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起义共返回20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辛亥武昌首義之前因後果及其作戰經過(二)第二編 首義日作戰經過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期  作者:邵百昌  出版时间:1969-01-10
    关键字: 武昌起义

    —望山、中和——通湘、通湘——宾阳各门相距,均按照规格为一里又百八十步;忠孝——武胜间,地僻人稀,山岗起伏,两门相距三里,间隔最大;武胜——汉阳间,经过凤凰山脉,地势崎岖不平,两门相距二里又百八十步,较规格为大;保安——中和为一里又二十步,较规格略小;至于汉阳——平湖、望山——保安,因人烟稠密,交通频繁,两门相距,各为一里,间隔最小。迨民国建立,明令改中和门为「起义门」,以纪其事而旌其功,意义至为重大!但北洋军阀势力南侵后,仍以「中和」名之,似故意抹杀「起义

  • 文章武昌首義是僥倖成功的嗎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期  出版时间:1968-10-10
    关键字: 武昌起义

    蹟与事实,任其久于湮没,所以我大着胆子,把所见的所闻的事实,拉杂的写些在下面,希望阅者先生,不要笑我这老丘八写得太高山滚鼓了。我时常听到有人说「武昌起义是侥幸成功的」说这话的人他不晓得湖北革命的过程,不加思索,随便说出来,或者是人云亦云,殊不知参加了湖北革命的同志们,听了这话,实在很有些抱屈,现在我要乘这机会,把湖北革命的始末写出来,使大家明了,历史上的事实,是不可抹煞的,湖北革命组织,始于纪元前八年,即淸光緖三十年甲辰,自 国父以三民主义相号召,首倡革命

  • 文章辛亥首義答客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期  作者:萬耀煌  出版时间:1968-10-10
    关键字: 广州起义 武昌起义

    一、问:三月廿九广州之役,何以未成,武昌起义,一夕而定,其故安在?答:广州起义是「外打进」,不要说当时只有三百个敢死同志,就是再多些,仍不敢说必可成功。武昌起义则自内发动,从心脏发出的,故一擧手而官长都逃,那得不成功。革命排满运动,自孙中山先生创导,已给全国人心一致的目标,到了辛亥之际,已经成熟,到了爪熟蒂落的时候了。所难的是发动地点和时间,武昌居天下之中心,时间又在三月廿九之后,故武昌擧义而天下应,成功之速,古今未有。二、问:广州之役关系如何?答

  • 文章武昌革命眞史自敍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9期  作者:曹亞伯  出版时间:1973-10-10
    关键字: 武昌起义 革命 回忆

    立会名社名甚伙。(编者按:其后演变而有湖北军队同盟会,羣治学社、振武学社,以及最后之文学社,共进会等,名称虽有变更,精神则为一贯,组织日臻严密,范围愈益扩展,力量更趋强大。)而机事益密,此辛亥起义之前因也。噫!予愧不学,少未闻释老孔墨之学,及其其长也,痛我政治不良,艶羨欧风,凡西来一切政敎艺术,莫不推崇而乐从之,未免藐视旧有礼敎,夫外重者内拙,意不诚,心不正,不足以言修齐治平也。自民国成立以来,吾同胞痛苦日增,乃至上无礼,下无学,贼民朋兴,谓非革命者不能

  • 文章辛亥武昌首義史事考辨四則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5期  作者:馮天瑜  出版时间:1990-04-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一概被视作可争取者。凡此种种,促使黎元洪既成为年靑的革命党人挑选的对象又是立宪派所竭力寻觅的政治代表。正是这种缘故,促成了黎元洪登上湖北军政府的都督之位。故于偶然之中寓有必然。[1] 『时报』,辛亥年闰六月十六日。[2] 『辛亥革命实践记』、『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3] 『辛亥武昌起义前后记』,『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三辑。[4] 『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中卷,第六一二页。[5] 『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湖北人

  • 文章辛亥武昌首義之前因後果及其作戰經過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期  作者:邵百昌  出版时间:1968-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編者按語:本文作者邵百昌先生,現屆七三高齡,係參加辛亥首義之革命元勛,頃應本社之請,就其昔年親自參加辛亥首義之記憶,參考清史稿職官志及有關書籍多種,歷時一年所撰出。全文分為三大編,將革命之前因後果,曁當時雙方兵力之分析與佈置,以及作戰經過,均分章敍述,極為詳明,實為近代史中難得之寶貴資料。因全文較長,無法一次刋出,本期先刋出目錄,前言,並配以「湖北軍隊指揮系統表」,與「辛亥首義武昌形勢圖」。使讀者未閱本文以前明瞭湖北軍隊槪況及武昌一般形勢。餘留下期連載,...

  • 文章辛亥首義成功的主要原因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1期  作者:王世杰  出版时间:1976-10-10
    关键字: 武昌起义 起义成功的原因 孙中山

    辛亥武昌首義之迅速成功,愚見以爲有次列主要原因:一、爲民氣之高昻。滿淸內政之腐敗,外患之嚴重,經國父及同盟會同人與其他志士之呼籲,已造成全國政治革命之思想與要求,此爲成功之第一個主因。二、爲湖北新軍之發動。八月十九日之發難,參加者雖爲各方之文武同志,而湖北新軍實爲主力。新軍士兵極多靑年學子,富於政治革命思想,對此次發難之功爲獨多,曾未假手會黨或舊日綠營軍隊。故發難之後秩序井然,實爲前此若干次革命發難時所缺乏之軍事條件。三、爲漢口外國領事團之迅速承認。在發...

  • 文章武昌起义门简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42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门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旧历辛亥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的胜利,给清朝反动统治以致命一击。它掀起全国性的革命浪潮,一举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拉开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巨变的序幕。而起义门因其在首义胜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被誉为「首义胜利的开端」。一九一一年七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在上海设立,确定了在主观条件较为成熟的湖北武汉首先发难的方针。八月,文学社和共进会在中部总会的推动下实现联合,决定成立统一的起义领导机构

  • 文章庚戌廣州新軍之役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牧翁 出版时间:1991-06-30
    关键字: 广州新军起义 庚戌年 起义实录

    紀元前二年正月初三日。廣州新軍舉義事敗。倪秉章死之。新軍之有革命思想。由來舊矣。紀元前六年。岑春煊為兩廣總督。忽將陸軍中學改為速成學校。學生大譁。謂岑居心反覆。當籌對抗。幷議電北京軍機處。轉圜其事。時姚雨平肄業校中。獨持異議。謂陸軍中學之改為速成。非岑意。乃淸廷排漢之所為。電請之。匪惟無效。恐益招忌。不如勉就速成。徐圖他日根本解決。蓋藉是以進其革命詞說也。衆韙之。電請之議遂止。旋風潮亦息。紀元前五年。胡漢民。汪精衞因黃岡之役。自日本至香港。設立機關。主持...

  • 文章云南起义出于自力自动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0期  作者:張维翰 出版时间:2010-12-25
    关键字: 云南起义 黄兴 唐继尧 起义始末 滇军

    学校、本省武备学堂、及讲武堂先后毕业学生,志盛气锐,富有革命意识,于是防范革命的新军,竟成为云南实行革命的强大军事基础。有了革命的人民和革命的军队,又得领导者洞烛机先,适时主动,乃有丙辰起义出师,讨伐袁世凯叛国称帝,使共和绝而复延,民国赖以重光的盛举。回溯云南起义,今已五十五周年,吾滇人于此纪念会中,缅怀护国元勋,唐公继尧当日英明领导,自力自动的伟大精神,无不同深感念,谨致崇高敬意。自袁世凯凭其北洋武力,敉平癸丑二次革命以后,悍然解散国会,驱逐议员,进而废除约法

共207条记录 1/2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