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谚语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谚语续志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6期  作者:劉韻石  出版时间:1985-07-10
    关键字: 谚语 湖北

    七十三年四月文献七十一期,刋出我经记忆里掇拾出来的「谚语集萃」自己也颇感到趣味隽永,同鄕先进和后辈子弟们看了,更可作为茶余酒后的谈助,亦可引用作经验中的名言。近来在有意无意中,我又在生活行为里,寻找出几十则谚语来,这些所谓口头语,它寄生在为人处事的俗务中,是一些生活经验的积累,却不是信口编造,而是前辈们传授的一些生活的法则,绝不是无的放矢,也不可能凭空杜撰,可作为劝善规过的良言,也可调济谈吐的情趣,遇有疑难事件,还可借它来解惑,片言可以决疑,用途至为广泛

  • 文章由「倒,貧雜。」再扯「膠東四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甄鳳鳴 出版时间:2003-03-20
    关键字: 胶东 谚语 顺口溜

    本刊廿八卷第三期,杨学孜乡长撰述「散言碎语话赶集」,最后结尾「倒,贫杂。」三字开头谚语,吾鲁乡间流传之口头禅;拜读感佩之余,不禁想起家乡胶东一带顺口溜中之「四最」;记忆中年幼生长在农村,时有所闻,读书、逃难、流亡在一起之同乡,偶尔胡扯调侃,相互戏语中,东一句,西一句也会扯出数则,来台后在以同乡为主之部队中任职期间,也经常听到单位同乡在课余饭后,调侃戏语中。相互说出家乡「四最」,大家开怀大笑不止,令人回味难忘。所谓胶东一带之「四最」,推论起来而言,系就事

  • 文章阜寧謠諺(四)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8期  作者:唐存政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阜宁 歌谣 谚语

    △人到八十八,不知癯和瞎。(繆白社兄口述)勉人凡事要留有餘地。△人心要中,大心要空。(嚴國鑑方口述)勉人要誠正無欺。△禮多人不怪,油多不壞菜。(嚴國鑑方口述)勉人謙虛有禮,可得人和。△門後作揖,多此一禮。(嚴國鑑口述)意卽禮無節,譏人過於自卑。△君三、臣四、王八二十五。指送灶時間,農曆十二月廿四日,爲一般民衆送灶神上天之日,希望祂「上天言奸事,下界保平安。」用竹馬、黃表紙焚之,除夕再恭請下界,皇室不與臣民同,故提前一天,改爲廿三日,王八卽妓戶爲賤民,所以...

  • 文章阜寧謠諺(三)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7期  作者:唐存政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阜宁 歌谣 谚语

    貳、俗諺△人是鐵,飯是鋼。意即吃飽飯,才有力氣做活。宿遷亦有此諺。△貨到地頭死。言貨物到了集散地,價格往往受中間商的壓(抑)制、剝削。△蓄其久,發其暴。言每一件事情的發生,不是偶然的,總是經過很長的時間醞釀才暴發出來的,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路不平,旁人剷。言是非自有公論。△無風不起浪,事出必有因。意即不是無中生有,空穴來風,多少總有點事實存在。△無湘不成軍,無徽不成幫。言湖南從軍的人較多,可說,沒有一個部隊裡沒有湖南人,可能與曾國藩練湘軍有關...

  • 文章漢語語匯學自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4期  作者:溫瑞政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歇后语 谚语 语汇

    语(歇后语)的性质》、《引注语(歇后语)的来源》、《试谈「引注结构」》、《歇后语的语义》《略论「歇后语」前后两部分的关系—对几种流行说法的商榷》等文章。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后来写入「汉语知识丛书」中的《歇后语》一书。写完《歇后语》一书后,在撰写「汉语知识丛书」中的《谚语》一书,又对汉语谚语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歇后语》和《谚语》先后被译成日文在日本东京出版,使我感受到「语」的研究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意义和作用,在这期间,我还分别应上海辞书出版社和山西人

  • 文章陰曆和陽曆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李書鳴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阴历 阳历 节气 谚语

    夏至数起,而是从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六个庚日是「末伏」,此谓「三伏」,这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两个庚日的时间相距是十天,初伏与夏至之间的天数最少是二十一天,最多是三十天,末伏的最后一天距夏至最少是五十一天,而夏至到立秋是四十五天,故末伏在立秋之后约六天,故「秋后有一伏」,也就人们常说的「秋老虎」。十三、农民谚语一、冷在三九,热在中伏。—这时气候最冷和最热。二、七九六十三,走路把衣宽。—这时气候渐暖和了。三、九九杨花开,十九

  • 文章讀者來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5期  出版时间:1983-05-30
    关键字: 读者 信件 谚语

    編輯先生大鑒:多蒙不棄,寄來三期中原文獻,非常感激,每期一字不漏的拜讀,得益非淺,內中「河南土諺篇」,使我想起好多兒時的情境,因此也想起兒時在家我的祖父說與我一則土諺不知可否登載,大義是說河南農村根本沒有日曆和時鐘,所以民間多以看月亮來瞭解月之初幾,十幾,二十幾,或夜間更次,以作爲工作之指針,所以土諺都是以月亮爲對象,都是以農曆日計算。敬祝撰安河南鎭平人 楊書麟 敬上附農諺一則初一初二不見面,初三初四一條綫,初五初六月牙子,初七初八半昆子,(半邊的意思,這...

  • 文章六十年惨淡经营「中华谚语志」(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7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6-07-30
    关键字: 《中华谚语志》 谚语 谚语研究 研究过程

    古往今来,六十年长时期惨淡经营,著述一部书,应很罕见。寿堂何幸,成为此罕见的著作者之一。谨以将要出版的「中华谚语志」录谚五二一一五条,并相关的事例、论证,奉献于乐亭、张硏田兄在天之灵。民国十九年,谚语工作起步,头十年,玩玩而已,并未矢志于此。要非这样,在北平以及外县的那五年,我早跟老友李素若他们,也进入通俗读物编刋社,留于文化城,就难得有后此的王曲因缘。晋冀豫鲁,敌前敌后苦战一载,廿七年秋,调职中央军校第七分校。得识硏田伉俪,他为「北大人」,是王曲诸多

  • 文章六十年惨淡经营「中华谚语志」(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8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6-08-30
    关键字: 《中华谚语志》 谚语 谚语研究 研究过程

    那是二十九年,特请画家铜山、樊盛寅兄所监制。取终南山桐木,质地细致、牢固而斤两特轻,卅三公分五屉的立方形箱子,紫红色漆,王曲鄕下木工,型式极笨拙朴素,可置五十磅道林纸小卡片(6.5×4公分)约一万五六千张—这种简单的谚语工作设备,何以令宣晨嫂印象深刻?四十年交往,生前倒从未听他对我说起过。我想,这与我国八年对日抗战,起初那几年国家社会的形势,大有关系。其时,凡从北平、天津、上海逃难到大后方的各阶层人士,莫有不是行李十分简单,只带了一个包袱,甚至是光光

  • 文章「剢菜」釋義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張逸志  出版时间:1981-04-15
    关键字: 剢菜 谚语 词意考证

    陕西文献四十四期所刋朱介凡先生「说陕西风土谚语」文中:「马嵬人的好管待,大麦馍馍就剢菜」之谚,引用薛思达先生释:「剢音川。剢菜,指万剢菜,去皮也。」此释似有商榷之处:按剢字应读彳ㄨㄚ音,为一动词字,凡由上向下或由前向后撕剥树皮、菓皮曰「剢皮」,如剥玉米穗,则曰「剢玉米」。而「剢菜」即莴苣菜也,鄕俗称作笋,因此菜在生长期中须时常撕剥去下端之老叶,才可使茎干长得粗肥,所以俗名叫作「剢菜」。因而有「莴笋要剢哩,娃娃要打哩。」之谚语。至于该谚中「大麦馍馍就剢菜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