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赣南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赣南新政计划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蔣經國 出版时间:1969-10-02
    关键字: 建设新赣南 赣南精神建设 理想政治 新赣南家训 官民合作公约

    一、建设新赣南五大目标(一)人人有工做。(二)人人有饭吃。(三)人人有衣穿。(四)人人有屋住。(五)人人有书读。二、人民的义务与权利(一)人人要劳动。(二)人人要当兵。(三)人人要读书。(四)家家穿得好。(五)家家吃得好。(六)家家住得好。三、新赣南精神建设五大目标(一)人人都要读书看报。(二)人人都要高兴快乐。(三)人人都要强壮健康。(四)人人都要相亲相爱。(五)人人都要劳动做事。四、新赣南人四大要件(一)要树立三民主义的思想。(二)要养成坚强奋斗

  • 文章抗戰及行憲時期的龍南靑年運動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廖與人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青年运动 赣南师范学校 兴民会 赣南青年学友会 抗日战争

    特别在县城建立地下靑少年队的组织。所以在行宪初期,龙南靑年愈成为朝野各党派所积极争取的对象。七、龙南靑年在行宪选擧中的力量自民国三十六年冬党团合并之后,继之为施行宪政选擧。龙南选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为廖国仁先生,并参加江西省赣南区域选出第一届立法委员幸华铁、何人筹先生。我以中国国民党龙南县党部副秘书长的地位负责辅选的工作。考验出龙南靑年在此次选擧中,所表现擧足轻重的力量。深以为慰。在民国三十七年秋,我到南昌发动龙南县省城的靑年数百人成立了龙南旅省同鄕会并决定

  • 文章略谈赣南采茶戏的特色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朱受群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赣南文化 采茶戏 地方特色 戏剧历史 茶腔

    南昌 朱受群采茶戏是江西两大地方剧种之一。赣南采茶戏为江西采茶戏的始祖,旧称灯子、茶篮灯和三脚戏,属民间小戏剧种。戏班名称三脚班。从采茶歌传唱到席间助兴演唱艺术,再发展到采茶灯,进而变成「两旦一丑」形式的民间采茶戏,经历了自明代至清代的漫长发展过程,至今仍在延伸发展。它不仅在江西形成了五大采茶戏流派,而且扩展到福建、湖南等地,颇有生存发展的深厚土壤。世事茫茫,沧海桑田。一个地方小戏剧种,历时几百年而久演不衰,且民众一直珍爱,这是为什么?生命力如此强大

  • 文章赣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0期  作者:胡越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赣南 行政划分 地区面积 人口 抗战 交通 地区建设

    赣南,民国二十六年对日抗战开始之后,为江西省划分的第四行政区,人口一百六十万,约占全省的百分之九,全国的千分之三;所辖面积是二万三千万方公里,是全省的百分之十三点五,全国的千分之三;偏僻、落后;然而在军事、经济及交通上以抗战建国而言,却不能轻视或放弃,特别是在经过三年的血战后,官兵的牺牲众多,民众的损失极为惨重,而对日抗战在时间上讲,是一个划时代的长期战争。在空间上讲,是有史以来大规模的全面战争。在斗争意义上讲,是一个最艰苦的革命斗争。在抗战意义上讲

  • 文章赣南客家人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王綽中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赣南地区 客家文化 客家人 南迁历史 山歌文化

    贛州市十九個縣區百分之九十都是客族,人口七百萬,是全球最大的客家人聚落,二〇〇四年十一月世界第十九屆懇親大會在贛州市舉行。

  • 文章汀州——客家首府的歷史和文化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9期  作者:池澤和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客家民系最后形成 先民迁徙 衣冠南渡 汀州设置 唐末五代大迁移 宋元之际南迁 重心南移 地域稳定 资源丰富 客家成就 客家大本营 广东梅州客家人 赣南客家人 台湾客家人

    绘色均匀,釉调湿润,光泽度强,成为宋代福建主要产瓷基地。而大量的瓷品除供应本汀州以及江西外,不少也是通过汀江源源不断运往外地的。四是汀江航道的开辟,促进了汀州作为客家都市文化的繁荣。「宋元丰二年,创文宣王庙于鄞江门内横街」,「天圣中,郡庙创学」。这是汀州最早的府学,随后,作为唐宋以来兴起的教育组织——书院也发达起来,汀江流域各县乃至广东,赣南纷纷到汀州办学。汀州城内有鄞江学院、新罗学院、森玉学院、龙山学院、紫阳学院、东山学院、道南学院、丽泽学院、观音学院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