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追忆共返回5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鍾皎光先生行誼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追思籌委會  出版时间:1997-06-30
    关键字: 钟皎光 生平 追忆

    鍾皎光先生字高光,祖籍廣東梅縣,誕生於民國紀元前五年(一九〇七)農曆五月十九日。祖父紹昌公,祖母湯太夫人。紹昌公繼承先人基業,在原籍經商,頗多發揚。嗣以地方頻年戰亂,經營環境陡變,遂致家道中落。父親康鋆公乃赴南洋謀生,長二兩兄先後追隨前往。母親黃太夫人炳秀溫良恭儉,淑慎仁慈,留籍主持家務。先生以稟賦異於常人,獲許捨商就學,開始其以革新教育,科學報國之職志,六十年間,未稍間息。先生於民國二年秋始業啟蒙,入宏中小學。六年秋進入梅縣縣立高小。九年秋升讀廣東省立...

  • 文章熊家往事憶述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7期  作者:熊岫雲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阜宁熊家 往事 追忆

    前言年老人喜談往事,尤對親近之人,瑣瑣碎碎,最易引起興趣。目前我熊家的輩份,比我長的沒有了,同輩男生中比我大的,祇有一人,但他留在大陸,所以談到熊家的掌故,在此時此地,我清楚多些。戰亂期間,舊家譜遺失,我們祖先從江西省東遷到阜寧,所有的情況,無法了解。祖先的事跡,知者寥寥。數典忘祖,深以爲憾!四十餘年前,族人又作第二次之東遷,離開大陸渡海來台。若不有所計載,則對阜寧的老家,又將沒有印象了。茫然不知所本,豈可再乎!最近族人集議新編家譜,我謹將我記憶所及,從...

  • 文章抗敵十四年紀要(三)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王守正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王守正 抗敌 监房 往事追忆

    獄中奮鬥九死一生民國二十九年五月三十日,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一天,那時我住在天津英租界,倫敦道永安里,此地爲中央調査統計局,華北區辦事處的秘密辦公地點,係以華北交通站站長董明馨居家爲掩護。是日早晨下小雨,我仍不改早起騎踏踏車外出垂釣的老習慣,六點鐘出門,雨越下越大,無法前行,不得已折返。進屋不到二十分鐘,卽有人猛叩大門,便知情形不妙,因爲平時我們自己的人都利用在門旁密設的電鈴,不一會來人用暴力將門衝開,但見日特便衣及英巡捕多人,持槍湧入院內,搜査各屋,在地...

  • 文章記王心帆與小明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宋廡翁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王心帆 小明星 追忆

    王心帆,原籍廣西,清光緒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十月十八日生於廣州,一九九二年八月十六日中風入院,八月廿一日中風不治,卒於香港瑪麗醫院,享年九十七歲,王氏喜詩詞,愛曲藝,先在紅船班中撰寫提綱戲為業,因不慣漂泊的生涯,改報界,曾創辦「骨子報」、「思潮」、「一號」等報刊、雜誌。並曾一度主理廣州市永漢路「拱北茶樓」的歌壇,一九二六年,王氏初遇小明星,開始為她撰曲,抗戰期間,王氏一度來港任教,後定居香港,以筆耕為活,曾義助吳一嘯撰曲,並為已死的小明星作傳、連載於報上...

  • 文章一九四九年三月的湖北省政府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1期  作者:朱鼎卿  出版时间:2009-04-10
    关键字: 朱鼎卿 解放武汉 追忆历史

    此文章是父親在一九六二年所寫,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僅作了一些字句上的修改,其它的真實內容則完全保留。因此是極其珍貴的歷史資料,是真實歷史的權威範本,父親手寫的原文自今還在我手中珍藏著。在我所著的《我們的父親—朱鼎卿》和《朱鼎卿自傳》中我都用上了它。上述兩書是暫用名都沒有公開出版和發行,其中收錄了不少珍貴的歷史照片、父親的手稿(原件)的掃描件、遺物的影印件等。為什麼不能出版和公開發行?我自認為其一:可能是某些觀點出版社不能接受。其二:不可能給出版社帶來「經濟...

  • 文章王校长麟正先生事蹟追忆——前山东省立第三联中旅台校友王培芹贾同义白靑茂等口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牟文成  出版时间:1990-12-20
    关键字: 王麟正 事迹追忆 惠民任教

    有辩才,善言词,有机智,有韬略,有统御之才,气度非凡,堪称一时之杰出人才,以其招抚「顺天轮」[2]一案,声名远播,众望日隆,王公因之有机结缘,二人初次相见,犹如故交,由情感而相投,由意志而相合,更兼二人均为「淸帮」,因之情感益加笃实而融洽。王公嗣机畅谈大局,由中而外,由古至今,由局部而整体,以现势之趋势,至将来之发展。刘氏经王公一席谈,豁然贯通,茅塞顿开,嗣后二人时相过从,常作促膝之长谈[3],形同犹如管鲍。二十六年中日战起,因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不战而退,很快

  • 文章羅香林教授事略——為紀念羅教授逝世廿週年而作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何廣棪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罗香林 教授 生平 追忆

    羅教授諱香林,字元一,號乙堂,廣東省興寧縣人。清光緒卅三年(一九〇七)丁末十月十九日(陰曆九月十三日)生於鄉。其先世居江西省寧都縣。宋季有諱君姿公者以窮經稽古,起家循州學正,值元兵南下,道梗不歸,乃定居興寧東門外之俠坡鄉,至教授而二十一傳焉。歷世耕讀為業,而多以文學顯。王父諱榮輝公,性豪放任俠,能解人厄困,說者謂其後嗣必大也。父諱師楊,字幼山,奮志攻學,以古文辭及史學教授嶺表,學者稱希山先生。時值中法、中日兩役相繼敗,國勢阽危,希山公慣專制之積弊,乃以革...

  • 文章兪克勤同鄕尋找親人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38期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俞克勤 童年往事 妹妹 追忆 寻亲

    俞克勤同鄕(乳名阿囝),最近致函濮理事長,請求協助尋找親人。茲特將原函節錄刋登於下,甚望我松同鄕幫忙尋訪,得能團敍,亦足成全俞同鄕之一片孝心也。編者

  • 文章教育生涯回顧(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劉安愚 出版时间:2002-06-20
    关键字: 刘安愚 华侨中学 往事追忆

    劉安愚遺著華僑中學時期(民國六十二年五月至七十一年七月)民國六十二年五月一日,我由國立師大附中校長任內奉調接掌國立華僑實驗中學,當時教育部長蔣彥士先生面囑要我到華僑中學整頓僑生教育,責任重大,勉勵再三。僑教的目的,除施予一般學校的教育目標外,尙需兼顧「政治目標」,即要教導華僑子弟發揚我中華文化,熱愛祖國,所以僑生教育的責任比一般學校教育,更爲重大。我擔任校長工作已經歷十四年,所服務的兩所學校都有其特殊性質:前六年在省立中興中學,那是一所爲省府員工子弟創辦...

  • 文章記述往事忠於史實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3期  作者:楊世英  出版时间:1999-10-10
    关键字: 勘误更正 追忆往事 实录精神

    拜讀《湖北文獻》一三二期,三五頁、趙奠夏先生大作《舟山國軍轉進對爾後情勢發展之影響》,記述生動至爲感佩,唯趙先生:「岱山原有陸軍第四十五師及七十一師,於(民國卅九年)五月上旬又從金門增援而來之第十九軍及所屬之第十八師與一九六師。…但也顯示金門司令官胡璉中將好像要『吃』掉第四十五師。…此次第十九軍(欠)率兩個師增援岱山,擺明了是想『吃』掉此師。然而在半年之內,除了此師納入第十九軍建制之外,副屬之一三五團及一三四團,均爲胡璉兵團之第十八師(三十九年七月於宜蘭...

共58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