者也!弥留时之遗嘱,犹操心虑患,眞是「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其遗嘱之全文如下:「余追随 先总理从事国民革命,迄数十年,频经忧患,未竟全功,抗战以来,因贱躯多病

  • 文章家事遗嘱所体现之国父精神与现实意义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曹玉騫  出版时间:2003-01-31
    关键字: 孙中山逝世77周年祭 《家事遗嘱 思想信念 现实意义

    再过几月,三月十二日,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平民革命家 国父孙中山先生七十七周年的祭日了,七十七年前的三月十一日,在北京铁狮子胡同大元帅行辕里,病榻上的孙先生在夫人宋庆龄的帮助下,用颤抖的手分别在三份遗嘱上签上名字,作为对自己一生革命事业和奋斗目标的总结以及对国民党人和革命志士的激励。之后,孙先生不断用微弱的声音呼唤著自己心中最后的理想『和平、奋斗、救中国』,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气。先生不幸辞世后,举世同悲,而先生临终留下的遗嘱,也传诵一时。孙先生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